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原料性能,分工序叙述了异型涤纶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转杯纺纱的工艺,同时指出了利用转杯纺生产这种混纺纱支必须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工艺试验和测试,分析了甲壳素纤维和涤纶及粘胶中长纤维的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甲壳素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粘胶纤维、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在产品开发时,应注意将产品与其自身特点相结合,选择最佳的纺纱方案。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纤维的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活性和直接染料对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六种活性染料和八种直接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甲壳素纤维、粘胶/甲壳素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染色固色率,比较了它们的染色性能;考察了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同浴染色的竞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的竞染能力远高于棉纤维,且在活性染料染色条件下竞染更明显;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甲壳素纤维有相近的固色率,对粘胶纤维而言,直接染料固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和桑皮纤维来加工医用抗菌功能纱线。介绍了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桑皮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优化工艺配置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3种纤维纺制成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桑皮纤维40/30/30 16.5tex混纺抗菌纱,并对抗菌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该混纺纱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80%,优于甲壳素/海藻/棉40/30/30混纺纱。认为: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桑皮纤维混纺纱具有优异的抗菌、抑菌性能,适合做抗菌医用纱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选用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进行混纺的性能特点,通过各工序工艺参数的优选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研发生产出“大豆蛋白/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混纺保健纱”质量优良,备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7.
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甲壳素纤维在保健方面的优越性能,将其与天然棉纤维进行混纺,纺制出5种不同比例的纱线,分别是纯棉、1∶9、2∶8、3∶7、4∶6甲/棉混纺纱。通过织物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混纺比,使棉纤维在发挥自身优良性能的同时,额外获得抗菌方面的保健功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和条干不匀有显著影响,而对纱线毛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保健内衣面料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概述了国内外开发利用甲壳素资源,研制抗菌防臭保健纺织品的进展情况。利用甲壳素纤维的主要特性,采用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及远红外纤维进行混纺并制成针织面料,通过对混纺纱及针织面料的服用性、舒适性及抗菌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甲壳素棉、甲壳素远红外棉混纺针织面料与同纱号同规格的纯棉针织面料的质量接近,而吸湿性、抑菌防臭功能特别突出,完全符合保健内衣面料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用棉型纺纱设备开发狐狸绒混纺纱的可行性,根据狐狸绒纤维、棉纤维、抗菌粘胶纤维以及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研究开发狐狸绒/棉、狐狸绒/抗菌粘胶、狐狸绒/腈纶等12种狐狸绒混纺纱,其中狐狸绒纤维含量分别为5%、10%、15%、20%.对混纺纱纺制工艺流程中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其配置进行了探讨,并对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狐狸绒系列品种混纺纱成纱质量优良,工艺设计合理可行,为狐狸绒纤维在棉纺设备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混纺比对竹浆棉混纺纱条干和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变化对纱线条干和毛羽的影响规律,测试分析了不同混纺比例的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条干和毛羽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混纺纱中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为30/70时,混纺纱的条干明显恶化,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选用这一临界混纺比;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在55/45~70/30之间时对纱线条干较有利;竹浆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比例为55/45时,混纺纱的毛羽指数较低;综合考虑,竹浆纤维棉纤维混纺纱在混纺比为55/45时成纱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甲壳素纤维粗、强力低及Modal纤维抱合力差、与棉混纺成纱性低的特点,为了成功开发出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多组分混纺纱线.采用条子混合,各工序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增大捻系数、低车速、高相对湿度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详细介绍了甲壳素纤维/Modal/精梳棉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绒棉涤纶Tencel亚麻混纺纱线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其产品不仅具有亚麻产品的特点,而且使多种纤维的优势互补,改善了纱线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长绒棉、涤纶、Tencel与亚麻混纺针织纱线,长绒棉、Tencel分别制条,亚麻与涤纶混和制条,在并条机上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olotex纤维及兔毛纤维的特性,Solotex性能与普通涤纶相似,且手感柔软光滑.叙述了采用Solotex纤维和棉、兔毛纤维混合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有机棉与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质量达到要求,针对两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确定了合理的纺纱方案,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的纺制采用并条混和的工艺路线;生产中针对有机棉比常规细绒棉含短绒多、成熟度较差的特点制定工艺,针对竹纤维抱合力差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优化工艺、加强管理,有机棉竹纤维混纺针织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5.
超细亚麻/绢丝/精梳棉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珏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1):83-84
改性亚麻纤维细软、蓬松.可以满足高支混纺纱的纺纱要求。使用改性亚麻与绢丝、精梳棉混纺,可获得全新效果的混纺纱,使亚麻织物趋于高品质和轻薄化,提高了亚麻织物的附加值。文章就超细亚麻/绢丝/精梳棉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苎麻和山羊绒的性能,讨论了利用半精纺设备,加大对重点工艺技术攻关,开发出苎麻与山羊绒混纺比为50/50的针织纱产品.讨论了苎麻与山羊绒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苎麻与山羊绒混纺针织纱各开发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测量.阐述了生产难点,认为降低锡林、盖板和道夫速度、并条时采取定长络筒、提高粗纱捻度、细纱采用硬度大的胶辊,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绢棉混纺紧密纱线的性能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索了绢棉混纺紧密纱线中纤维的转移和分布规律。试验得出绢棉混纺紧密纱毛羽少,强力和条十改善,纱线光洁紧密,纤维排列整齐。混纺纱线中绢丝纤维向纱芯的转移趋势不明显,绢与棉纤维较为随机地分散在纱线中。  相似文献   

18.
羊毛/精梳棉/竹浆纤维赛络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通过对传统环锭纺细纱机进行改造,利用半精纺工艺开发生产羊毛/精梳棉/竹浆纤维(50/30/20)29 tex赛络纺针织色纱的生产过程,提出了应在原料混用、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配置和操作管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生产赛络纺纱的重点应是细纱机改造,针对纤维长度差异大的情况,选用V型牵伸和压力棒隔距块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并优化了纺纱工艺配置,络筒工序分门别类的进行疵点控制,并设置长细节门限来清除长片段单股纱,稳定和保证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介绍原料选择、纤维染色、纺纱工艺,阐述了高支山羊绒/兔绒/锦纶/粘胶/棉粗纺针织绒产品的开发及质量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