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HPLC法测定药品中杂质含量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V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给出了利用HPLC法测定杂质含量的五种方法:(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的含量;(2)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的含量;(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5)面积归一化法。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复方奥美拉唑咀嚼片相关物质含量。方法分别配制浓度为0.2 mg/m L的杂质对照液、浓度为1 g/L的奥美加唑对照品储备液、浓度为0.2 mg/L的供试品溶液、浓度为2 mg/L的对照溶液、浓度为0.2 mg/L的供试品溶液、浓度为0.2 mg/L的系统适用性溶液、浓度为2 mg/L的对照溶液和浓度为0.2 mg/L的阴性对照液,然后根据需要取适量溶液注入仪器中进行检测和计算,测定A、B、C、D、E五种杂质的含量。结果校正因子分别为1.45、0.66、1.21、1.39、0.8测得奥美拉唑的杂质含量分别为0.9、3.4、0.8、0.4,其中杂质D的含量均为0。结论通过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复方奥美拉唑咀嚼片相关物质含量简洁快捷而且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测定淫羊藿饮片中6种成分含量。方法: 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 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0℃。通过加入自身内标物色谱峰峰面积增加值建立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和光谱对照法确定其他成分位置,采用HPLC色谱法对其他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A1、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相对于淫羊藿苷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750,0.810,0.865,0.939,1.651;校正因子分别为0.998 6,0.998 7,0.998 8,0.989 4,0.985 6。结论: 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可以用于相同类型化学环境成分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快捷,适合中药多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以埃索美拉唑镁为参照物,分别测定其与有关物质A、B、C、D间的校正因子,并用校正因子对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能够准确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四种有关物质及其他未知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测定布洛芬中已知杂质(4-异丁基苯甲酸)的方法。方法测定布洛芬和4-异丁基苯甲酸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4-异丁基苯甲酸相对于主成分布洛芬的校正因子;通过方法学考察,表明所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中4-异丁基苯甲酸的含量可行;再采用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三批布洛芬中4-异丁基苯甲酸的含量,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测得4-异丁基苯甲酸的校正因子为0.129,经方法学考察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且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方法与外标法测得数据,结果表明两方法所测得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布洛芬中4-异丁基苯甲酸的含量,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对头孢他啶进行有关物质的分析的几种方法,并以详实的数据和科学说明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优劣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对响应因子不同的杂质加以校正,但又省去了杂质对照品,是一个既方便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耿庆光  王发 《安徽医药》2015,19(11):2081-2082
目的 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奥硝唑片和胶囊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18 nm.分别测定奥硝唑和杂质Ⅰ(2-甲基-5-硝基咪唑)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Ⅰ相对于奥硝唑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其位置,其他有关物质的含量采用自身对照法计算.结果 杂质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23,校正因子为0.80.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更适用于奥硝唑片和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中的7个已知杂质。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 7.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7个已知杂质的含量。结果: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主成分和7个已知杂质出峰顺序依次为杂质Ⅱ、杂质Ⅳ、杂质Ⅷ、杂质Ⅴ、奥美拉唑、杂质Ⅰ、杂质Ⅲ和杂质Ⅸ/Ⅹ,各峰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规定,各杂质检测限依次为1.0、0.3、0.7、0.7、2.2、2.7和1.8 ng。3批次样品均检出了杂质Ⅲ和杂质Ⅳ,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基本一致,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最多相差0.0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杂质检查。  相似文献   

9.
魏嘉陵  林畅伟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2):1848-1850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证明所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可行;再利用外标法,分别测定主成分苯扎贝特和杂质氯苯酪胺的保留时间,计算氯苯酪胺相对于苯扎贝特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测定主成分苯扎贝特和杂质氯苯酪胺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氯苯酪胺相对于主成分苯扎贝特的校正因子;最终利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杂质氯苯酪胺的位置,用校正因子测定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结果:测得杂质氯苯酪胺相对于主成分苯扎贝特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90,校正因子为1.2494。结论: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苯扎贝特中杂质氯苯酪胺的含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普罗布考片中3种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以普罗布考为参照物,分别测定其与有关物质A、B、C间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校正因子,以校正因子对普罗布考片中的3种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有关物质A、B、C相对于主成分普罗布考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46、0.93和1.40;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23、1.10和1.55;校正因子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普罗布考片中3种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青霉素V钾片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3.5)-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nm;测定特定杂质4-羟基苯氧甲基青霉素相对于青霉素V的校正因子,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4-羟基苯氧甲基青霉素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42,校正因子为1.41;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青霉素V钾片中特定杂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呋塞米片中杂质B(4-氯-5-氨磺酰邻氨苯甲酸)、最大单个杂质和总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 5μm),以水-四氢呋喃-冰醋酸(70∶3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绘制呋塞米和杂质B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B相对于呋塞米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杂质B的位置,测定6家制药企业共15批呋塞米片中杂质B、最大单个杂质和总杂质的含量,并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杂质B的相对保留时间为0.31,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41~12.19μg·mL-1,校正因子为1.06,检测限为0.40 ng,定量限为0.81 ng。比较采用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和外标法测得的结果,差值为±0.01%,表明2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呋塞米片中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水合羟基化头孢克洛杂质方法。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78%磷酸二氢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7.8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用磷酸调pH至4.0),流动相B为0.78%磷酸二氢钠溶液(pH 4.0)-乙腈(55:45);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结果 水合羟基化头孢克洛杂质在9.108×10-4~3.4×10-2 m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4.03%,RSD为0.82%(n=9),定量限为17.721 ng。在回收率试验中加入的水合羟基化头孢克洛杂质,采用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的结果一致,该杂质的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11,校正因子为1.0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以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水合羟基化头孢克洛杂质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中长春西汀的含量与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为0.5%的二乙胺溶液-乙腈-异丙醇(体积比为36∶55∶9),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外标法和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查,其中杂质A、B、C、D采用外标法,其他未知杂质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长春西汀主峰与有关物质峰基线分离,长春西汀在0.020.18 g·L-1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2%、98.9%和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4%、0.59%和1.38%(n=3);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均在限度范围之内。结论本法可用于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中长春西汀的含量与有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非那雄胺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CAPCELL PAK C<sub>18</sub>色谱柱(4.6′250 mm,5 mm),流动相乙腈-水(45∶55),流速1.0 mL.min<sub>-1</sub>,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mL,柱温30℃。测定非那雄胺与杂质Ⅰ、Ⅱ的标准曲线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非那雄胺的校正因子,用相对保留时间确定各杂质的位置。结果:非那雄胺杂质Ⅰ、Ⅱ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85与1.30,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40与0.69。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非那雄胺片中有关物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伟  刘阿利 《齐鲁药事》2012,31(4):214-216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0.1%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结果苯并噻二嗪相关物质A相对于氢氯噻嗪的保留时间为0.9,校正因子为1/3;氢氯噻嗪在0.12~1.49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缬沙坦在0.81~9.72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结论本法简便、可准确地测定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托吡酯有关物质检测条件及定量方法。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柱温和检测器温度为55℃,体积流量为0.6mL/min,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托吡酯有关物质检测质量浓度4~40mg/mL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并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托吡酯有关物质检测质量浓度在4~40mg/mL,随着主成分质量浓度的提高,逐渐不呈线性关系;托吡酯在0.008~0.800m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0000;最低检测限为0.2μg;重复性良好。结论采用自身对照法比面积归一化法更准确可靠,更适宜于托吡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D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8(4.6 mm×250 mm,5 μm) 和Agilent Eclipse XDB-C8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A为乙腈-四氢呋喃-柠檬酸盐溶液(3.9 g·L-1一水合柠檬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5.0)(21∶12∶67);流动相B为乙腈-四氢呋喃-柠檬酸盐溶液(3.9 g·L-1一水合柠檬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5.0)(61∶12∶27),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4 nm;流速为1.5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20 μL。通过测定阿托伐他汀钙和杂质D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D相对于阿托伐他汀钙的校正因子。结果 测得杂质D相对于阿托伐他汀钙的保留时间为1.96,相对校正因子为0.94,采用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分别测定3批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 D的含量,2组检测结果无差异。结论 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中杂质D的含量,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建立盐酸普拉克索及其杂质A、B、C、E的线性方程,以斜率计算杂质相对于主成分的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通过方法学考察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盐酸普拉克索杂质A、B、C、E的校正因子分别为0.642,0.999,0.796,0.999;相对保留时间为0.703,1.512,1.733,0.522;方法学考察验证该方法符合要求;3批样品中杂质A、B、E均未检出,杂质C的含量分别为0.013%,0.013%,0.012%。结论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能够准确测定盐酸普拉克索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化樟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并测定2个杂质的校正因子。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m)色谱柱,流动相为95%乙腈溶液(A)-0.2%磷酸溶液(B),线性梯度洗脱[0 min,20%A;0~20min,20%A→80%A,保持15 min],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6 nm。结果:样品中氧化樟脑峰与杂质峰分离良好;初步鉴定了2个主要杂质的结构,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控制其质量。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地测定氧化樟脑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