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12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9例)与对照组(62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运动再学习和Bobath疗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如针灸、理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FMA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康复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预后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5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Banthel指数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FMA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及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FMA及BI评分显著提高。MMSE评分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1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Ba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HAMD、HAMA、BI和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BI、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抑郁发生率22.86%,焦虑发生率5.71%,对照组分别为40.30%和16.4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G0.05)。结论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继发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9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0bath法、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93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ADL能力、焦虑、抑郁和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减少,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降低,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在并发症方面,康复后两组肩关节半脱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4项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继发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并发症、提高运动功能、ADL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以及痉挛分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4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4次:入组时、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在入组时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和BI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MAS评分高于同期的治疗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I评分在脑卒中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与其前一次评定时比较,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逐渐改善(P〈0.001);在脑卒中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的FMA评分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痉挛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偏瘫侧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92例,首次发病,病程2周以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康复组每天进行以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心理治疗贯穿始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式Bathel指数(MBI)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卒中后抑郁状态(PSD)采用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CNS、FMA、MBI及HAMD积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早期综合康复训练28d后,康复组CNS、FMA、MBI及HAMD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疗法,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全面的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区医院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康复的效果。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稳定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早期系统的二级康复治疗40d。于治疗前后用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G)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FMA、CNG、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组FMA、CNG、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医院有能力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40例。早期康复组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等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MEP进行评定。结果 入选时2组FMA评分和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康复组改善明显(P〈0.05);且MEP检测结果与FMA评分结果相符。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而MEP可能作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预后情况的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荣椿  李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49-1150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 12 0例初发的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 ,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 ,脑梗死发病后 3d、脑出血病后 7d神志恢复清楚 (GSC≥ 8分 ) ,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包括肢体功能锻炼、理疗、针灸 ) ,疗程 1个月 ;对照组不进行正规综合康复治疗 ,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 )和Barthel指数量表 (BI)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MA和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 1个月、2个月及 3个月后康复组FMA和BI评分显著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 ,降低致残率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残疾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48h起即给予早期综合康复,病情好转或出院后恢复期继续给予社区或家庭综合康复与指导;对照组仅给予简单康复与指导。两组分别于1周内、1,3,6,12个月时用GCS、NIHSS、FMA、ADL进行阶段量化评分,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结果:两组间GCS在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NIHSS、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时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残疾功能改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同时辅以功能性电刺激、经络导平针灸等方法进行6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的预后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偏瘫体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体操组,均接受常规PT、OT训练(采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共8周。体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偏瘫体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体操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偏瘫体操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期综合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简单康复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简单康复疗法组(36例)和综合康复疗法组(42例)。简单康复疗法组采用Bobath治疗;综合康复疗法组除采用Bobath治疗外,加用中药、针灸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每周对两组患者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改良Br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MBI、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综合康复疗法组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简单康复疗法组的NIHSS、MBI评分虽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与简单康复疗法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ADL及神经功能康复均有一定效果,但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优于简单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4.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影响的半年疗效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陆敏  彭军  尤春景  黄晓琳  黄杰 《中国康复》2004,19(5):276-27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和病程1个月时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差异无显著性,病程3和6月时FMA和BI评定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CA评定在病程6月时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ADL能力,而维持性治疗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 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教育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康复教育,对照组(n=20)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和BI评分明显改善(P<0.01),MAS评分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MAS、FMA和BI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康复教育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d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经过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2个月内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首次发生急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12周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和第12周末,干预组的MBI和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