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肾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73例,其中轻型6例、普通型57例、重型10例、危重型0例。患者入院第1天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检测尿蛋白水平,抽取同日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肌酐水平,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析患者肾损伤情况。结果73例患者尿蛋白阳性率为54.8%,Ccr异常率为10.96%。轻型、普通型、重型COVID-19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3.33%(2/6)、54.39%(31/57)、70.00%(7/10),Ccr异常率分别为0.00%(0/6)、8.77%(5/57)、30.00%(3/10)。不同疾病严重程度COVID-19患者尿蛋白阳性率、Ccr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OVID-19患者易出现肾损伤,但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和Ccr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DN患者共80例为DN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为T2DM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尿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与UA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与UACR对DN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UACR、NLR、BUN、eGFR、Cr、尿mALB、尿α1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T2DM组(P <0.05);UACR与NLR(r=0.391,P=0.027)、24 h尿蛋白(r=0.473,P=0.000)、Cr(r=0.289,P=0.036)及尿mALB(r=0.317,P=0.045)呈正相关,与eGFR(r=-0.572,P=0.014)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UACR诊断DN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糖尿病肾病 (DK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江阴市人民医院DKD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该院T2DM不合并DKD患者6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计算并比较每位患者的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血清中SF及SAA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SF、SAA水平与eGFR或UAC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SF、SAA水平与DKD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SF及SAA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对照组血清SF及SA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SF、SAA分别与UACR呈正相关(rs?=0.495和0.506,均P?=0.000),与eGFR呈负相关(rs?= -0.421和-0.434,P?=0.002和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SAA水平高是DKD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eGFR检测DK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5(95% CI:0.465,0.88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8%(95% CI:69.2,74.5)和80.2%(95% CI:78.6,81.3);UACR检测DKD的AUC为0.814(95% CI:0.650,0.97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6%(95% CI:71.3,76.8)和82.4%(95% CI:80.4,84.7);SF+SAA联合检测DKD的AUC为0.950(95% CI:0.875,1.0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1% (95% CI:79.5,84.9)和90.1%(95% CI:88.5,92.2)。SF+SAA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eGFR和UACR检测。结论 SF和SA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eGFR,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DKD早期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 mellitus,T2DM)并肾脏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筛选超重、肥胖T2DM患者70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符合(7%≤HbA1c≤11%),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组(胰岛素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阿卡波糖(利拉鲁肽组):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body weight,WT)、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尿α1-微球蛋白(α1 microglobulin,α1-MG )、血、尿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研究结束时胰岛素组完成30例,利拉鲁肽组完成31例,胰岛素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bA1c、HOMA-IR、UACR、eGFR、血α1-MG、尿α1-MG 、血β2-MG、尿β2-M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拉鲁肽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WT、WC、体重指数、HbA1c、HOMA-IR、UACR、eGFR、血α1-MG、尿α1-MG 、血β2-MG、尿β2-M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拉鲁肽组治疗后与胰岛素组治疗后比较,UACR、eGFR、血α1-MG、尿α1-MG 、尿β2-MG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超重、肥胖T2DM合并肾脏疾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还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并且这种作用是独立于降糖之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以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衰患者UACR的水平,以及与血浆脑利钠肽(BNP)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103例住院患者,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NYHA),分为Ⅰ~Ⅳ级,心功能Ⅰ级患者为对照组,共20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为心衰组,共83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2例,心功能Ⅲ级28例,心功能Ⅳ级23例。入院后留取晨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酶法测量尿肌酐,计算UACR。 结果 心衰组患者UACR水平LnUACR(3.97±1.68)明显高于对照组(1.09±0.53),P<0.05;UACR水平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心功能Ⅳ级组UACR水平LnUACR(4.28±1.00)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组(3.61±0.26)、Ⅲ级组(4.07±1.02),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UACR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及NT-proBNP呈正相关(r=0.328,P<0.05;r=0.375,P<0.05),UACR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236,P<0.05)。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UACR水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心衰的加重,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刘瑞侠  王艳秋  王跃  潘天荣 《安徽医学》2023,44(9):1074-1078
目的 探讨皮肤电导率(E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泌科住院的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两组,糖尿病肾病组(DKD组,n=68)和糖尿病非肾病组(non-DKD组,n=108),所有患者均完善SUDOSCAN仪检测,获得双手、双足ESC(HESC、FESC),肾病风险分数(SUDOSCAN-DN),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UACR与SUDOSCAN各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SUDOSCAN各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non-DKD组相比,DKD组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收缩压较高,三酰甘油(TG)、血尿酸及肌酐、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高,HbA1c水平偏低,HESC、FESC、SUDOSCAN-DN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TC、LDL-C、血肌酐、TSH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2、0.207、0.378、0.174,P<0....  相似文献   

7.
陈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43-44,4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因素。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早期DN组123例,DN组113例,糖尿病组100例。比较三组代谢相关指标,进行UACR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二三组糖尿病病程、UACR、空腹血糖、HbA1c、TG、FIB、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血尿酸、血肌酐、FIB、空腹血糖、尿素氮、糖尿病病程、HbA1c、TG与T2DM患者肾脏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肌酐、FIB、糖尿病病程、血尿酸、尿素氮、空腹血糖、HbA1c、TG、TC均与UACR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病程、FIB、血尿酸、HbA1c、TG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UACR相关因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FIB、血尿酸、HbA1c、TG与UACR密切相关,通过干预可延缓DN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 -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Cr)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 组)1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 组)24例、临床蛋白尿组(CA 组)22例;同期选取14例健康人做正常对照(对照组)。检测血 Cr、尿白蛋白、尿 Cr,计算 UACR;根据 MDRD 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监测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采用 ELISA 法检测各组尿 KIM -1和 NGAL,尿 NGAL 和 KIM -1的检测结果除以尿 Cr 作为最后结果,以纠正尿液浓度对结果测定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各组的 eGFR、MAP 随蛋白尿增加而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NA 组 eGF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 NGAL/Cr 和尿 KIM -1/Cr 随着蛋白尿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相关性分析中,尿 NGAL/Cr与 UACR 和 MAP 呈正相关,与 eGFR 呈负相关,而尿 KIM -1/Cr 与 UACR 呈正相关,与 eGFR 呈负相关,与 MAP 无关。结论尿 KIM -1在高血压蛋白尿出现之前的早期肾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 NGAL 不但可作为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指标,而且还能协助评估血压控制情况,推测其对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9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30例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核酸载量与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特征的具体关联。结果:30例COVID-19患者就诊时,4例患者(13.33%)未出现临床症状,23例患者(76.67%)出现发热;20例患者(66.67%)出现COVID-19影像学改变,10例患者(33.33%)影像学无明显异常。COVID-19无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有症状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影像学无异常的患者,出现肺炎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更大(P=0.001),体温更高(P=0.014);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和年龄后,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呈独立正相关(OR=1.34,95%CI=1.07~1.66,P=0.009)。结论:早期无临床症状的COVID-19患者与有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载量水平相当;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肺部影像学特征呈负向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7mmol/L为标准分为高血糖组31例,正常血糖组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病情程度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与正常血糖组患者相比,年龄较大(P<0.05),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均P<0.05),氧合指数、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尿素氮、血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糖组患者重型及危重型比例高于正常血糖组患者(45.2%比10.3%,P<0.05),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也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患者(35.8%比7.7%,P<0.05)。结论高血糖与COVID-19病情程度相关,COVID-19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控制,及时使用降糖药物改善血糖,谨慎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控制COVID-19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对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8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应用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清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动脉及其分支(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浆Scr、BUN、BNP水平显著降低,Ccr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LVEF、PSV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RI、P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可进一步提高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BNP)与肝功能的关系,阐明肝功能的变化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模型,成功造模后存活的大鼠中随机选取20 只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2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2组大鼠均行心彩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2组大鼠血清BNP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大鼠LVEF值显著降低(P<0.01),BNP值明显增高(P<0.01);血清AST和γ-GT明显升高(P<0.01)。分别以LVEF和BNP为自变量,以AST及γ-GT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γ-GT和AST水平随LVEF的下降而升高,呈负相关关系(λ=-0.765,λ=-0.789,P<0.01);AST和γ-GT随BNP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λ=0.793,λ=0.648,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肝功能均异常,LVEF水平下降,BNP、AST和γ-GT 水平升高;BNP与AST、γ-GT呈正相关关系,LVEF与AST、γ-GT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肝功能变化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肌酐(SCr)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SCr水平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726例,根据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NKF/DOQ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311例和肾功能受损组(B组)41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指标(FBG、HbA1c)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水平与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UACR呈负相关,与糖代谢指标(FBG、HbA1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I、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及心功能与肾功能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CysC在心衰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62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CysC水平,同时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超声心动图,用简化的肾病饮食改良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心衰组NT.proBNP、CysC、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eGFR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合并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Ⅳ级各组NT—proBNP、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NYHA分级各组间两两比较NT—proBNP、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CysC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6,P〈0.01;r=-0.39,P〈0.01);CysC、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NT—proBNP、CysC水平升高是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更易合并肾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心衰程度愈重,肾功能损害愈明显;NT-proBNP、CysC可作为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加重的指标,CysC可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1 月-2019年9月收治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简化MDRD方程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141例)、肾功能不全组(7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双变量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 。结果:两组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左主干病变、单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病变、住院天数、支架数量、LVEF、 LDL、HDL及WB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死亡、双支血管病变、NT-ProBNP、TC、TG、BUN、hs-CRP、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功能不全组BUN、Cr、hs-CRP、NT-ProBNP均高于肾功能正常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Cr、BUN、hs-CRP与eGFR呈负相关,是影响eGFR的主要因素。结论:hs-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升高。  相似文献   

16.
李长道 《中外医疗》2016,(4):138-139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LVEF、BNP、NYHA三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可知,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2.61%,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BNP、NYHA三项指标的变化可知,LVEF、BNP、NYHA三项指标在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B型钠尿肽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敏芝  富蓉 《黑龙江医学》2010,34(2):98-99,13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以探讨有关ACS的早期危险分层价值,分析BN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心功能评估、预后等相关性。方法选择ACS病例50例,分别在就诊后2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行BNP检测。就诊后,同时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3~5 d内,检查心脏彩超。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有否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LVEF与ACS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NYHA分级越高,B型钠尿肽水平越高。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且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是ACS患者一个特异性较好的监测指标,是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MHD(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BNP(B型脑钠肽)于透析前后其血浆内的浓度进行观察,同时评价BNP诊断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透析前后其血浆的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透析前后其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进行测定,同时测量患者下腔静脉的宽度,以及记录其当次透析的脱水量。结果:患者透析后其血浆BNP的中位数(124.9pg/ml)较透析前(381.1pg/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透析后的血BNP,较LVDd与LVDs呈现正相关,较LVEF则呈现负相关,较LV与RV以及RVD和IVS不具有相关性。透析前后其血BNP水平减少比值,较下腔静脉其宽度的减少比值呈现正相关,较透析前后其体重减少的比值呈现正相关;21例LVEF(BNP 680.5pg/ml)小于50%,79例LVEF(BNP 110.9pg/ml)大于50%,对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左心扩大者29例(BNP 522.1pg/ml),较左室正常者71例(BNP 104.9p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NP能够反映出MHD患者其体内血容量所出现的变化以及左心功能状况,是对慢性的心功能不全进行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 例在该院经病理确诊为DN 的患者, 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采用回归性分析贫血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DN 病理分型和肾小管损伤评 分的关系;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性别DN 患者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非贫血组肾小球滤过率估 算值(eGF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高于贫血组(P <0.05),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UACR)、糖尿病病程(DD)低于贫血组(P <0.05)。②男性患者中,非贫血组DD、 Scr、BUN、UACR、hs-CRP 低于贫血组(P <0.05),HbA1c、ALB、TG、eGFR、SI、TRF、总铁结合率高 于贫血组(P <0.05);女性患者中,非贫血组UACR、hs-CRP 低于贫血组(P <0.05),eGFR、ALB、HbA1c 高于贫血组(P <0.05)。③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男性患者eGFR、ALB、DD、hs-CRP 与贫血相关(P <0.05); 女性患者ALB、hs-CRP 与贫血相关(P <0.05)。④Ⅱ a 型患者的Hb 水平高于其余病理分型患者(P <0.05)。 ⑤非贫血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低于贫血组(P <0.05)。结论 DN 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包括DD、肾功能恶化、 铁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等,肾小管及间质损伤可能是肾功能异常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冠心病(CAD)患者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并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积分(NYHA-P)进行比较分析,探讨STI定量评估CAD心功能分级的价值.方法 随机对70例CAD患者按NYHA-P分为纽约心功能分级正常或接近正常组(40例)及心功能分级异常组(30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受检者NY-H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GRS)、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收缩期心肌扭转角度(TA).结果 CAD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GLS、GRS、TA减低(P<0.05);心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LVEF、GLS、GRS、TA减低(P<0.05);正常组GLS、GRS、TA与LVEF无相关性,与NYHA-P相关;异常组GLS、GRS、TA与LVEF及NYHA-P呈相关性;以GLS-14.65℅截断点判定患者NYHA-P积分高于4.5分的灵敏度为87.30℅、特异度为75℅,Yuedden指数最高为0.653.结论 2D-STI技术检测心肌应变及扭转评价CAD左心室局部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局部应变及扭转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不一定相关,但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相关,应变及扭转评价临床心功能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可以定量评价CAD患者实际临床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