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局部暴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进行城市交通管控是阻断疫情传播、控制疫情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揭示不同交通管控措施对COVID-19传播的阻断效果,以不同阶段暴发疫情的荆州、孝感、荆门和石家庄4个行政市为研究区域,统计分析了市内道路封闭、客运交通停运和小区人口流动控制等3种典型交通管控措施实施前后的市域疫情传播趋势。基于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理论,考虑潜伏者传染性、人口迁徙、市内小区人口流动建立了市域COVID-19疫情传播SEIR优化模型,对比分析了4个行政市有/无交通管控措施以及不同交通管控措施对于疫情发展的阻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个行政市的日发病率均与14 d前的迁入指数紧密相关;3种交通管控措施对阻断疫情传播效果明显,使荆州、孝感、荆门、石家庄无交通管控措施时的感染者峰值人数分别下降61.29%、53.71%、66.16%、66.33%;3种管控措施的阻断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市内道路封闭措施的阻断效果最为明显,其不同实施节点可使市域潜伏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分别下降40.54%~70.88%和49.11%~64.34%。通过及时、全面地实施3种交通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控制市域疫情发展。考虑潜伏期特性的改进SEIR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可为疫情流行期间城市交通管控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不尽合理、集配中心中转效率不够高等问题,重新设计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与配送体系,并给出了应急医疗物资的分类方法。从医疗物资使用需求和库存估计可使用时间2个维度构建需求点紧急度指标,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以加权的需求满足率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车辆行驶距离最小化为次要目标,构建应急医疗物资动态分配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兼顾医疗物资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疗物资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性,确保在物资短时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各需求点也能公平获取一定比例的物资;且模型仅要求各需求点上报各种品类医疗物资的使用人数和库存量,同时模型还给出数据缺失时的自动计算办法,可操作性更强;运用紧急度指标对需求满足率最大化目标进行校正,解决了各需求点因需求量差异对公平分配造成的影响,使得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更加合理。研究成果结合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的具体过程,使得分配模型更符合实际需要,可为城市应急医疗物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重大突发疫情面前,城市公共交通具有保障出行与阻断疫情的双重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城市公共交通既要保证有效运输,又要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地铁和常规公交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宁波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防疫问题,提出了基于问题驱动的城市公共交通非常规防疫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防疫需要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遵循分区分类防控的基本原则,在保障人们刚性出行需求的同时,必须阻断疫情传播,减少通过公共交通运输造成的交叉感染,实现疫情可防可控。除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与洗手消毒等防疫措施之外,还应结合地方实际和风险评估等级采取非常规的组合防疫策略,即:①面向城市常规公交,建议采取网格化运营策略、需求响应式运营策略以及应急公交接驳策略;②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建议采取3级组合防疫策略,即暂停运营策略、车厢隔离防疫策略以及需求响应式防疫策略。以上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多种组合防疫策略需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公共交通应急预案,被动防御与主动防控相结合,积极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在疫情时期的交通骨干作用和应急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城市的干道交通流存在很多特点使得全路径应用单一公交优先策略效益很难得到充分发挥.针对干道交通流特点,提出了3步多层公交优先策略选择法:①定性判断各交叉口可能的优先策略;②设计基于逻辑规则的多约束公交优先组合策略集;③多优选方案仿真分析.中国上海市的成都路公交优先示范工程测试结果表明,3步多层公交优先策略选择法可以较好的适应复杂的公交优先请求场景;条件优先的36路公交车和主干道社会车辆车均延误分别降低12.7%和3.31%;路网整体的效益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公交停靠站与出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快速路公交优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将出入口分为公交出入口、非公交出入口,将停靠站分为路边型停靠站、路中型停靠站,解析了两类出入口与两类停靠站相互影响的机理,得到了停靠站与出入口的最小间距应该满足的条件。基于运动学原理、交通波动理论、概率论等知识建立了最小间距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蒙特卡罗等方法求解模型。利用天津市快速路大量的实测数据给出计算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公交大力发展情形下涌现的公交供需不平衡问题,重点关注公交站点爆发性人流问题的解决,考虑供需严重失衡下的公交运营策略改进,以扩充线路公交运力,减轻站点爆发性人流对公交系统的冲击。所提人流爆发站点主要包括大型集会场所、商场及景区周边等具有预知性人流爆发可能的站点。运营策略改进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原有公交线路基础上,布设区间小线路的方式,与大线路形成协调运营关系,共同完成线路站点的爆发性人流疏散,具体包括公交大线路运营优化、区间小线路规划及前二者的结合3种。为获得研究区域内全面、有效的线路运营策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求解大、小线路最优发车间隔及增配车辆数,并引进系统弹复性指数作为模型求解结果良莠的评价指标。为证明该运营策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解决该区域站点人流爆发问题。通过模型构建、求解及结果评价,发现经策略改进后,区域爆发线路弹复性指数较优化之前提高35%,运营策略改进后的社会福利值较不优化情况提高2倍,所提运营策略优化方法在不同乘客规模及不同限制条件下均能够起到一定的系统维稳作用,运营策略改进方法能够缓解站点爆发性人流。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形象标志之一,是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和“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及相关文件的公布,“公交优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体。该文着眼于政策文件及其背景的解读,联系公交优先与城市可持续性交通,探讨两者内在关系,为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谏言。  相似文献   

8.
从公交优先实时在线优化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公交专用道交叉口的控制策略协同关系、车辆运行协同关系及各种检测信息之间的协同关系,设计了公交优先检测基础和相位优化方法,通过细化研究公交运行状态及控制策略时间分配算法,建立了实时在线公交优先单点控制模型,运用VISSIM进行了系统仿真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策略实现了交叉...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分析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在挖掘适应性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的内涵和具体表现,提出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具体表现在公交线网结构及规模、公交旅客运输能力、公交服务水平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方面,基于此构建了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TOPSIS模型,建立了基于TOP-SIS模型的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以西安、咸阳和宝鸡3个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为例,采用所提模型对3个城市常规公共交通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公共交通适应度值为0.62,为基本适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论述了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工作目标及评价指标,同时对研究城市快速公共交通提出相应的原则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近期公交客流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准确地预测近期公交客流量,提出了应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通过确定系数可获得公交客流量的时间响应序列及还原值的表达式,从而可获得未来年公交客流量的发展序列值,结合马尔可夫链过程将随机序列状态划分为3类,通过确定状态转移矩阵可获得序列处于各状态的概率值及与各状态对应的预测中值,最终求得各序列的修正值。通过铜陵市公交客流的历史数据,预测了近3年的公交客流。实例证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指导公交经营管理者近期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世界银行“为人和货的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石家庄市的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运行效率得到提高”的总目标,在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见实效”的原则,对石家庄市公交线网最为集中的中山路进行改造,实施公交优先试点。实践证明,公交优先的实施,提高了公交设计车辆的客运能力和通行能力,把使用个人交通工具的人有效地吸引到了公共交通上来,促使了石家庄市出行方式结构的良性转变,塑造了合理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相似文献   

13.
立意于对乘客体验的解读,提出"乘客体验观",阐述"人城和谐"型的城市公交体系模式,提出个体空间占有概念及衍生公式理论,诠释以乘客体验要素为出发点的城市公交规划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客流的诱增、分流和互补等三种作用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组合优化方法从公交整体线网结构调整和公交接运线路优化两方面进行常规公交线网的优化分析.在整体线网结构调整中,依据线网的功能层次、功能结构、整体规模与公交线路长度等特性,分别进行取消、缩短、调整线路走向等优化;接运线路优化则以接运效率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优化.以Z市为例,对轨道作用效应下的Z市常规公交线网进行优化,优化后,取消线路1条,缩短线路1条,保持现状4条,调整16条线路走向,新设接运线路9条,公交性能指标大幅提升,优化结果表明组合优化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公交线网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述我国城乡公交统筹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城乡客运体系发展差距的症结所在,解析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的内涵,以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站场设施、市场建设4个方面的统筹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城乡公交统筹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