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IE33 超声诊断仪、X7-2t探头.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6例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前、术后进行评价,并与心外科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和真实显示二尖瓣脱垂的形态、部位、范围、空间关系及并发症,与心外科视野和手术结果一致,在二尖瓣成形术前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在心脏瓣膜囊性病变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胸超声及(或)经食管超声诊断为心脏瓣膜囊性病变的患者资料,总结其超声影像学特征;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分析术前经食管超声测量病变大小与术中所见病变大小的差异性。结果 5例心脏瓣膜囊性病变患者均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食管超声检出瓣膜囊性病变,2例经胸超声检查未检出瓣膜囊性病变。3例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心脏瓣叶囊肿,2例手术诊断为瓣叶囊状病变。术前经食管超声测得病变大小与术中测量大小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8,P0.01)。结论经食管超声在心脏瓣膜囊性病变围术期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食管多平面超声探头对46例心脏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患者术中行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心内结构和各瓣膜功能、左心室收缩功能、有无残余分流等信息.结果 46例患者术中心外膜超声表现异常12例(占26.1%).15例瓣膜成形术中2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因瓣膜反流显著而改为瓣膜置换;31例瓣膜置换术中1例发现瓣周漏,3例术中发现左心耳部位血栓,1例术中发现合并卵圆孔未闭,5例超声提示低心排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结论 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具有图像显示清晰、切面选择方便、迅速的特点,是评价心外科瓣膜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人工二尖瓣术后瓣周反流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1年8月本心脏中心因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反流行再次心脏手术的病例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30~65岁,平均(48±9)岁,24例均术前行经胸二维超声检查,ll例行经食管二维超声检查.9例行经食管三维超声检查.以外科术中所见为金标准,分别对比经胸二维超声、经食管二维超声、经食管三维超声评价瓣周反流存在与否、位置、程度及病因的准确性.结果 经胸二维超声、经食管二维超声、经食管三维超声评价瓣周反流存在与否准确性分别为87.5%(21/24),100%(11/11),100%(9/9);判断瓣周反流位置准确性:经胸二维超声62.5%(15/24),经食管二维超声81.8%(9/11),经食管三维超声100%(9/9);判断反流程度准确性:经胸二维超声70.8%(17/24),经食管二维超声72.7%(8/11),经食管三维超声100%(9/9);判断病因准确性:经胸二维超声54.2%(13/24),经食管二维超声63.6%(7/11),经食管三维超声88.8%(8/9).结论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提供人工二尖瓣瓣周立体信息,在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反流存在与否、位置、程度、病因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59例不同类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或术中监测,其中心律失常20例,瓣膜病变24例,先天性心脏病12例,主动脉夹层2例,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1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或术中监测,能清晰显示正常心内结构及病变的三维图像,成像质量好,分辨力高.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安全可靠,可用于经胸声窗不佳者及术中监测,补充经胸实时三维超声的不足,在术中应用时不干扰手术野及手术进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晓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51-575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返流性食管炎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至2010-03以来共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食管裂孔疝、返流性食管炎手术3例,获得成功,对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及评价。结果 3例患者拔除尿管后可顺利排尿,术后分别于24、48 h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分别于术后4 d、6 d出院,患者对切口恢复情况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返流性食管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基层医院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95例心脏手术,分别在体外循环或心脏手术前后对心脏大血管结构、功能、血流情况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术前指导修正手术方案,术中评价手术效果并指导是否再次手术。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于体外循环或心脏手术前修正诊断26例(27.4%),其中7例未影响手术方式,19例影响手术方案。决策性干预42例(44.2%),其中瓣膜病30例,非瓣膜病12例。全部病例均进行了一般性干预。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于体外循环或心脏手术前修正诊断,术中连续监测、引导,术后即刻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心脏瓣膜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iE33型超声诊断仪,X7-2t经食管多平面实时三维探头,对3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手术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即刻行RT-3D-TEE检查,对二尖瓣脱垂患者运用QLAB 7.0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RT-3D-TEE能够实时、直观、清晰地显示心脏瓣膜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功能状态,在评价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上与术中直视所见基本一致.经RT-3D-TEE检查后补充诊断2例,调整手术方案3例,实施补救性手术1例.结论 RT-3D-TEE成像清晰,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案制定及手术效果评价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总结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肺高压患者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 施行瓣膜置换的术后患者52例,术后入住ICU监护,延长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动脉血压、CVP、肺动脉压变化,予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结果 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7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呼吸衰竭6例,心脏破裂1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死亡2饲,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监测体征变化,加强气道管理,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肺高压,对提高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肺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院开展心脏瓣膜替换手术20a余来,首次遇见术中缝线卡瓣致心跳骤停的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初步诊断二尖瓣瓣周漏及引导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例进行人工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瓣周漏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入选的瓣周漏患者均进行DSA引导下介人封堵或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人封堵。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别在长轴或短轴切面观测二尖瓣瓣周漏的形态宽度、长径、方位。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4.21±1.39)mm)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10±1.33)mm)在瓣周漏宽度测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4.82±1.70)mm)及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5.77±1.72)mm)在瓣周漏长度测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封堵治疗的手术过程中,8例患者进行DSA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封堵,2例患者单纯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封堵。手术过程中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封堵器类型选取、释放位置、开放形态、残余分流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人工二尖瓣瓣周漏进行初筛.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人工二尖瓣瓣周漏封堵进行精确评估,监测封堵器的置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25例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术前、体外循环停机后术中检测和术后3~6个月随访,判定瓣膜结构、病变和反流程度,同一切面相同时相测量手术前后左房、左室内径.结果 25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反流与停机后术中反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停机后经食管超声与术后3~6个月经胸超声检测反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术后3~6个月左房内径[(3.19±0.90)cm]、左室内径[(4.72±1.19)cm]较术前[左房(3.80±1.37)em,左室(5.75±1.32)em]明显回缩,手术前后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牛心包置换单叶主动脉瓣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近期疗效较好,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 3D-TEE)在二尖瓣脱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诊断为二尖瓣脱垂(伴或不伴腱索断裂),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于麻醉后体外循环之前行RT 3D-TEE检查,将2D-TTE及RT 3D-TEE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并在手术完成心脏复跳后即刻再次进行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与手术医师术中发现相比较,术中RT 3D-TEE判断脱垂瓣区的符合率为91.4%(32/35),而2D-TTE的符合率为82.9%(29/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合并腱索断裂、赘生物形成及血栓形成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Youden指数RT 3D-TEE均优于2D-TTE.28例行瓣膜成形术,7例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3例患者因术中及时评估而避免二次手术.结论 术中RT 3D-TEE可提供独特的“外科医生观”,全面显示瓣膜病变性质,对制定瓣膜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术中即刻评价自体成形瓣膜或人工瓣膜的功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具有不干扰手术过程和为麻醉手术提供实时信息的优点,在手术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已成为术中监测的重要手段。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ntra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  相似文献   

15.
华静  袁振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49-8050
目的评价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5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对健康教育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天数12~21 d,平均14.53 d。结论做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建平  熊为民  黄标通  汪更胜  杨彬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83-1584,1587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瓣膜置换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症心脏瓣膜病人7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8~68岁,术前心功能Ⅲ级28例,Ⅳ级44例。二尖瓣置换39例,其中5例为再次手术,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25例,其中再次手术2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51例,左房血栓清除15例,左房成形12例,冠状动脉搭桥2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6.9%),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主要并发症。【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应注重术前准备,适当选择手术时机,合理纠正病变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ValveClamp术)基于外科缘对缘修复技术,手术需要心内科医生、心外科医生与超声医生的团队合作完成。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查、术中影像支持和术后即刻评估及随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经食管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o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three-dimensional transo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3DTEE)作为术中唯一的影像技术,用于实时监测和引导ValveClamp手术操作。因此,需要一个标准的术中2DTEE、3DTEE操作规范,确保ValveClamp术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重建在食管鳞癌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管状胃食管重建,30例行全胃食管重建,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食管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腹部切口感染、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结果]管状胃食管重建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胃食管重建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鳞癌手术中,与全胃食管重建相比,管状胃食管重建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手术安全可靠,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作为心脏手术中连续监测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颇受重视。我们于1990年4~6月应用经食管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TEE-CDFM)对5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在换瓣手术中进行人工瓣膜及心脏功能变化的监测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有心源性恶液质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5-02/2008-08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进行的3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源性恶液质的瓣膜置换术。结果:36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死亡2例(5.6%),1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出院34例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提高,全身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术前予以充分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彻底纠正三尖瓣反流及巨大左心房的适当迭折,术后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及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的整体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