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藏民族医药学具有三千年的历史。藏医养生学是从藏医学数干年发展过程巾的经验总结。它是藏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养生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大地人和,辩证而又科学地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功能,从人体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们保护身体、养生、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藏医养生学不仅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有着现实作用,而且对藏医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对藏医养生学的内涵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藏医养生学是藏医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总结.它是藏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养生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讲究天地人和,辩证而又科学地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在客观环境中所处的功能,从人体的整体性及其同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出发,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健康养生知识,为人们促进身体健康、防病治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藏医养生学内涵丰富,手段多样,极具自身文化特征。本文就其中的起居养生观做一阐述,以示藏医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指导人们从藏医学的角度科学养生的方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以及古代藏医大家所著文献建立的藏医养生学(奈迈财桑Nadmed Tsesang Rikpa,藏语音译,奈迈即无病,财桑即延年之意)理论的哲学原理和实施方法为基础,构建起藏医养生学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探讨了藏医养生学的概念、内容、意义。藏医养生的内容和意义有别于中医养生,藏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有2个原理(情器世间、身心原理)和4个因素(时令、邪气、饮食、起居)的治未病思想,从而达到无病-延年-正果-财富-安乐的藏医养生学的最高目的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藏医藏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藏医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及长期实践经验的传统医学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科学的理论。藏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医疗保健养生的方法及药物,以及它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 藏医《四部医典》在理论与实践上不但阐述了人体内三种因素、七大物质的相互关系,而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还极为重视调整患者的起居饮食和精神治疗,有一套独特的保健原则,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健康,预防疾病,适应自然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藏医医疗保健历史悠久,《四部医典》及有关藏医学著作,对医疗保健有科学的论述,反映出藏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医疗保健方法。藏医医疗保健大致分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顺应自然,就是顺从四时气候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是养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人与外界环境有着物质统一性,外界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即中医所谓的“人与天地相应”。  相似文献   

7.
藏医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论认识,藏医在我国传统的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藏医在养生保健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传统的藏医认为,受害界和作害界构成了人的身体,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受害界中的物质处于动态的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失去平衡发生病变。藏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养生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篇根据藏医《四部医典》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藏医养生保健理论原理,结合当代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阐述了藏医养生保健学的原则、方法及在现代社会与生活中对人体养生保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中医一样,藏医也十分重视养生防病,有一套健全的养生理论和实用方法。其方法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这些方法非常贴合藏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藏族同胞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理论与方法对内地人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藏医将一年分春季、热季、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内容涉及到藏医药学、内明学、天文历算、地质学、建筑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公共卫生学等许多学科,通过历代藏医100本养生学文献中,以时代为纲,以养生为目的,依据《四部医典》治未病内容饮食、起居、延寿、滋补等,通过历代血脉文献的训诂、考证、诠释、溯源探流、厘清概念,搜集、挖掘、整理、编辑古籍文献汇集1部。基于现存文献,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参考现代研究成果,深入考证名老藏医籍贯、家庭背景、家承师承关系等;结合名老藏医的文化背景,发掘藏医养生学术思想;通过检索地方志、史志等历史文献,对名老藏医生平事迹进行广泛搜集。遵循目录学、版本学方法的原则,对医家主要学术著作的版本及流传情况加以考证;对医家学术著作、实践经验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发掘梳理出藏医养生文献中的重要养生观点,总述藏医养生保健学的定义、历史、内容、意义、情器世间的形成以及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养生观,最终指导藏医养生实践。藏医养生大家的养生特点及其代表性著作,藏医养生理论特点及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对现代养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医五源学说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五源学说在藏医学理论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是藏医理论之源,藏医学的其它基础理论,如三因学说和寒热学说等理论无不基于五源学说,因此,研究和估价藏医五源学说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概括说明五源学说在藏医人体、疾病、药学方面的应用以及五源学说与三因学说、寒热学说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1概述藏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手段和科学的养生保健观念。藏医对于"亚健康"早已有认识,其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上。藏医称亚健康为"疾病蓄积期",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论述部第二十七章总治则中就有详细而明确的阐述"凡隆(风)病等一切疾病,在自己部位蓄积时,就要及时给于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医养生学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苹 《中医教育》2009,28(3):46-47
传统养生学是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养生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了解我国中医养生学教育历史与现状,总结、发掘我国的传统中医养生思想,并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中医养生学教学,以期提高中医养生学教学质量。这对完成中医养生学教学任务,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藏医伦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研究范畴,对藏医学中医德修养包括医者的品行、业务修养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出藏医医德医风建设的伦理学思想。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藏医伦理学精华,对于规范医生的从医行为和医德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藏医理论以木、火、土、水、金为五依,火、水、土、风、空间为五源,两者的水、火、土相合并可以形成七种依源,即:木、火、土、金、水、风、空间。藏医学认为人体之依源来源于自然,与自然依源相结合,依赖和依靠自然依源,使人体依源保持平衡发展。因此,藏医学人体学、药物学以及诊断治疗等都是结合依源来论著的。有人认为藏医依源来源于中医五行学,其实,它与中医五行学迥然不同,现将藏医依源学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藏医学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千多年前藏医对人体在消化食物过程有较深的研究。藏医学理论《四部医典》记载。人体消化食物过程主要靠三学说中的五种“赤巴”之“能消化赤巴”、五种“隆”因素之“伴火隆”、五种“培根”之“能啐培根”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7.
藏医火灸流源及其应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火灸作为藏医学外治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以其操作简单,显效迅速,经济适用而深受藏医医生推崇和广大藏区及病员的欢迎。纵观火灸疗法的理论及其实践手法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藏医火灸疗法发展起源以及考古发现和藏医学著作等考证,对藏医火灸疗法和实践做一定的概论分析,供大家参考。本文纯属笔者愚痴、肤浅的见解,缺乏专业性研究,故难免与藏医历史研究专业的见解相左,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藏医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藏医体质学研究内容与其它医学间的异同点,提出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四部医典》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藏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辨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藏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和特点分析、探讨藏医体质辨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藏医体质学与印度医学有关联,藏医理论和实践更符合藏族人群的体质特征,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藏医体质学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藏医学是一门传统而古老的科学,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藏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病治病体系。其中藏医理论提出饮食与起居对身体健康及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上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医学也很发达了,但是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疾病的发生率并未因此降低或消失,探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饮食与起居对身体健康及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很多的疾病与这些不良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藏医学理论中当人体处于生理状态下的隆、赤巴、培根及七精华、三种排泄物等物质不受任何外因影响、保持一定常量,  相似文献   

20.
《四部医典》是藏医学重要的经典著作 ,有许多关于对人体解剖知识的记载和描述 ,足以说明藏医体系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运用是相当重视的。同传统中医学相比 ,藏医的形成和发展恰恰受益于其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更是受益于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 ,客观上也为藏医学在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机制方面的认识奠定了可信的基础 ,从而使其在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关系问题上 ,获得了朴素直观、整体性的认识。但也必须承认 ,由于观察手段和历史条件的局限 ,《四部医典》中有关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描述 ,比较粗糙浅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