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易伟  毛静文  李宁  叶凡  任俊彦  杨莲兴 《微电子学》2006,36(4):392-395,399
介绍了一种用于1.8 V电源电压下的千兆以太网接收器的模拟前端预均衡电路。电路分为三个部分:预处理电路、基带漂移补偿电路和可变增益放大电路,主要实现回波消除、基带漂移补偿和电路增益自动控制等功能。为了与百兆模式兼容,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以很好地实现回波消除的功能,能够对由于基带漂移引起的信号失真给以补偿,可以提供16级不同的增益,并进行频率补偿。电路采用0.18μm标准CMOS工艺实现。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运用FPGA实现实时视频DSP平台,对模拟摄相头得到的图象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完成图象预处理后通过PCI总线送至计算机。可实现实时视频图象预处理。在该DSP平台还可方便地开发进一步的数据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去除PCBA板工艺边工装的设计原理,该工装可快速可靠地裁切各种大小并预刻有V型槽的PCB板,希望对相关工程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师阳  谢显中 《通信技术》2007,40(9):8-10
首先介绍了经典的汤姆林森预编码技术,然后分别介绍了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预处理技术——网格预编码和传输非线性迫零,并分析了其特点,指出非线性的预处理技术是性能和复杂度的折中,是很具潜力的一种下行链路技术。最后文中给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技术,同样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计应用》2006,(8):163-163
IDT于7月中推出贴装在兼容ATCA评估板上的预处理交换芯片。该板采用AMC高度,适用于基带处理演示。预处理交换芯片与TI的4个TC16482DSP(也可选择TC16455DSP)一起,为快速安装、初始化和预处理交换芯片性能的在线评估提供充足的软件。该板可实现现实的案例研究,有助于从DSP到预处理交换芯片的任务和运算的移动,并可观察系统的性能。除了评估板和相关硬件外,IDT还提供强大的软件工具,可为设计师提供实现广泛的仿真、支持基于简化RF和DSP卡交易模式的板卡和系统评估能力。这些器件型号包括标准交换和预处理交换芯片模式,使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梁文志 《无线电》2012,(1):86-89
目前常用的业余制作电路板的方法有笔画制板、贴胶布制板、热转印制板、雕刻机制板、感光干膜制板、感光板制板、感光油墨制板等。热转印的方法有不少爱好者都分享了使用的心得,本文中,笔者根据使用体验,为大家推荐并介绍的是感光油墨制板法。  相似文献   

7.
步进频率连续波探地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实现了一种超宽带步进频率连续波探地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处理机以TS201芯片为处理核心,采用了分布式存储和独立总线结构,利用link口实现处理器间和板间高速数据交换。基于处理板结构设计实现了信号处理算法流程。该步进频率探地雷达信号处理从流程上划分为数据整合与回波预处理、合成孔径成像、图像增强与杂波抑制和跟踪检测四个模块,可实时输出雷达图像和检测结果。该处理机成功地应用于某探地雷达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金属场板结合SIPOS电阻场板的新型终端结构,该终端能实现平面结理想击穿值的80%以上。对这种终端结构的设计,采用了一种简单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对金属场板和SIPOS电阻场板的互补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在现代密集复杂的电磁对抗环境中实现雷达信号分选预处理的三参数关联比较技术和FIFO缓冲电路的设计,介绍了已实现的纯硬件三参数并行关联比较器的内部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并分别通过Altera公司的QuartusII和Mentor Graphics公司的Model Sim专业软件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基本上实现了雷达信号的纯硬件快速预分选,达到了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分选预处理器在电子战中的三种应用:威胁信号检测、无用信号滤波和脉冲重复频率选择滤波。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在现代密集复杂的电磁对抗环境中实现雷达信号分选预处理的三参数关联比较技术和FIFO缓冲电路的设计。介绍了已实现的纯硬件三参数并行关联比较器的内部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并分别通过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和Mentor Graphics公司的ModelSim专业软件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基本上实现了雷达信号的纯硬件快速预分选,达到了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分选预处理器在电子战系统中的三种不同应用:检测威胁信号,无用信号滤波,脉冲重复频率PRF的选择滤波。  相似文献   

11.
多小波图像编码中前置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多小波图像编码中前置滤波器的设计,多小波变换矢得滤波,普通的标量信号要通过一个前置滤波器转化为一信号,才能进行我小波变换。本文根据图像信号的特点,结合现有的二种前置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置滤波方程。实验数据表明,这种新的前置滤波器优于现有的二种前置滤波器,因而为提高图像压缩比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如何为开关电容滤波器(SCF)合理配置前置、后置滤波器,一直缺少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在研究SCF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SCF前置、后置滤波器的设计方法。SFC前置、后置滤波器的主要设计参数是转角频率和衰减量。设计时,先根据系统要求确定衰减量,再根据选定的滤波器结构的衰减系数确定转角频率。用此方法,结合12位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以MAX295为核心设计了一个可程控低通滤波器。结果表明,MAX295的前、后置滤波器能以4档转角频率覆盖其10 Hz~50 kHz转角频率范围,前、后置滤波器的最小衰减量分别为-74 dB和-10 dB。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VHF跳频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设计指标和具体结构的介绍,运用Agilent公司的射频设计仿真软件ADS,对整个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进行仿真和电路设计,构建了一个由保护电路、跳频预选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组成的射频前端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由于硬件实现简单,基于能量检测的非相干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接收机对一些低速数据应用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误码性能不高的不利之处, 影响其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能量积分时间和前置滤波器带宽选择。该文针对非相干接收机前置滤波器产生的多径分量干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推导出接收机误码性能闭式表达式的基础上对滤波器带宽的优化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信道模型CM1~CM4下,前置滤波器产生的多径分量干扰平均来说对其输出能量的影响很小,并且一般来说存在一个最佳的滤波器带宽值。此外,在实际系统设计中采用高斯窄脉冲宽度倒数的2倍,或者脉冲信号的-3dB或-10dB带宽作为准最佳的滤波器带宽值基本上可以满足设计的优化需求,相应的误码性能损失约为0.5dB以内。  相似文献   

15.
崔珊珊  裘桢炜  洪津  孟炳寰  杨伟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8):824004-0824004(6)
彩色相机广泛应用于印刷工业、形象艺术、医疗、环境等多个应用领域。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为了保证相机显色效果维持特定范围,提出了利用单通道预滤光片同时对彩色相机总光谱响应曲线进行校正的方法。预滤光片模拟准确度取决于卢瑟条件的匹配程度,由于滤光片材质、膜层设计、制造工艺水平等的限制,完全符合卢瑟条件是不可能的,单通道预滤光片光谱匹配则会有更大的技术难度。从影响预滤光片模拟准确度的因素出发,采用连续可调谐均匀单色照明光源系统对彩色CCD进行高精度相对光谱响应测试,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函数模型,对预滤光片光谱透过率进行仿真拟合,得到最优光谱透过率曲线。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14种标准测试颜色为参考,采用CIE2000色差公式,对校正前后彩色相机进行理论色差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预滤光片后,平均色差降低73%,相机显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蔡灿辉  崔晓琳  朱建清  葛主贝 《信号处理》2013,29(11):1540-1546
基于颜色分布的连续自适应均值移动(CAMShift)人脸跟踪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被广泛应用于实时跟踪。但因其采用肤色模型作为跟踪模式,所以当目标处于类肤色背景区域时,跟踪窗口极易错误收敛到背景区域从而导致跟踪失败。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LBP前置滤波的CAMShift跟踪算法。首先训练一个能检测人脸基本特征的级联MB-LBP节点分类器。当跟踪窗口进入类肤色干扰区时,系统自适应地把该分类器接入作为CAMShift跟踪算法的前置滤波器,以排除背景中的类肤色干扰,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有效排除背景中的类肤色干扰、显著提高CAMShift人脸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又能保持人脸跟踪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前置滤波器对前相关检测方法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基于多重前相关差分的GPS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前相关差分对多普勒不敏感的优点,提升了前置滤波器在捕获中抑制噪声的能力,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预滤波式均衡器的原理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斌  王匡  仇佩亮  归琳 《通信学报》2003,24(11):133-140
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器——预滤波式均衡器。这种均衡器由预滤波器和白适应均衡器组成。它利用高效的相关估计算法,计算出所有多径的时延和幅度,然后使用多径拆分算法,设置预滤波器的参数,使得接收信号经过预滤波之后,畸变得到了改善,进而可由后面的自适应均衡器将残余的码间干扰完全消除。结果表明,在性能上它比传统均衡器有显著提高,可以补偿幅度为0dB的副径。  相似文献   

19.
刘凯  高勇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23):64-66
TFM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然而相关的文章却很少。针对这种情况,详细介绍了TFM调制的原理,指出其应用的部分响应类型,并给出了实用的表达式和流程图。由于TFM预滤波器的时域表达式很难从数学上推导出来,提出了一种在Matlab中对其频域响应进行IFFT变换的方法。在DSP中实现预滤波时,使用了查表法代替卷积法,降低了运算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参数大范围变化且具有耦合作用和外部干扰的SSB滚转通道姿态控制问题,给出一种SSB滚转通道改进型主导极点配置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增加前置滤波器,给出一种改进型主导极点配置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实现精确主导极点配置.其次,采用系数冻结线性化方法,在SSB飞行包线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构建局部子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