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表达与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及时评估RA。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206例AMI患者,均实施PCI术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记录RA发生情况,将患者划分为RA组和未发生RA组,比较组间基线资料,重点分析血浆Hcy水平与术后RA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06例AMI患者术后RA发生率为10.68%(22/206);RA组血浆Hcy水平及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未发生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行二元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浆Hcy水平、血清cTnI水平过表达均是PCI术后RA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且以血浆Hcy带来的影响最显著,可作为独立因子。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血浆Hcy水平过表达可能提示RA高风险,针对PCI术后血浆Hcy过表达的AMI患者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RA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感染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稳定期患者58例(RA稳定期组)、RA活动期患者43例(RA活动期组)及RA合并感染患者33例(RA合并感染组),同时选取4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浆sCD14-ST水平变化,分析其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浆sCD14-ST对RA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RA合并感染组、RA活动期组、RA稳定期组、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浆sCD14-ST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 428(972~3 606)、246(205~479)、172(121~352)、158(61~306)pg/mL。4组研究对象sCD14-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6.17,P0.05);RA合并感染组和RA活动期组患者血浆sCD14-ST水平均显著高于RA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且RA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浆sCD14-ST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浆sCD14-ST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362,P0.05),与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无相关性(r=0.103,P0.05);RA稳定期组、RA活动期组患者CDAI与CRP呈正相关(r=0.306、0.298,P0.05),与血浆sCD14-ST无关(r=0.059,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95%CI:0.928~0.983)时血浆sCD14-ST诊断RA合并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效能(灵敏度为95.41%,特异度为85.00%),其最佳截断值为317pg/mL。结论血浆sCD14-ST可作为鉴别RA合并感染与RA活动期的一项有效指标,能提高RA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患者80例,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缓解组(20例)、中度活动组(30例)、高度活动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DD、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分析DD与CRP、ESR及RF的相关性。结果各RA患者组血浆DD、CRP、RF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中度组患者及重度组患者DD水平与CRP、ESR、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评价病情活动度的敏感指标呈正相关,提示DD水平与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nti 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AECA)、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检测,以探讨AECA、VEGFI、L-17在RA患者发病、病情进展中的相关性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86例RA、45例骨关节炎(OA)、30例健康对照AECA的阳性率和VEGFI、L-17水平,VEGFI、L-17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AECA阳性率为8.1%,高于OA患者的阳性率2.2%和健康对对照的阳性率0%(P0.05);RA活动期AECA阳性率为16.7%,高于RA缓解期的阳性率3.6%(P0.05);RA患者血浆IL-17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O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活动期血浆IL-17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RA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RA患者AE-CA滴度、血浆IL-17、VEGF水平与ESR、hs-CRP、RF的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AECA、VEGFI、L-17三者与RA的发病、病情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IL-17、VEGF水平变化及AECA的滴度可作为临床观察RA病情活动、判断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RA患者共65例,其中活动组37例,缓解组28例.正常对照组22例,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RA临床评价核心指标采用ARA推荐的RA疾病活动性评价核心指标,摄RA患者手部正位X片,采用ARA的RAX线分期标准,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关节外损害.应用ELISA测定血浆OPN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2.06)、(1.42±0.94)ns/L,P<0.01];RA活动组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3.98±2.28)、(2.37±1.27)ng/L,P<0.01],且和疾病活动性相关(P<0.05);不同X线分期的RA患者血浆OPN水平具有差异,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Ⅰ期23例,OPN(1.83±0.89)ng/L;Ⅱ期11例,OPN(2.64±0.99)ng/L;Ⅲ期17例,OPN(3.75±1.47)as/L;Ⅳ期14例,OPN(5.63±2.43)ng/L,P均<0.05];RA患者血浆OPN水平有关节外损害患者高于无关节外损害者[(4.53±3.17)、(2.91 ±1.43)ng/L,P<0.05].结论 OPN在RA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监测指标之一,其可能参与RA的骨破坏及关节外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方法:对海勤人员112例、陆勤人员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睾酮水平和抑郁、焦虑分数进行评定。结果: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犤(504.6±214.8)nmol/L犦、睾酮水平犤(46.8±18.8)nmol/L犦和抑郁(59.8±11.2)、焦虑(55.7±10.6)分数均增高(t=4.55-5.65,P均<0.01)。结论: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和睾酮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方法对海勤人员112例、陆勤人员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睾酮水平和抑郁、焦虑分数进行评定.结果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504.6±214.8)nmol/L]、睾酮水平[(46.8±18.8)nmol/L]和抑郁(59.8±11.2)、焦虑(55.7±10.6)分数均增高(t=4.55-5.65,P均<0.01).结论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和睾酮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骨桥蛋白(OPN)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80例RA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OPN水平和PWV,同时测定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浆OPN、血清hs-CRP、TNF-α水平和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 9.356、3.311、8.560、11.628).RA患者血浆OPN水平与PWV(r=0.425,P<0.01)、hs-CRP(r=0.342,P<0.01)和TNF-α(r=0.286,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浆OPN明显增高,可能与体内炎性反应和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118例RA患者和56名健康对照者血浆PON-1活性、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循环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水平,分析PON-1活性与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浆PON-1、SOD、GSH-Px活性分别为(122.2±24.1)kU/L、(78.2±21.3)kU/L、(156.4±32.2)U/L,低于对照组(P<0.01)。ox-LDL、AOPP、MDA水平分别为(832.0±256.2)μg/L、(342.3±118.1)μmol/L、(16.2±6.4)μmol/L,高于对照组(P<0.01)。RA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GSH-Px、SOD呈正相关(r=0.781,P<0.01;r=0.702,P<0.01),与ox-LDL、MDA、AOPP呈负相关(r=-0.721,P<0.01;r=-0.789,P<0.01;r=-0.679,P<0.01)。结论RA患者血浆PON-1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肽基精氨酸脱亚胺基酶4(PADI4)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早期RA(发病六个月)和早期骨关节炎(发病六个月)(OA)患者的血清,Eu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PADI4,anti—CCP和RF的水平,同时检测超过三年的RA患者血浆中这三种物质的水平。另外还采集了健康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样进行分析。作为对照。结果68.7%的早期RA患者的PADI4水平明显高于早期OA患者。长时间患RA病人的PADI4表达量高于SLE病人,但与健康人水平没有多大的差剐。在RA患者血液中,PADI4的水平与RF和anti—CCP的水平密切相关。蛄论PADI4可能在RA发病起始过程中发挥作用,PADI4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活动争一些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TM、TNFα、IL-6、IL-8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thrombomdulin,P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P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活动期(n=42)、缓解稳定期(n=30)及正常对照组(n=55)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1);RA患者稳定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四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与患者病情相关,各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RA患者的炎症过程,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RA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62例RA患者(其中3例同时合并干燥综合征)和138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HHV6DNA表达现状。同期运用美国德灵公司血浆特定蛋白分析仪定量检测RA患者血浆中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结果RA患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HHV6DN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7992);RA患者PBMC中HHV6DNA阳性率与其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RA患者组RF阳性(浓度≥20IU/ml)率与PBMC中HHV6DNA阳性率之间无明显一致性(P=0.7502)。RF浓度≥50IU/ml的RA患者组PBMCs中HHV6DNA阳性率明显高于RF浓度<50IU/ml的RA患者组(P=0.0295);部分RA患者血浆中可检出HHV6DNA,而对照组血浆中HHV6DNA阴性。结论HHV6DNA在RA患者PBMCs中有较高检出率,部分RA患者血浆中存在HHV6DNA,提示该组患者中可能存在HHV6活动性感染;HHV6感染可能与RA患者血浆中RF滴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转铁蛋白(T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5例RA患者、9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浆DD、Fg、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ESR、Tf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RA组DD、CRP、ESR、Fg、PL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b、T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A组DD、PLT、Fg与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0.45、0.42,P0.05);Tf水平与DAS28呈负相关(r=-0.29,P0.01)。结论 DD、Tf、PLT、Fg可作为RA病情活动度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的特征。方法:对海勤人员112例、陆勤人员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睾酮水平和抑郁、焦虑分数进行评定。结果: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504.6&;#177;214.8)nmol/L]、睾酮水平[(46.8&;#177;18.8)nmol/L]和抑郁(59.8&;#177;11.2)、焦虑(55.7&;#177;10.6)分数均增高(t=4.55—5.65,P均&;lt;0.01)。结论:与陆勤人员比较,海勤人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皮质醇和睾酮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dulin,P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检测分析,旨在探讨P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活动期(n=42)、缓解稳定期(n=30)及正常对照组(n=55)中上述各项指标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0.01);RA患者稳定期四项指标含量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A患者四项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RA患者四项指标水平变化特点与患者病情相关,各因子协同作用共同参与RA患者的炎症过程,联合动态监测有助于临床观察RA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口学特征和血浆5-羟色胺、血清睾酮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将70例首次发病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区分,有攻击行为者为研究组(n=36),无攻击行为者为对照组(n=34),比较两组血浆5-羟色胺、血清睾酮的水平。结果研究组5-羟色胺水平[(50.23±6.73)mg/L]较对照组[(58.18±7.42)mg/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70,P<0.01);睾酮的水平[(5.01±0.99)mg/L]较对照组[(4.02±0.87)mg/L]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43,P<0.01);5-羟色胺、睾酮水平与攻击性行为显著相关(r=-0.38,0.40;P均<0.05)。结论5-羟色胺、睾酮水平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DAS28评分及外周血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与RA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及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DAS28、D-二聚体与RA病情活动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活动期D-二聚体、ESR、anti-CCP抗体(P0.01)、CRP(P0.05)水平显著高于RA缓解期及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正常组中D-水平与FIB、CRP呈正相关,D-二聚体升高组中D-二聚体水平与FIB、ESR、CRP呈正比;RA缓解期与ESR水平呈正比,RA活动期与D-二聚体、FIB、ESR及CRP呈正相关。结论 D-水平升高并不提示RA患者出现血栓现象,但可能会成为新的临床非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odulin,PTM)水平变化特点,探讨检测患者sICAM-1、PT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33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sICAM-1、PTM水平.结果RA患者sICAM-1、PTM水平变化特点:①患者血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活动期患者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sICAM-1、PTM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病情正相关,sICAM-1、PTM可能是RA活动的早期预测指标.检测患者sICAM-1、PTM水平可判断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抗原递呈细胞活化状态,对于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观察,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血浆游离细胞DNA(cf DNA)评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右室心肌梗死(RVMI)患者右心房(RA)各时相容积改变及心肌受损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初诊为AIMI的98例患者,根据AIMI患者是否合并RVMI可分为AIMI组(50例)和AIMI+RVMI组(48例);另外选取3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术前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RT-3DE、2D-STI检查以及血浆cf DNA检测。分析AIMI伴RVMI患者RA的RT-3DE、2D-STI测量指标与RV测量指标、血浆cf 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评估RT-3DE、2D-STI、血浆cf DNA单独或联合诊断AIMI伴RVMI的诊断效能。结果:AIMI组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RA的RT-3DE以及2D-STI测量指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IMI+RVMI组E/e’、RA的RT-3DE测量指标(RAVmaxI、RAVminI、RAVpreI、TSVI、PSVI以及ASVI)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IMI组(P<0.05),而e’、TAPSE、PEF以及RA的2D-STI测量指标(LStot、LSpos)显著低于对照组及AIMI组(P<0.05)。AIMI+RVMI组的血浆cf D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IMI组(P<0.05),而AIMI组的血浆cf DNA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IMI伴RVMI患者RA的RT-3DE测量指标(RAVmaxI、RAVminI、RAVpreI)均与E/e’、血浆cf 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TAPSE呈负相关(P<0.05);AIMI伴RVMI患者RA的2D-STI应变功能测量指标(LStot、LSpos)均与E/e’、血浆cf DNA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TAPSE呈正相关(P<0.05)。RT-3DE、2D-STI联合血浆cf DNA水平诊断AIMI伴RVMI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P<0.05)。结论:RT-3DE、2D-STI联合血浆cf DNA水平将有助于提高AIMI伴RVMI的诊断效能,并有利于对AIMI伴RVMI患者RA各时相容积改变及心肌受损情况的评估,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疱疹病毒 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感染在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icarthritis,RhA)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用套式PCR(nested PCR)检测 40例RhA、62例RA患者和 138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白细胞(PBWC)和血浆中HHV6DNA。结果 RhA组和RA组PBWC中HHV6DN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部分RhA和RA患者血浆中可检出HHV6DNA,而对照组血浆中HHV6DNA阴性。结论 部分RhA、RA患者血浆中存在HHV6DNA,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存在HHV6活动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