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建有 《广东科技》2014,(14):169-169
重阳木以其生长速度快、木质好、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对多种土壤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成为林业部门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我们了解的重阳木的性质是在酸性土壤、微碱性土壤、黄壤、红壤中都可以生长,但到底在哪种基质中,重阳木容器苗可以更快地生长,需要的基质搭配比例是多少,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都不得而知。所以,以重阳木容器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在不同基质中重阳木苗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实验得到最佳的基质搭配比例,为大量培养优良的重阳木容器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种基质配比(火山石、黏土),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生长季末的苗高、茎粗、生物量,以及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根尖数、平均直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及土壤物理指标方面。通过对比,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基质配比,可培育高质量向日葵一年生容器苗,并提高向日葵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下生长状况的差异,研究了苹果容器苗获得最大生物量积累所需要的最佳施肥水平。试验以一年生“脱毒烟富3”苹果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24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苹果容器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产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影响;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施肥水平与苹果容器苗生物量积累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均对苹果容器苗生物量累积产生一定的增效作用,其肥效顺序为xN>xK>xP,氮、磷、钾交互效应均表现为负作用,负作用的大小顺序为xNxK>xNxP>xPxK;氮对苹果容器苗的生长表现为正效应,氮、钾交互作用以及过量施用磷和钾均会对苗木的生长产生负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施用水平分别为氮(N)43.33 mg/L、磷(P2O5)28.28 mg/L、钾(K2O)93.94 mg/L时,苹果容器苗总生物量可以达到理论最大值(干重)94.334 g/株。  相似文献   

4.
张颖  李立升  孔德政 《河南科学》2011,29(2):165-168
采用不同基质配方与两种不同的容器研究基质与容器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方对大叶女贞容器苗生长规律有重要影响,通过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各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大叶女贞苗在基质配方V(泥炭):V(蛭石)=1:1和V(泥炭):V(蛭石):V(珍珠岩)=1:1:1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容器规格(D60容器和D40容器)进行底部渗灌和上方喷灌处理,研究底部渗灌对栓皮栎容器苗生长状况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方喷灌处理相比,底部渗灌下的栓皮栎容器苗至少节约63.35%的灌溉水,苗高和地径至少提高10.00%,生物量提高18.40%以上,单株养分含量比上方喷灌显著提高18.00%以上,养分浓度提高至少17.00%;容器规格的增加可以提高苗高、地径、生物量和单株的氮、磷、钾含量。因此,底部渗灌不仅是一项节水和降低污染的灌溉技术,而且能培育出比上方喷灌质量更好的苗木。  相似文献   

6.
木荷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及不同规格的无纺布网袋容器育苗,分析不同处理对木荷1~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木荷容器苗对基质配比和无纺布网袋容器规格的生长反应差异很大,泥炭比例较高的配比基质其木荷容器苗生长表现较好。相同泥炭比例时,配比适量谷壳的基质类型其容器苗生长均较仅配比木屑的处理生长表现优良。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与木荷容器苗生长密切相关,泥炭比例高且配比适量谷壳的基质类型其有机质含量高、氮磷素营养丰富、孔隙度大而体积密度小,最有利于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基质中增加适量谷壳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泥炭,其容器苗生长亦较好,而木屑比例较高的基质类型,其容器苗生长表现较差。相关分析发现,1年生木荷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干物质积累量及根冠比等性状与无纺布容器规格相关性较小,而2年生木荷容器苗的主要生长性状与容器规格皆呈显著的正相关,意味着为培育2年生的容器大苗,选择规格较大的容器是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辽西地区不同基质配比对油松容器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基质土配比.采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选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油松苗期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显著;不同基质对地径、苗高、根幅、冠幅、主根长、地上干重、枝叶干重、侧根干重、地下干重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对高径比、侧根长、主干干重、主根干重、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混合土2的各项指标生长量(除了主干干重外)最大,混合土1次之,心土最小,最佳基质土配比为混合土2.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猪粪作为有机基质,与椰渣、珍珠岩、锯末混合成基质,利用容器袋进行播种培育,之后采集标准株,对标准株的根系进行测定分析。通过对构树容器苗根系[1]的研究,筛选出作为构树容器苗[2]培育的最佳配比,为构树苗木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Z1(猪粪∶椰渣∶珍珠岩∶锯末=4∶4∶1∶1)这个基质配方在构树容器苗根系的长度、根尖数、分叉数、连接数等指标上均有极好的表现,这些指标的数值越高,代表着根系的生长情况就越好,因此选择Z1作为构树容器苗的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轻基质容器苗育苗技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解决湿地松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选用炉渣(1#)、锯木屑(2#)、树皮粉(3#)、蔗糖渣(4#)、稻草粉(5#)、泥炭(6#)6种轻基质进行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阐明了不同轻基质上湿地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规律。试验表明,不同轻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影响的优劣次序是:3#>6#>1#>5#>4#>2#。育苗容器以250mL弹形容器最优,250mL塑料杯次之,150mL弹形容器较差。  相似文献   

10.
16种基质配方的试验发现,对苗木平均单株鲜重、干重以及地下部分干重均有明显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多重比较结果对平均鲜重和地下部分的影响较大,大都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主要影响在苗木速生期;生物量生长进程大致呈"S"型增长曲线;生长表现较好的3#、6#、13#、1#、10#和14#.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幼苗生长以及养分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施肥方案。方法 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指数施肥(A)、常规施肥(B)和平均施肥(C)3种施肥方式,每种施肥方式设定0.5、2.0、3.5、5.0 g/株(编号依次为1、2、3、4)等4种施肥量,不施肥(CK) 为对照,共13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茎、生物量、根系及营养积累等指标,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 指数施肥下,薄壳山核桃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以施肥量5.0 g/株(处理A4)时苗木生长量最大;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下苗木生长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均以3.5 g/株施肥量时(处理B3和C3)达到最大值,且处理C3优于B3和A4。苗木养分积累情况表明:指数施肥方式下,除P元素外,N、K元素的积累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表明指数施肥处理下苗木生长处于贫养;常规施肥和平均施肥方式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养分积累量均先上升后下降,以施肥3.5 g/株时达到最大值,其中以C3最优, B3次之。结论 本试验以平均施肥方式、施肥量为3.5 g/株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根系、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等指标表现较优,苗木质量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确定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T0、T1、T2、T3(缓释肥用量对应为0、3、6、9 kg/m3),测定和比较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T0)相比,不同缓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各器官N、P、K含量,改善了根冠比且以T1处理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促进效应下降。动态测定表明,缓释肥处理能保持试验期苗高与地径的持续快速生长,其中地径的持续时间更长,生长后期(8月中旬后)与苗高呈现非同步性。【结论】适量的缓释肥用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促进效应与改善植株N、P、K养分含量有关;缓释肥施用量以3 kg/m3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基质中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最适合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竹炭添加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叶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竹炭用量水平(添加量分别为0%、1%、3%和5%),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相较于对照,其他3种用量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同时,添加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地下部分的促进作用,这体现在竹炭处理的大叶榉树容器苗根茎比相比对照显著减小。3种用量竹炭处理下,一级侧根数、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细根(直径≤1 mm)长度相较于对照都有显著增加。添加竹炭显著降低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促进了大叶榉树容器苗根系对于基质中氮元素的吸收,加快了其茎中氮的代谢活动,但对根系和茎中的碳元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竹炭对大叶榉树容器苗生长的促进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基本上随着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综合来看,添加5%竹炭最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其苗高增加了37.84%,地径增加了17.67%,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9.56%,地下部分生物量增加了63.48%,细根生物量增加了49.17%,细根长度增加了62.38%。【结论】添加竹炭有利于大叶榉树容器苗的生长、根系的建成、根系形态的优化和苗木对基质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竹炭,可以更好地培育优质的大叶榉树容器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氮素施肥方式和不同施氮量对纳塔栎容器苗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揭示苗木需肥规律并确定最佳施肥方式与施氮量。【方法】以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平均施肥和指数施肥两种施肥方式,每种方式设置4个浓度梯度的施肥处理,对照组不施肥,施肥间隔为7 d,共施肥15次。施肥结束后进行苗高、地径的测量,并收获苗木将其烘干,测定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平均施肥和指数施肥均显著促进了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指数施肥效果整体优于平均施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均在指数施肥900 mg/株(Z900)处理下取得最大值97.90 cm、10.33 mm、12.21 g、26.74 g和38.95 g,是CK的1.53、1.15、1.75、2.47和2.19倍。施氮更多地促进生物量分配给纳塔栎容器苗的茎和叶;纳塔栎容器苗茎、叶、根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各施氮处理组中均有提升,且指数施肥处理效果更优;施氮显著促进叶部淀粉积累,抑制根部淀粉累积。【结论】就纳塔栎容器苗而言,指数施肥效果优于平均施肥。Z900处理下,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发育最好,为纳塔栎容器苗生长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5.
追施氮肥对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和 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探讨实际生产中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合理的追肥方法为目的,采用传统追肥和指数追肥两种方法,对容器苗生长和叶片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 利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不同追肥方法和追加量处理的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根系形态、叶片养分含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指数追肥法的处理4、处理5和采用传统追肥法的处理2等3个处理的苗高分别达到24.50、22.80和22.15 cm,比未追肥的对照(处理1)增加了22.01%、13.92%和10.31%(P<0.05),且处理4的地径(3.74 mm)显著高于对照(3.36 mm)。传统追肥、指数追肥法处理的容器苗总干物质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处理4高于对照30.85%,二者间差异显著; 根冠比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追肥措施均能促进主根和总根系增长,根系平均直径增粗,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增大,且处理4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采用指数追肥法的处理3、4和5中,随着追肥总量的增加,根系各形态指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片N、P和K含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由于处理间干物质量差异显著,处理4和处理5的叶片对各营养元素吸收量显著高于对照。总体而言,采用指数追肥法追肥总量200 mg/株(处理4)较适宜,为浙江楠容器苗较好的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开展马尾松容器苗添加不同水平磷(P)及接种菌根菌互作试验,明确添加不同水平P与接种菌根菌的互作效应。【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菌根菌处理,分为接种与不接种2个处理,接种处理为播种时在播种穴下方置入由蛭石与松乳菇菌丝体悬浮液制作成的固体菌剂0.3 g;副区为添加P处理,设置以P为主的水溶肥添加梯度共7个水平,样地P添加量介于50~600 g/m3。于7—10月分15次等时间间隔将不同梯度水溶肥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在苗木上,分析苗木生长性状和氮(N)、P吸收利用与添加P量及菌根菌的关系。【结果】 接种菌根菌后,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平均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直径等生长指标比不接种分别增加了9.87%、3.35%、41.50%和12.41%,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等养分指标分别增加了5.05%、25.03%、100.36%和70.53%;高径比、总根长、N和P含量分别降低了5.98%、22.47%、24.97%和11.26%,除苗高和N吸收量外各生长和养分性状指标接种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P添加量增加,接种前后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整株P吸收量均呈增加趋势,高径比呈下降趋势,整株N和P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添加P水平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总生物量、根系直径、整株P吸收量、N和P利用指数均为接种大于不接种;而高径比、总根长和整株P含量均为不接种大于接种。接种菌根菌和添加P对马尾松容器苗生长和养分性状无显著的互作效应。接种后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性状对整株N含量的变化更敏感,对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的响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接种菌根菌(松乳菇菌)可与马尾松容器苗建立较好的协同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马尾松容器苗的生长,而且提高了N、P养分利用效率。接种后苗木的高径比降低,N、P利用指数增加,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有助于培育优质马尾松苗木和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如菌渣或醋糟等组成的混合基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适宜苗木生长的低成本配方基质。【方法】以薄壳山核桃‘绍兴’子代1年生容器苗为材料,设置园土、泥炭、醋糟体积比为4:3:3(A1)、4:2:4(A2)、4:1:5(A3)和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为4:3:3(B1)、4:2:4(B2)、4:1:5(B3)配方,园土为对照(CK),共7个处理,分别测定苗高、地径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分析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下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的泥炭替代基质处理下苗木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添加菌渣、醋糟较园土均可降低基质容重,提高基质的通气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其中添加菌渣的基质配方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且以B3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苗木的苗高、地径以及叶片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5%和73%。【结论】综合苗木的各项指标并考虑各项成本,减少泥炭用量,以园土、泥炭、菌渣体积比4:1:5低成本混配基质适于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提高苗木光能利用效率,且育苗成本较低,利于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缓释肥施肥量对槲栎(Quercus aliena)容器苗生长、养分积累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响应规律。【方法】以槲栎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使用缓释肥(15% N+9% P2O5+12%K2O+2%MgO+微量养分元素(TE))设置5个施肥处理0.24、0.95、1.91、3.81和5.71 g/L,测定生长季末槲栎苗高、地径、生物量、养分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浓度。【结果】0.95、1.91和3.81 g/L施肥水平下,苗高、整株生物量、整株氮含量、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0.24 g/L的施肥水平; 当施肥量增至5.71 g/L时,整株苗木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施肥量0.95~3.81 g/L(施氮量100~400 mg/株)时下降,苗高和生物量则无显著变化。【结论】槲栎容器苗合理的施肥区间为0.95~3.81 g/L,槲栎1年生容器苗组织矿质元素合理的浓度范围为:根系中N 1.63% ~1.93%、P 0.48%~0.52%、K 0.65%~0.79%; 茎中N 1.11%~1.43%、P 0.24%~0.25%、K 0.28%~0.44%。从提高利用率、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推荐槲栎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0.95 g/L,即施氮量100 mg/株;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是筛选槲栎苗木施肥量的重要指标,可推荐用于槲栎苗木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