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S100A6介导的人骨肉瘤细胞143B的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制备重组的人S100A6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100A6, rhS100A6);rhS100A6与PI3K抑制剂(LY294002和wortmannin)单独或同时处理143B细胞,其中rhS100A6的终浓度为30 mg/L,LY294002和wortmannin的终浓度分别为10 μmol/L和05 μmol/L;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143B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总Akt(total Akt, t-Akt)及磷酸化Akt(phosphorylation of Akt, 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 结果:(1)成功制备rhS100A6蛋白,rhS100A6显著增强143B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2)rhS100A6上调143B细胞中Akt的磷酸化;(3)与rhS100A6组相比,rhS100A6与LY294002或wortmannin联合处理组143B细胞的p-Akt减少(P<00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在不同时点细胞的增殖率下降103%~697%,细胞迁移率下降379%~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100A6促进人骨肉瘤细胞143B增殖和迁移的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抑制硝普钠(sodium nitoprusside,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NP组、MC+SNP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 MC+SNP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点(0.5、1、2、3 h)各处理组PI3K/Akt通路蛋白p-Akt和Akt的表达。结果:SNP处理PC12细胞24 h能抑制细胞生长,加入10 μmol/L MC预处理30 min可明显提高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MC组的p-Akt表达高于其它组,而加入LY294002后可阻断MC的上述效应。结论:MC可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大鼠的乳鼠心肌细胞,孵育48 h,待细胞贴壁后,分为:对照组(Con组)、缺氧复氧组(A/R组)、HSYA处理组(A/R+H组)、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组(A/R+L组)和HSYA+LY294002处理组(A/R+H+L)。测培养基上清液LDH;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Akt、p-Akt(Ser473)、GSK3β和p-GSK3β(Ser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后LDH释放量和凋亡率增加(P0.001),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P0.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p-Akt(Ser473)、p-GSK3β(Ser9)蛋白表达减少(P0.001);HSYA处理后LDH释放量和凋亡率降低(P0.001),Bax表达减少(P0.001),而Bcl-2、p-Akt(Ser473)和p-GSK3β(Ser9)蛋白表达增加(P0.001);与A/R+H组比较,A/R+H+L组Bax表达增加(P0.001),而Bcl-2、p-Akt(Ser473)和p-GSK3β(Ser9)蛋白表达减少(P0.001)。结论 HSYA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源性重组人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进行缺氧复氧(3 h/3 h),模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复氧+ Gas6预处理组(A/R+Gas6组)及缺氧/复氧+ Gas6预处理+PI3K/Akt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干预组(A/R+Gas6+LY294002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生化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活性水平,Annexin V/PI 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胞内磷酸化Akt(p-Akt)蛋白含量表达情况。结果: A/R组较control组细胞活力下降,caspase-3活性、凋亡率及p-Akt水平均较control组增加(P<0.05)。但经Gas6预处理后,细胞活力及p-Akt表达水平较A/R组显著增加,caspase-3活性、凋亡率均减少(P<0.05),而Gas6的这些作用能被PI3K/Akt阻断剂抑制。结论: Gas6能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Akt磷酸化水平而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对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TRPV1基因敲除(TRPV1~(-/-))和野生型(WT)小鼠各54只,均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LY294002处理组(LY)。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检测心功能;灌注结束后,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后,TRPV1~(-/-)小鼠较WT小鼠的LVDP明显降低(P0.001),LVEDP明显升高(P0.001),同时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Bcl-2/Bax和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01)。LY294002阻断PI3K后,与相应的I/R组相比,WT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扩大(P0.001),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Bcl-2/Bax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 TRPV1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张红涛  杨晓煜  张新中 《医学信息》2009,22(5):439-440,444
目的探讨P13K抑制剂LY294002对胶质瘤Akt2、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分组:取对数生长期的胶质瘤U251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215;104个/ml,24 h后换液,LY294002组中DMEM高糖培养基含LY294002的浓度设四个梯度,其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μmol/L 对照组为含等量含有机溶剂DMSO(浓度为0.4%)的DMEM高糖培养基。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kt2、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中存在Akt2和p-Akt蛋白的高表达,应用P13K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该细胞株细胞中Akt2和p-Akt蛋白的表达,而且其表达呈浓度依赖型降低。结论LY294002可通过抑制P13K活性,抑制Akt的表达及活化,使Akt2和p-Akt蛋白的表达降低,提示抑制P13K/Akt途径可能是LY294002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P13K/Akt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PI3K/Akt信号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抑制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ECs)fractalkine(FKN)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SD大鼠离体MMECs,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24皿,随机分为4组( EM>n /EM>=6):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组)、二氮嗪预处理+缺氧/复氧组(DZ组)、LY294002+二氮嗪预处理+缺氧/复氧组(LY294002+DZ组)。DZ组加入1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2h,LY294002+DZ组在加入 100μmol/L LY294002预处理2h后再加入100μmol/L二氮嗪预处理2h,然后和缺氧复氧组同样进行缺氧2h、复氧2h。Hoechst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显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RT-PCR检测Akt和FKNmRNA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蛋白水平。结果 与N 组比较,H/R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EM>P /EM><0.01)、凋亡率显著升高(EM>P/EM> <0.01), FKN mRNA和FK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1)、Akt mRNA和Akt蛋白升高( EM>P/EM> <0.05)。与H/R组比较,DZ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EM>P/EM> <0.01)、凋亡率显著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OHDA建立大鼠PD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模型组、美多芭组(20 mg/kg)和GB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另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Model组、GB 60 mg/kg组、LY294002组和(GB 60 mg/kg+LY294002)组,旋转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试剂盒检测MDA、SOD、GSH水平,ELISA检测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治疗后,美多芭组和GB中、高剂量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MDA和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OD、GSH水平、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LY294002组比较,(GB 60 mg/kg+LY294002)组大鼠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MDA和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高剂量GB可改善PD大鼠行为学,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炎性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糖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和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时Snail1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随机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渗组和高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 RTECs不同培养时点(30 min、2 h、12 h、24 h、48 h和72 h)Snail1、Akt1、GSK-3β、磷酸化Akt(p-Akt,Ser473)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Ser9)蛋白的水平。RT-PCR检测Snail1、Akt1和GSK3β mRNA的表达。RTECs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25 μmol/L)预处理50 min,再与高糖共同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指标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RTECs Snail1和Akt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但总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无变化。以LY294002处理后,高糖组RTECs Snail1、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高糖组明显下降,但LY294002不影响总Akt1和GSK-3β蛋白表达。结论:Akt/GSK-3β可能介导了高糖诱导的RTECs锌指转录因子Snail1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与PI3K抑制剂LY294002及两者联合用药对鼠卵巢癌转基因细胞系T1、T2、T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鼠卵巢癌转基因细胞系T1、T2、T3,0~80μmol/L姜黄素与相同浓度LY294002单独及联合用药分别作用12、24、48 h,MTT方法检测T1、T2、T3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T1、T2、T3细胞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其中对T2、T3抑制作用更明显;姜黄素明显降低T2、T3细胞内p-Akt蛋白的表达,对Akt蛋白表达改变不明显;姜黄素与LY294002联合用药明显加强姜黄素对T2、T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Akt转基因型细胞系T2和T3的生长;小剂量PI3K抑制剂LY294002即能明显增强其对Akt转基因型细胞系T2、T3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下调p-Akt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PI3K/Akt信号通路:Akt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其分子质量约为60 kD,是原癌基因c-akt表达编码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外源性抑制剂LY294002或wortmannin均可负向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第二信使PIP3逆行转化为PIP2,阻断其调节作用。 低氧:氧体积分数是机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细胞的成活和生物学行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氧体积分数为1%-5%时即可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提供足够的刺激,同时维持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能力不变,因此可以认为低氧环境可以更好地为干细胞特性的维持提供信号传导。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低氧可以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目前尚不清楚其通过何种途径发挥作用。 目的:观察低氧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和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讨PI3K/Akt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取培养至第3代的Wistar大鼠脂肪干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LY294002组,3组均在体积分数为20%O2培养箱中培养24 h,然后低氧组转移至体积分数为2%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常氧组继续在体积分数为20%O2培养箱中培养,低氧+LY294002组在低氧培养环境下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5 mmol/L的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p-Akt的表达明确PI3K/Akt通路的激活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脂肪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各组脂肪干细胞加入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10 d,分别通过qRT-PCR及抗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脂肪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第3代脂肪干细胞呈现出典型的梭形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和CD45表达阴性,CD105表达阳性,并可向成骨及成脂细胞方向分化;②低氧培养条件下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加入LY294002后p-Akt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③低氧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常氧组和低氧+LY294002组(P < 0.05),低氧+ LY294002组脂肪干细胞的增殖率低于低氧组(P < 0.05);④低氧组内皮细胞基因及特异性蛋白CD31的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和低氧+LY294002组(P < 0.05),低氧+LY294002组内皮细胞基因及特异性蛋白CD31的表达低于低氧组(P < 0.05),但仍高于常氧组(P < 0.05);⑤结果证实PI3K/Akt通路在低氧诱导的脂肪干细胞增殖及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ORCID: 0000-0001-8454-263X(殷令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分化与矿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C3T3-E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1、5、10和20 mg/L)的盐酸小檗碱刺激3 d,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分别干预3 d和7 d,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一步将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盐酸小檗碱组、盐酸小檗碱+LY249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组及LY249002组。干预2 d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的表达水平。将MC3TC-E1细胞用矿化培养基诱导21 d,茜素红染色检测其矿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处理MC3T3-E1细胞后ALP活性有不同程度升高。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5 mg/L)促进ALP、OCN、OPN及Runx2的mRNA表达(P 0. 01),而LY294002能抑制这些分化相关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5 mg/L)促进p-Akt蛋白的表达(P 0. 01),其作用被LY249002抑制。茜素红染色发现盐酸小檗碱组矿化明显,但LY294002能抑制盐酸小檗碱的促进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分化与矿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mad1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收集的胃腺癌组织 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蛋白,Western blot 检测Smad1 的表达水平。以胃腺癌细胞HGC-27 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过表达 Smad1 的载体(p-EGFP-C1/ Smad1)和Smad1 小干扰RNA(Smad1 siRNA),同时转染p-EGFP-C1 和siRNA control 为对照。细胞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中MMP-9、MMP-2、p-Akt、Akt 的表达水平。Akt 信号通路抑制剂 LY294002(20μg/ ml)作用于胃腺癌细胞HGC-27,MTT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检 测MMP-9、MMP-2、p-Akt、Akt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mad1 的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p鄄EGFP鄄C1/ Smad1 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低于p-EGFP-C1 组(P<0.01)。Smad1 siRNA 组细胞存活率和迁移率均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 组(P <0.01)。p-EGFP-C1、p-EGFP-C1/ Smad1、siRNA control、Smad1 siRNA 组细胞中Akt 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变化。 p-EGFP-C1/ Smad1 组细胞MMP-9、MMP-2、p-Akt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EGFP-C1 组(P<0.01)。Smad1 siRNA 组细胞MMP鄄 9、MMP-2、p-Akt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iRNA control(P<0.01)。胃腺癌细胞与Akt 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细胞增殖和迁移 趋势与p-EGFP-C1/ Smad1 组一致。结论:Smad1 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Smad1 能够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机制 与Akt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中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 02、0. 2、2和20μmol/L)紫草素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经进行预处理,再经OGD损伤处理,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双染法分别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情况,选择最适紫草素浓度。然后,在加入紫草素之前提前加入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μmol/L),用Wes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变化,用LDH法和FDA/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率变化。结果:0. 2、2及20μmol/L的紫草素可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 0. 05),同时还可使神经元内p-Akt(Ser473)水平显著升高(P 0. 05); LY294002可显著阻断紫草素对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P 0. 05)。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来减少OGD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白蛋白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及P13K/Akt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白蛋白(BSA)组和白蛋白加抑制剂(BSA+Ly294002)组.分别于培养12、24、48 h后,用MTT法检测HK-2细胞的增殖;RT-PCR检测HK-2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HK-2细胞TGF-β1和磷酸化的PI3K(p-PI3K)、Akt(p-Akt)蛋白分泌.结果 白蛋白可明显诱导HK-2细胞增殖(P<0.05),诱导后12 hBSA组与对照组比较,TGF-β1 mRNA表达明显上调(0.472±0.025比0.233±0.021,P<0.05);TGF-β1蛋白明显上调(296±20.1比100±13.2,P<0.05);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加Ly294002 12 h时HK-2增殖受抑制;48 h时TGF-β1 mRNA、蛋白和p-PI3K、P-Akt蛋白的表达也受到抑制(均为P<0.05).结论 白蛋白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TGF-β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南蛇藤醇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正常培养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南蛇藤醇低、中、高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4 μmol/L、8 μmol/L和12 μmol/L)、阳性对照组(顺铂,终浓度为10 μmol/L)、LY294002组(LY294002,终浓度为20 μmol/L)和(南蛇藤醇+LY294002)组(南蛇藤醇和LY294002,终浓度分别为12 μmol/L和20 μmol/L)。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采用皮下注射HeLa细胞建立裸鼠模型,观察南蛇藤醇(120 mg/kg)对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醇组、阳性对照组和LY294002组HeLa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侵袭细胞数均明显下降(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p-PI3K、p-AKT、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01),且随着南蛇藤醇浓度升高,其作用增强;与LY294002组相比,(南蛇藤醇+LY294002)组HeLa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下降(q=10.182,q=10.217,P均<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q=23.63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南蛇藤醇组裸鼠体重、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明显下降(q=4.100,P<0.020;q=13.501,P<0.001;q=5.078,P=0.005)。 结论 南蛇藤醇可能通过抑制HeLa细胞的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对丙泊酚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7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给予不同浓度丙泊酚和或17β-雌二醇处理12 h,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变化,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神经元调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元p-Akt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元存活率(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PI3K/Akt激动剂IGF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神经元凋亡率较丙泊酚组显著下降(P<0.01),LY294002预处理可阻断17β-雌二醇的作用,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神经元p-Akt蛋白水平(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17β-雌二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神经元p-Akt蛋白水平(P<0.05);与丙泊酚+17β-雌二醇组比较,LY294002预处理组p-Akt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17β-雌二醇可抑制丙泊酚诱导的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奥氮平(olanzapine)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脂肪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小鼠BMSCs,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奥氮平对BMSCs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分化标志基因蛋白αP2和C/EBPβ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成脂相关基因Leptin、C/EBPα和TNF-α的mRNA表达情况;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信号通路上下游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特异性阻断剂对小鼠BMSCs脂肪分化的影响。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20μmol/L奥氮平对BMSCs的毒性最小;油红O染色可见加入奥氮平的细胞内脂肪滴明显多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αP2和C/EBPβ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升了36%(P0.01)和25%(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eptin、C/EBPα和TNF-α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上升68%(P0.001)、79%(P0.01)和60%(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Ak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的表达随着p-Akt表达的增加逐渐减少;加入PI3K/Akt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后αP2和C/EBPβ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中的脂肪滴也明显减少。结论奥氮平可能通过促使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的磷酸化水平升高来促进小鼠BMSCs的脂肪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