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嚣网络IPv6地址自动配置方案,该方案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簇,针对簇首节点和簇内节点分别给出了相应的IPv6地址格式,并采用哈希函数除留余数法为簇首节点和簇内节点分配IPv6地址,采用线性探测法解决IPv6地址冲突问题.从重复地址检测开销、地址配置总开销及地址配置总延迟时间三个方面对该方案与现有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移动IPv6移动原理和路由优化等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证明了移动IPv6基本模型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漏洞.针对路由优化绑定更新过程的脆弱性,分析了由于移动IPv6基本模型漏洞而可能带来的两种后果严重的安全攻击模式,对绑定更新过程进行了改进性设计.该设计不依赖于任何新的安全框架,简单易行,能有效遏制互联网上针对移动通信的攻击行为,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安全稳定性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IPv6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动IPv6技术的主要特性以及移动IPv6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在IPv6网络中引入移动IP协议可能给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并讨论移动IPv6所采用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6.
代理移动IPv6是集中式的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协议,其本地移动锚点已成为限制网络规模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部分分布式移动管理方案,将本地移动锚点的前缀分配和路由功能分布至接入网络端的路由器上,接入路由器通过任播地址寻址到最靠近接入网络的数据库完成位置管理. 此外,当移动节点距离初始的接入网络过远、切换时延过长时,重启会话. 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自主管理架构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网络的智能性和自管理能力,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自主管理架构,详细分析了该混合架构中各管理模块的功能;提出自主管理网络的组网方式和负载均衡机制,并定义了自主管理服务,从传输层面和业务层面保障了管理节点间的协作能力. 通过新增移动自组织网络节点的自主配置过程验证了自主管理架构和自主管理服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混合移动自组织网络的网络容量,对网络结构、节点移动规律、数据流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得到了适用于任意基站覆盖区域、任意(平稳遍历)移动过程、任意调度和路由算法的平均网络容量的解析表达式.稳态分布为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得到了该上界的极限,并对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极限网络容量、节点密度、基站覆盖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缝移动切换(SMH)方案,移动切换控制信息在一跳范围内交互,并通过IPv6接入节点树网络结构自动实现路由,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该方案提出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IPv6地址的分层结构,有效地缩短了地址长度,降低了传输功耗;移动传感器节点无须转交地址,即无须进行移动传感器节点家乡地址与转交地址的绑定操作,降低了移动切换代价,缩短了移动切换延迟。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对MIPv6、Inter-MARIO及SMH的移动切换代价和移动切换延迟等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MH的移动切换代价更小,移动切换延迟更短。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进制正交扩频通信的原理,提出一种同步信道辅助的多进制正交码扩频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传输两个逻辑信道,分别实现快速同步捕获和高速信息传输.即传输多进制正交码扩频的数据信息同时,传输一路同步和控制逻辑信道,来建立接收端的载波和码元同步.采用具有尖锐单峰特性自相关函数的巴克(Barker)码做同步码组,且利用巴克码的不同组合传递数据速率信息.依据匹配滤波器的算法原理,实现快速同步捕获.并据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门限的思想,设计实现了适合于移动自组织网络指标要求的应用系统,证实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IPv6主机地址配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其协议也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之中。介绍了Ipv6的地址构造,并且主要介绍了Ipv6主机地址自动配置的机理、过程以及其无状态自动配置和全状态自动配置两种方式,并对主机地址自动配置的优点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2.
在IPv6中,地址自动配置分为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当站点不特别关注主机使用的确切地址,只要求该地址是惟一的并且能通过适当方式被寻路时,则适合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本文针对IPv6中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进行简要的学习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IPv4局限性入手,讨论了如何平稳的从现有的IPv4网络结构过渡到IPv6网络的策略.重点介绍了三种基本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并对三种技术做出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下一代IP协议IPv6的地址编码技术,并讨论了IPv6中的安全协议、IPv4向IPv6过渡方式、对多媒体和实时业务支持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IPv6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的局限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了IP技术的应用和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以其明显的技术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本简单介绍了IPv6的特点优势,同时就。IPv4网络向IPv6网络部署的阶段、过渡技术以及方案做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IPv6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IPv4的一些问题和Internet的要求,IPv6协议提供了新的机制,从而解决移动性,安全性,多媒体传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IPv4与IPv6兼容网络编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剖析了IPv4和IPv6编程接口区别的基础上,分析了兼容IPv4和IPv6的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介绍了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配置IPv6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同种网络之间通信和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通信场景下,基于三种IPv4/IPv6基本过渡技术多种派生过渡方案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点、不足和适用特性,并探讨了过渡技术在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IPv6-IPv4隧道技术的研究及互连方案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并对隧道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在不增加双栈网络设备的前提下,采用双网卡主机模拟双栈网络设备的功能,设计2种有代表性的利用隧道技术完成IPv4/IPv6网络互联的方案,分别实现了IPv4网络主机通过隧道访问IPv6网络以及2个纯IPv6网络通过隧道跨IPv4网络实现互联.最后给出了隧道配置步骤及详细的配置命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两种网络协议IPv6与IPv4作一些比较,并分析了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