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为了神府煤矿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文章以赵家粱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和工程类比法探讨神府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方法。首先研究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影响程度,然后针对矿山工程可能遭受或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最后研究地质环境与保护恢复治理分区,提出了以工程治理、回填裂缝、生态恢复、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等为主的监测与防治措施,使煤矿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工作同步进行,为神府煤矿区在保护地质环境下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采矿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恢复土地功能,以铝土矿为例,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挖高填低、增加平台,植物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研究使旱地得到恢复、产量增加,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另外,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其他增值效益,给矿山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鹏  张兴辉 《中州煤炭》2023,(1):39-44,51
针对以往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坑及矿渣堆等进行平整、复绿、稳固,通过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恢复项目区原生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原生地质环境相协调、美观,同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介绍了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针对治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对地貌景观进行修整,对土地功能进行恢复,主要治理工程为采场整理与覆土工程+排水渠工程+道路工程+生物工程+人文景观工程+取土场工程+标志碑工程。研究对保护该地区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王志骅 《煤矿安全》2013,44(7):190-192
以张村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矿山建设和开采活动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和预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并设计相应的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各种不同措施,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与治理工程的施工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石块地石灰岩矿为例,从矿山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影响评估、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布置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方案》的编制要点进行分析,为矿山环境整治、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安徽北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主要是由保护方案和治理方案组合一起实施。本论文对安徽北杨煤矿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综合整理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工程,对煤矿矿区拟治理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达到减灾、防灾,改善、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矿山经济与矿区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安县矿业开发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固体废物堆积、矿区水均衡破坏等问题。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现状分区,划分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预防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裕年  陈武民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3):183-185,194
通过收集杏花山灰岩矿区地质资料,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初步勘查,然后根据矿山地质条件,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治理措施,对矿山治理恢复工程费用进行了概算,最后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2015年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进行监测,获取广东省最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数据。通过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情况,分矿种、分市县统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总结了广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总体特征,研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分布规律,并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和有益的建议,为矿区生态环境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邓州市宏佳石料场石灰岩矿2019年度治理区采坑概况,治理区分为2块,按照CK1、CK2进行治理。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渣、覆土工程,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采坑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该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元  韩晓慧 《中州煤炭》2023,(4):108-115
为了避免和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中对矿区地质环境破坏,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宜阳君伟煤业为例,对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评估,评估区面积0.848 1 km2,评估区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评估级别为二级。现状评估认为现有工业场地为较严重区,其他为较轻区。预测评估认为未来采空塌陷区为严重区,现有工业场地为较严重区,其他为较轻区。根据评估结果,将未来采空塌陷区划为重点防治区,现工业场地划为次重点防治区,其他为一般防治区。并对其防治工程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应用所设计的环境治理方案后,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减少了矿山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提高了矿山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姬彩飞  叶建  许凯 《中州煤炭》2022,(2):109-113,120
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避免造成地质环境恶化、消除地质环境隐患,使已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基于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得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现状、恢复治理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制定矿山开采准入条件、优化资源开采布局、实行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调控开采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政策措施,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时对地质环境的源头保护作用。最后,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部署。研究能够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使矿山成为真正的绿色矿山,基本消除了由于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地质方面的影响,使周围的群众能够正常的生产、生活,对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是保证矿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任文会  王真真 《中州煤炭》2022,(10):56-61,67
矿山目前处于露天开采状态,由于多年的粗放式,对原有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阿克塞县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发现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发育不稳定斜坡和土地损毁情况,其中损毁土地面积共计246.87 hm2,并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和土地复垦方法讨论,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恢复治理,使矿山企业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恢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生态环境质量,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壤污染及土地资源破坏,分析了设计条件和有关参数选取。基于此,研究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工程修复分区、自然修复单元及治理单元,根据不同单元特性,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措施。研究使当地生态环境与地貌景观得以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多以定性评价指标为主的特点,建立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根据宿迁地区某110 kV的输电线路的施工风险因素,分别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影响施工风险的指标,建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多级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集成赋权,并将其应用于某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实证评估施工安全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输点线路工程施工风险等级为中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研究结果为宿迁地区输电线路施工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子玮  李斌 《中州煤炭》2022,(11):18-23,28
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减少地质损害方面,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设计,分析了当前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物、土壤等特征;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预防措施,并基于实际地质概况,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技术以及技术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阳市殷都区磊口—都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概况,研究区包括北山庄村北采石厂恢复治理区等共10个恢复治理区及19个治理点,面积约204.16 hm2,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体清理工程、废弃建筑物拆除工程、台阶削坡工程、浆砌石挡土墙工程、台阶浆砌石挡土墙工程、截排水沟工程、生物工程和标志碑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矿山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以最优化的治理方案,取得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