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腓肠肌肌皮瓣治疗胫骨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后骨不愈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后骨不愈合患者,其中明显骨感染患者12例,均采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同时行滑槽植骨或周围植骨。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8例,二期愈合4例。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能一期修复创面,及时控制感染,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例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因局部皮损感染不能一期手术植骨内固定的患者为研究组,经伤口清创、骨折复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感染症状后,于3、6、9周采用透视下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骨折缺损;随机选取12例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植骨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以6、9、12、24周X线复查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10例患者骨折24周后完全愈合,1例患者骨缺损明显减少,骨折线清晰,断端硬化,未完全愈合;对照组12例患者24周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对于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的患者,植骨内固定术是可靠治疗方法;对于部分开放骨折伴缺损不能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经皮自体骨髓移植于骨折骨缺损处,能促进骨折愈合,修复骨缺损,可取得与早期植骨内固定术相似的一期愈合的效果,避免二次植骨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见创面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髂骨骨条,敞开植骨创面,高渗盐水纱布换药。结果1例于术后6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7例于术后8~16周瘢痕自行愈合,8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一期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巩义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清创、开放性植骨或骨搬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负压封闭引流,对比两组肉芽覆盖创面、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肉芽覆盖创面、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骨折愈合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带血管的游离肌皮瓣、局部植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因慢性感染而导致的骨不连、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胫骨、肱骨、股骨、掌骨、桡骨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患者,均采用了带血管的游离肌皮瓣、植骨或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进行修复。结果:18例中16例皮瓣成活、骨性愈合后中2例皮瓣成活,仍有骨缺损,经二次手术植骨,其骨性愈合。结论:游离肌皮瓣结合有限内固定是修复慢性感染源性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联合小腿后内侧筋膜皮瓣治疗胫骨干Ⅲ型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7年9月收治23例胫骨干Ⅲ型开放性骨折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cm×6cm~17cm×9cm。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彻底清创,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小腿后内侧筋膜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对7例伴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髂骨进行一期植骨。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未出现深部感染。所有骨折全部愈合。结论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小腿后内侧筋膜皮瓣修复治疗胫骨干Ⅲ型开放性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315例,男性236例,女性79例;年龄14 ~ 72岁,平均35岁;病史2个月~10年,平均9个月.病变在胫骨上段86例,胫骨中段92例,胫骨下段137例;伴有软组织缺损146例.骨缺损长度2~ 18cm,平均8cm;随访时间1~6年,平均28个月.术后随访观察骨及软组织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15例感染均一期控制,未见骨髓炎复发,软组织缺损创面全部愈合.63例行胫骨短缩延长术患者均实现一期骨性愈合.252例行胫骨骨搬移术,147例骨断端一期骨性愈合;97例骨断端经二期植入髂骨松质骨后实现骨性愈合;8例骨延长区成骨不良,经髂骨植骨后全部愈合.8例出现足下垂畸形,15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拆除外固定架后出现再骨折,10例出现轴向偏移,上述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良好疗效.结论 对于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Ilizarov技术能同时实现感染病灶彻底清除、骨不连治疗、皮肤软组织修复以及均衡肢体长度,一期手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杜江明  卢洪 《美中医学》2005,2(5):29-30
目的 探讨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腥骨开放性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17例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外露作局部皮辫或者对侧小腿外侧皮办转位,骨缺损行及时植骨。结果 17例均伤。愈合,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5个月.双下肢等长,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根据皮肤及骨缺损情况,实施皮办转位及植骨,使骨折能够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开放骨折、骨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骨缺损的患者采取彻底扩创,应用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松质骨并开放。结果:平均随访2年;术后肉芽组织完全覆盖裸露植骨表面时间3~8周,平均3.5周,均游离植皮覆盖;骨折24~48周骨性愈合,平均32.6周,本组病例无骨折不愈及感染。结论:与传统治疗相比,缩短疗程,简化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金星  曾海滨  戴晓明 《海南医学》2006,17(11):85-85,19
目的 分析单臂外固定器加二期植骨治疗四肢火器伤致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8例四肢火器伤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病例,应用早期清创、单臂外固定器固定及二期植骨,结合广谱抗菌素治疗.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10个月-36个月,植骨愈合时间为10个月,无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及骨髓炎发生.结论 单臂外固定器治疗四肢火器伤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中具有较好的优越性,二期植骨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2例开放、粉碎性骨折 ,10例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8例骨折合并感染及骨缺损患者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 ,无骨折并发症发生。结论 本方法固定效果确切牢固 ,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开放性、多发性骨折 ,骨不连、骨缺损或伴软组织感染不宜作其它方法固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结合锁定加压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共24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局部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均采取一期清创缝合,二期行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早期功能锻炼,24例均获随访,随访6-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1个月,平均5个月,无感染,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膝踝关节功能以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MIPPO技术下LCP钢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创伤小,能减低对骨折及软组织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结合胫骨单边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胫骨外固定、腓骨1/3管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41例病人中39例正常愈合,2例因有骨缺损骨折愈合不良,予二期手术植骨后愈合。结论胫骨外固定结合腓骨内固定符合现代生物学固定治疗理念,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胫骨骨不连接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llizarov骨延长术对19例胫骨骨不连与骨缺损进行治疗。结果19例均达到骨性愈合,软组织修复良好,术后患肢功能良好,双下肢基本等长。均未出现骨折区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延长区感染,无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采用llizarov骨延长术治疗胫骨骨不连接和骨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总结提高治愈率的因素.方法 胫骨感染性骨缺损42例中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3例,爆炸伤1例.平均年龄(38.2±1.3)岁.骨缺损1.5~6cm,平均(3.5±0.8)cm.清创去除失活的软组织及死骨,感染初步控制后用自体骨粒或骨条与敏感抗生素混匀植骨,开放伤口,术后创面肉芽覆盖后行植皮术或创面瘢痕愈合.结果 平均随访(2.8±0.3)年,平均术后(8±0.2)周移植骨创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其中4例于术后5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38例于术后10周左右创面瘢痕愈合.41例骨性愈合,骨愈合时间(7±1.1)个月,1例感染复发植骨未愈合.结论 自体骨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与传统治疗比较,方法简单、病程缩短、疗效满意,术中彻底清除肉芽组织、充分植入松质骨,术后无菌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干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VSD负压引流,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创面及骨缺损植骨或骨移植.[结果]65例中死亡5例,截肢5例,50例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二期愈合及骨折愈合;5例发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经处理后愈合.所有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对4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所有的患者行一期植骨。结果术后随访14~27个月,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36例骨折愈合良好,平均3.8个月完全愈合;3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40例中优3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一期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明显减少骨不连发生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骨外固定结合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68例胫骨开放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加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伤口消创后,交义穿针骨外固定.对不稳定骨断端和粉碎骨块(片)整复后先用1~3枚螺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断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对小腿中上段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选用腓肠饥内侧头或腓肠肌肌皮瓣转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 68例中52例伤口一期愈合(77%).骨折愈合时间4.5~6.5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该方法简便,骨折固定牢固,对骨端的血供干扰小,有利于骨愈合,同时也便于术后对伤口的观察和二期处理. 的疗效.方法 68例胫骨开放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加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伤口消创后,交艾穿针骨外固定.对不稳定骨断端和粉碎骨块(片)整复后先用1~3枚螺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断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对小腿中上段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选用腓肠饥内侧头或腓肠肌肌皮瓣转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 68例中52例伤口一期愈合(77%).骨折愈合时间4.5~6.5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该方法简便,骨折固定牢固,对骨端的血 干扰小,有利于骨愈合,同时也便于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合并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胫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54例开放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5例发生浅表感染,3例发生深部感染4例发生骨不愈合,经植骨后改予内固定而愈合。结论:在合并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胫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可避免加重局部软组织损伤,减少局部骨膜的剥离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且手术简单,拆装方便,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cm患者采用骨植骨与肩峰骨膜瓣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25例锁骨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大于1.5 cm患者分为髂骨植骨组12例和肩峰骨膜瓣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肩锁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肩峰骨膜瓣组平均愈合时间少于髂骨植骨组(P 〈0.01);术后采用Kalsson评分标准评价肩锁功能恢复情况,肩峰骨膜瓣组优良率高于髂骨植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行髂骨块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和肩峰骨膜瓣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均能有效促进锁骨骨折不愈合并骨缺损患者的骨折愈合,对于骨缺损长度不足3cm患者可行髂骨块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骨缺损超过3cm患者存在较大骨不愈合风险时,可行肩峰骨膜瓣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