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3(Egfl3)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临床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Egfl3基因在20对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5株迁移、侵袭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uh-7、HepG2、Hep3B)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fl3蛋白在40对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RT-qPCR结果显示,Egfl3基因在20对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77±0.15)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0.25±0.10)(t=2.904,P=0.006).Egfl3在5株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HL-7702(P<0.05),且在侵袭迁移潜能中等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高于侵袭迁移潜能较低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uh-7,后者又高于侵袭迁移潜能最低的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l3蛋白大多数表达于肝癌细胞或正常肝细胞的胞质内,并在62.5%(25/40)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且其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4).结论:Egfl3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且其上调与肝癌的TNM分期及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潜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可介导细胞内吞过程,从而摄取与之特异结合的纳米颗粒,因此成为许多主动靶向型纳米载体的靶点。研究表明,肝癌细胞存在TfR1高表达现象,可作为肿瘤治疗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关键性靶点。体外评价是TfR1靶向纳米载体的重要研究环节,然而肝癌细胞模型种类繁多,其TfR1表达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肝癌细胞系,包括HepG2、Hep3B、MHCC97-H以及Huh-1,分别从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测定了细胞系TfR1的表达情况,考察了转铁蛋白(Tf)以及转铁蛋白核酸适配体(transferrin nucleic acid aptamer, Tf-APT)对不同细胞的亲和效率。同时,制备了包载紫杉醇的TfR1靶向脂质体,并考察其对不同细胞系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肝癌细胞系在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均存在TfR1的表达差异;同时,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不同肝癌细胞系对紫杉醇-TfR1靶向脂质体的敏感性也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3.
探讨MSP58基因在人类肝癌肿瘤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SP58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肿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两种肝癌细胞系HHCC、HepG2,22例肝癌癌区组织,13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MSP58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表达;在22例肝癌肿瘤组织中,不同级别的人肝癌肿瘤标本中mRNA及蛋白均有MSP58表达,并且MSP58的表达量随着人肝癌肿瘤恶性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13例正常肝组织无表达.MSP58在肝癌肿瘤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说明其可能对肝癌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肝细胞肝癌中PSF1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SF1在肝细胞肝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PSF1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在肝癌细胞系MHCC97-H、HepG2、SMMC-7721和肝细胞系HL-7702中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SF1的表达情况。在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通过siRNA特异性下调PSF1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PSF1对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PSF1在90对肝癌癌旁组织中有67.7%(60/90)的样本高表达(χ2=28.611,p0.01)。统计分析发现PSF1高表达与患者有无肝硬化(χ~2=4.703,p0.05)、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及门脉侵犯(χ~2=6.939,p0.05)、肿瘤分化程度(χ2=4.293,p0.05)、TNM分期(χ~2=16.987,p0.01)显著相关;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无关。在肝癌细胞系MHCC97-H、HepG2、SMMC-7721和肝细胞系HL-7702中,其表达逐渐降低,提示PSF1可能参与了肝癌的侵袭进程。在MHCC97-H中采用siRNA技术特异性下调PSF1的表达后,其侵袭能力降低。PSF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远处转移及门脉侵犯、TNM分期相关,抑制PSF1的表达后MHCC-97H侵袭能力减弱,PSF1可能作为治疗肝癌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LncRNA WDR86-AS1对叉头框转录因子3a(FOXO3a)与胎盘组织和人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PE)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子痫前期(PE)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沉默HTR8/SVneo细胞中LncRNA WDR86-AS1或FOXO3a的表达,检测FOXO3a的表达,并采用CCK-8和Transwell检测对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E组中LncRNA WDR86-AS1 mRN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FOXO3a在胎盘组织滋养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且PE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E组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表达呈正相关(r=0.54,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LncRNA WDR86-AS1,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FOXO3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结论:LncRNA WDR86-AS1可能通过调节FOXO3a的表达影响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参与P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抑癌基因ING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逆转录 - PCR( RT- PCR) ,PCR- SS-CP技术对鼻咽癌组织及鼻咽癌细胞系中 ING1的表达和突变进行检测 .结果发现 3 0例鼻咽癌标本中 ING1蛋白表达下调率为 70 % ( 2 1/ 3 0 ) ;ING1m RNA表达明显下调率为 4 6% ( 12 / 2 6) ,6例鼻咽癌细胞系中有 2例鼻咽癌细胞系表达明显下调 ,而 11例 ( 4 2 .5 % ) NPC组织及其它 4例细胞系表达与正常水平相当 ,另有 3例 ( 11.5 % )鼻咽癌组织过表达 ;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 SSCP)在鼻咽癌及鼻咽癌细胞系中均未发现突变 .结果表明ING1基因的转录及翻译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 /发展呈负相关 ,该基因的异常表达是鼻咽癌发生中的频发事件而与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TA1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及其异质性亚系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3种细胞中MTA1基因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TA1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HepG2-H和HepG2细胞株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epG2-L细胞株;细胞免疫组化显示3株细胞的MTA1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以细胞核为主.结论:MTA1基因在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亚系HepG2-H、HepG2-L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张氏肝(Chang Liv-er)、Caveolin-1基因沉默细胞株CAV7、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G2为实验材料,通过免疫印迹杂交法观察了不同细胞内ERα3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典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66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几种细胞中均有ERα36蛋白的表达;(2)与张氏肝细胞相比,Caveolin-1基因沉默时ERα36表达明显增加(P0.01);(3)ERα36在SMMC-7721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HepG2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与ERα66和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而在肝细胞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晓东  姚丰  田波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1209-1212
构建新型四环素调控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乙肝病毒(HBV)前核心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说明:应用此系统四环素可使EGFP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提高18倍,在SSMC-7721细胞与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分别提高5倍和接近2倍.并且,四环素可有效地诱导HBV的前核心蛋白基因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钾离子通道在人骨肉瘤细胞的表达及通道抑制剂对人骨肉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中相关钾离子通道,包括kv1.1, kv1.3, kv1.5, kv2.1, kv3.3/3.4, kv4.1, kv5.1, kv9.3, herg, heag 和kcnq1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用非特异性的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抑制剂4-AP(4-aminopyridine,4-氨基吡啶)和氯化铯(CsCl),特异性的HERG、HEAG 、和KCa通道抑制剂E-4031、丙咪嗪(imipramine) 和TEA (tetraethylammonium,四乙铵)通过MTT法检测抑制剂对三株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SOSP-9607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RT-PCR发现kv1.3, kv1.5, kv2.1, kv3.3/3.4, kv4.1, kv9.3, herg和heag通道基因在三株骨肉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而kv5.1通道基因只在MG63细胞中表达,kcnq1通道基因只在SOSP-607和MG63细胞中表达.MTT法检测发现:E-4031, imipramine 和TEA 对三株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4-AP药物浓度在3 mol和5 mol时对细胞增殖影响明显.CSCL药物浓度在5 mol时对细胞增殖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4-AP小.提示钾离子通道在RNA水平广泛地表达于实验的三株人骨肉瘤细胞中,但只有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参与细胞增殖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中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的表达对临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突变型P5 3、MDM2蛋白的表达 ;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和术后生存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突变型P5 3蛋白阳性 2 8例(38 89% ) ,MDM2蛋白阳性 2 3例 (31 94 % ) ,二者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r =0 2 4 8,P <0 0 5 )。突变型P5 3、MDM2蛋白阳性表达病例生存率明显低于突变型P5 3、MDM2蛋白阴性表达病例 (P <0 0 1)。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表达均阳性病例 13例 (18 0 6 % ) ,中位生存期的生存率最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MDM2蛋白表达、肿瘤大小与中位生存期的生存率有关 ,MDM2是统计学上最有意义的独立预后指标 (P <0 0 0 0 1)。结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突变型P5 3和MDM2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PCR法扩增出HCV包膜糖蛋白E1-E2的全长基因片段.将测序正确的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HCV包膜糖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再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利用RT -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含有HCV包膜糖蛋白E1-E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HepG2细胞中能瞬时表达.重组真核质粒的构建及表达为下一步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及进一步研究HCV包膜糖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人酪蛋白激酶基因CK1γ1的cDNA与4096个胎脑cDNA一起点在玻璃介质的基因芯片上,用16种不同组织或细胞系的mRNA分别杂交该基因芯片,以正常人混合组织mRNA作共同对照,检测CK1γ1基因的表达谱变化,结果显示人CK1γ1基因在15种组织表达没有变化,但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却显著下调,采集的7例肝癌标本的cDNA与正常肝组织的cDNA重复7次芯片杂交,结果肯定了CK1γ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同时,对芯片杂交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按基因表达谱特征将CK11基因与其他7种基因聚类在一起,提示CK1r1基因可能在生物学作用方面与这7种基因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将人酪蛋白激酶基因CK1γ1的cDNA与4096个胎脑cDNA一起点在玻璃介质的基因芯片上,用16种不同组织或细胞系的mRNA分别杂交该基因芯片,以正常人混合组织mRNA作共同对照,检测CK1γ1基因的表达谱变化,结果显示人CK1γ1基因在15种组织表达没有变化,但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却显著下调.采集的7例肝癌标本的cDNA与正常肝组织的cDNA重复7次芯片杂交,结果肯定了CK1γ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同时,对芯片杂交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按基因表达谱特征将CK1γ1基因与其他7种基因聚类在一起,提示CK1γ1基因可能在生物学作用方面与这7种基因有某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TIMP-1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含人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载体,以磷酸钙沉淀法转染人肝癌细胞系^1BEL-7402,研究过表达TIMP1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正常流产胎儿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TIMP1基因,并克隆到pcDNA6表达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序列测定结果正确后,转染入肝癌细胞系BEL-7402,采用MTT(四甲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细胞生长曲线等方法,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TIMP1过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HCC)是癌症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不良的原发性肝癌,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本研究为了评估PTTG1在HCC患者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使用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库分析PTTG1的蛋白表达及其预后特征.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分析发现PTTG1的相关信号通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PTTG1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和CCK-8方法评估两种癌症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PTTG1的分子生物学的功能.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方法评估PTTG1对细胞迁移的影响.GEPIA数据库分析表明, PTTG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且PTTG1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呈正相关.另外,细胞实验发现PTTG1被敲低后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阻碍细胞迁移、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因此, PTTG1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以及病程进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能是肝细胞癌转移...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SLC44A5是一种胆碱转运蛋白,其与肿瘤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有报道显示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然而其在肺癌中的作用尚未有相关报道.为探讨SLC44A5的影响,使用人肺腺癌细胞系H1299和H1792构建SLC44A5低表达细胞系,利用MTT法证明敲低SLC44A5会抑制细胞增殖.使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证明敲低SLC44A5抑制细胞迁移.结果表明SLC44A5可能参与了肺癌的转移,具有成为肿瘤治疗分子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USP22沉默对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USP22小干扰RNA技术,对体外培养的USP22阳性肝癌细胞株HepG-2及SMMC-7721细胞株进行si RNA转染,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胞内USP22、AKT、p-AKT表达水平,并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发现:USP22-siRNA转染24h及48h后,两株肝癌细胞株胞内USP22水平明显降低,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CCK8结果显示,USP22沉默和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提示:对USP22的沉默可显著抑制AKT的磷酸化,USP22可能通过AKT的磷酸化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增殖。USP22可能是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ULK1和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数个临床病理因素,探讨ULK1和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取得80对肝癌和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定量Real-time PC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织中ULK1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联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LK1和Beclin1在肝癌中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均低于在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中ULK1和Beclin1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LK1和Beclin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呈正相关关系(r=0.26,P=0.02).ULK1在肝癌中与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术前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嗜酒、肿瘤部位及分级无关,与肿瘤大小相关.Beclin1在肝癌中与性别、年龄、HBSAg、术前肝功能分级、嗜酒、肿瘤的部位及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大小及AFP表达相关.结论:ULK1和Beclin1可能通过影响自噬,进而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塔拉  宣成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066-12071
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 CKLF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了不同的生物学作用,为探讨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利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KLF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Fuhrman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LF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 CKLF1表达水平的高低在临床病理各分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KLF1蛋白在3种细胞系ACHN、Caki、HK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显示,CKLF1 mRNA在3种细胞系ACHN、Caki、HK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LF1的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和肾癌细胞系ACHN、Caki中明显上调,CKLF1是一个潜在的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