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校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但它能否改变人们的观念 , 并且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口腔卫生状况值得探讨[1].为了在这一问题上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新路,自1999年3月起,我们在石河子市区的各小学以"知-信-行"为主线,采取"复合式"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该模式比较适合现代小学生的个人行为、家庭现状、社会条件等因素.主要模式有:学生模式、家长模式、教师模式.现将各模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在第26届全国爱牙日前夕,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的新闻发布,呼吁大众关注口腔问题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主动维护口腔健康。会上,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布了一项近期的口腔健康调查显示:由于公众对口腔治疗存在误区、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以及缺乏对口腔健康重要性的认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年人牙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专家提醒,口腔健康问题关系全身健康,想要健康生活要注意从"口"开始!春节过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健康口腔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州市初中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福州市随机抽取3所中学的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态度和行为。结果学生842人的口腔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2.2%;口腔健康态度普遍较为积极(得分4.5±0.8);除"刷牙习惯每天≥2次"总体情况较好(84.6%)外,其余口腔健康行为均不理想,大部分低于50%,其中"正确使用牙线"率仅13.8%,"应用氟化物防龋"和"正畸治疗"率仅12.6%和11.5%。结论福州市初中生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尚可,口腔健康态度普遍较为积极,但口腔健康行为较不理想,存在知识、态度和行为脱节现象。提示应注意中学生口腔健康行为落实,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整体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口腔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口腔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1〕。并将"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列为健康十大标准之一。现阶段我国儿童存在患龋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的现象。健康行为是为了保护、促进及维护健康所采取的预防疾病的行动,口腔健康行为主  相似文献   

6.
现代卫生保健事业把健康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在绪论中提到“为了使人类达到最充分的健康状况,就必须向所有的人普及医学的、心理的和其它有关的知识。”口腔健康教育,是利用所有可能的学习机会、教育活动来促使人们的行为自觉地符合口腔健康的要求。它的贯彻直接受人们的口腔健康的要求。它的贯彻直接受人们的口腔健康和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而改变。首先受教育的人群应是儿童、家长、教师、领导者和专业人员。世界卫生组织按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提出了三条口腔健康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青岛市市民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以便有效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民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参观者1148名,当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容需求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最高,达到97.56%,而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普遍乐于接受的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占95.40%.结论:青岛市民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较高;市民普遍乐于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因此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市民口腔卫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提到: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曾几何时,"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永垂不朽"这个在民间流传的段子为小小的槟榔果赋予了神奇的光芒,怎么就被"封杀"了?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列为衡量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并提出:健康老年人的牙齿健康标准是"80岁口腔至少拥有20颗健康有功能的牙齿"。而在我国,日益丰裕的物质生活并没有使人们摆脱口腔问题的困扰,龋齿对健康的危害反而增大。老年人龋齿情况严峻龋齿,俗称"蛀牙",是老年人丧失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际交流的"要道",口腔的健康与清新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为了打造健康口腔,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每天刷牙3次,每次3分钟,每3个月换牙刷,半年洗一次牙,补了龋齿,装备了全套清洁口腔工具……可以说已经尽善尽美,但口腔问题仍然防不胜防,接连不断地给你找麻烦.其实,外在清洁只是治"表",更重要的是治"本".别忘了口腔是外界和体内的通道,外界因素影响它,身体内部不适也会向上反应到口腔.  相似文献   

11.
《上海预防医学》2011,(9):449-449
<正>2011年9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根据第三次全  相似文献   

12.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研究证明,牙病可以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只有口腔健康才能使人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使人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使人增强自信,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更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口腔健康——让人活得更健康,更愉快,更长寿。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爱牙,护牙,促进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那些守护牙齿健康的医生以及护士们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分析口腔健康自我评价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为口腔健康自我评价在儿童群体中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2 158名12岁儿童临床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口腔健康自我评价和WHO推荐标准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均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运用Kappa分析进行一致性评价;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儿童口腔健康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WHO的推荐标准,儿童口腔健康好、中、差的比例分别为25.5%,65.3%,9.2%;儿童口腔健康自评结果为好、中、差的比例分别为50.6%,37.7%,11.8%.两种方法对儿童口腔健康结果评价的Kappa值为0.04,一致性较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龋洞(OR=2.47,P<0.01)和牙疼(OR=3.54,P<0.01)均是儿童口腔健康自评的影响因素;而牙周健康(OR=1.34,P=0.18)和口腔清洁状况(OR=0.95,P= 0.75)对自评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口腔健康自我评价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体龋病状况差异,但难以反映儿童牙周和口腔清洁方面的健康状况.应根据工作内容和评估的精准度要求,考虑口腔健康自我评价工具在儿童群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口腔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中的新兴话题,且对促进口腔健康及预防口腔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口腔健康状况会影响身体健康。本文对国内外口腔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包括口腔健康素养概述、评估工具、口腔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提高口腔健康素养的策略,为我国学者深入展开口腔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口腔疾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为口腔医院或门诊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5-02/2017-01就诊的1 630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就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就诊者对口腔健康持"无所谓"和"有病再说"的态度,仅24.4%的患者很重视口腔健康,22.8%的患者会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就诊者主要选择周末/节假日就医,也有22.3%的患者选择晚上就诊,43.3%的患者选择社区口腔诊所就医,71.4%的患者愿意选择进修生、低年资医生的医生就诊;就诊者主要因牙周疾病、矫正牙齿畸形、拔牙/牙外伤、定期检查牙齿而就医;患者主要因认为牙病不重要、经济困难、没有时间、害怕看牙而延迟就医。结论患者对牙齿疾病不重视,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应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满足在节假日和周末就诊的患者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口腔门诊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崔崇萍 《保健医苑》2023,(11):42-44
<正>口腔健康是老年人安享晚年良好生活质量的保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为其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因此,老年人积极预防龋病,做好口腔保健,对维护口腔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老年人龋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期望能提高大家对龋病的重视,并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制订口腔保健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2004,2008年选取某医科大学2 557名和2 723名新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女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和行为优于男生;67.1%的学生每天早晚刷牙,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行为不容乐观。与2004年相比,2008年大学新生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没有明显提高。结论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对大学生口腔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俗话说:小口腔,大问题,口腔的健康如同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而牙齿更是口腔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牙齿对于大家来说,不仅可以协调面型,还可辅助发音,还是重要的咀嚼器官。所以可别小看了它,出了问题,看似不起眼,其实危害可不小,严重时全身都会遭殃。"8020"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牙齿健康的标准,也就是说80岁的  相似文献   

19.
正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健康问题严重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在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是提升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简称为"知、信、行")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海口市8所幼儿园472名5岁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其中"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知晓率为12.29%,"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齿的主要原因"知晓率为29.03%。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持正向态度,均达80%以上,94.92%的家长认为"口腔健康对自己生活很重要,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90.04%的家长认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有必要",仅有29.45%的家长认为"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牙齿"。3岁前刷牙的儿童为61.65%,每天刷牙次数≥2次的儿童为28.39%,使用含氟牙膏的儿童为18.22%,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为16.74%,每天检查刷牙效果为17. 80%。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329, P0.05),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r=0.182, P0.05)。结论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认知水平较低,口腔健康态度较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应开展针对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