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五南夹片注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五南夹片生产效果和注水效果都比较差,目前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本专题研究表明,该区块水驱控制程度比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上油组目前尚有73.3%的含油区域未见效,水驱采收率比较低,为27%,注水利用率低,有效注采比低。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断层多、断块复杂,砂体物性差、连片性差,目前井网不适应温五南夹片的地质条件,注采结构不合理。针对该区块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钻井原则以及应完善井网、调整注采结构等具体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乔继红 《吐哈油气》2007,12(3):266-268
吐哈盆地雁木西第三系油藏由于注采比偏低,表现为底水上升、产量递减;雁木西白垩系油藏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和上下油组注采不平衡,导致地层压力下降、产量递减。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各个油藏的平衡注采比及压力恢复速度,对注采井网、油水井层位、单井配注提出了调整意见。在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合理配注的基础上,第三系油藏2006年地层压力恢复0.35MPa,白垩系油藏2006年地层压力恢复0.4MPa,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跃进二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跃进二号于1998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注水开发8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本文简要分析了油田开发的历史及现状,对油田注水开发几年来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改善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喇萨杏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开发时间长、层系井网复杂的特点,以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和渗流理论为基础,首先提出了一套油水井注采关系的自动划分方法,实现了多套层系不同开发阶段油水井注采关系划分的自动化;其次研究形成了改进的水驱控制程度统计方法,并提出了水驱控制程度构成的概念,最终形成了水驱砂岩油田注采关系的自动评价技术。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效率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驱砂岩油田的注采关系评价和油层动用状况研究。通过喇萨杏油田11个水驱区块的应用,水驱控制程度统计精度达到98.6%,极好地满足了油田需要。  相似文献   

5.
袁和庄油区的主力开发层位长6、长9,属于特低渗透砂岩,物性差、连通性较好.针对该区关停井多,含水上升快等问题,通过水驱储量程度、水驱动用程度、能量保持水平等方面进行油藏开发效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存水率曲线评价油田注水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沈阳油田一些主力油藏地层压力与注采比不匹配的现象,根据矿场经验统计和理论分析,在水驱油动态方程基础上,推算出沈67块、沈84-安12块、沈24块等砂岩油藏的合理注采比,同时结合动态分析方法和物质平衡方程确定了潜山油藏的注采比.与区块实际注采比进行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下步注水方向.该研究对于沈阳油田精细注水、有效注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注水开发油藏合理压力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压力水平是指既能满足油田提高排液量的地层能量的需要 ,又不会造成原油储量损失、降低开发效果的压力水平。本文运用注采平衡原理 ,将油藏驱替能量与注采工艺技术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注采压力系统的合理组合 ,确定油藏在不同条件下的合理压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节约能耗,现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可以结合各方面因素,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从油藏实际出发,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对包14块构造、沉积、储层等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应力场理论对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规律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注水参数、改变注水方式、调整注采井网等措施,达到了改善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目的,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雁木西油田注水强度的增加,注水时间的延长,采油井的水淹现象日益突出,为了控制含水上升,研究了控水对策。通过对全区水井PI值的普查以及现场井况的分析,筛选出雁6-10井实施调剖试验,解决了剖面矛盾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庆外围已开发扶杨油层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机理。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有效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扶杨裂缝性油层有效动用为核心,进行了线状注水方式和井网加密调整的研究。将这些技术用于大庆外围扶杨油层的注水开发调整,提高和改善了外围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工作站油藏描述软件系统,采用地震叠加速度场变速时深转换、克里金地质统计、井约还皮阻抗反演、测井资料最优化解释及地震属性多元线性回归储集层物性等关键技术手段,分别从构造形成、储集层形态、储集层参数、油气水分布与油藏类型等方面描述了雁木西油田第三系和白垩系各油藏特征,并计算了储量。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储集空间多样,油水关系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基质基本不具备储渗能力。裂缝和溶洞既是储集空间,也是主要的连通通道。注水指示曲线能很好地反映注水过程中油井压力随着累计注水量增加的变化情况,对初步分析储集体类型以及规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注水指示曲线的应用,能基本反映储集体以及裂缝等油藏特征,显示储层吸水能力的变化,为初步分析储集体类型以及规模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后期注水工作以及措施作业。  相似文献   

15.
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为典型疏松砂岩低渗油藏,通过引进缝高控制技术以及采用GOHFER全三维压裂模拟软件有效控制压裂裂缝缝高,避免压开水层,同时现场采用小型压裂诊断技术来修正压裂施工参数,结合生产实际,对部分井采取压裂充填的同时进行绕丝筛管砾石充填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疏松砂岩油藏的压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天然气的选择性生物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吐哈盆地雁木西油田原油与原油溶解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探讨了微生物对天然气降解作用的选择性.雁木西油田的天然气均为湿气,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烃类组分碳同位素比值都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部分天然气的烃类组分碳同位素比值明显地变大.生物降解作用的选择性与这些变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的降解能力和强度不同,因而造成了不同剩余烃类组分的碳同位素比值不同,部分烃类碳同位素比值甚至发生倒转.烃类碳数越小,越易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较容易发生生物降解作用的组分是甲烷、乙烷和丙烷等较轻的烃类,其次是正丁烷、正戊烷等较重烃类,发生生物降解作用的烃类最高碳数可以达到14.异丁烷、异戊烷等异构烷烃抵抗生物降解作用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埕岛油田温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埕岛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和在溶解气驱状况下转入注水开发的不利局面,通过优化转注顺序、精细配注和改进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等合理措施,不但有效地恢复了地层压力,而且油藏未出现大面积水淹。含水上升率由转注前的6.6%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3.8%,油藏自然递减率由转注前的22.5%降为温和注水开发阶段的12.5%,累积增产原油20.33×104t,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苏北低渗注水开发油藏目前采油速度为0.58%,主要分布在台兴、腰滩等阜宁组11个油藏单元,单元储量规模大小不一,在22×10^4~171×10^4t之间,主要为砂泥薄互层层状油藏,目前开发状况不尽理想。对层系适应性、井网适应性、能量保持和利用状况、注水开发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以台兴和腰滩油田为例,针对不同注水开发问题,提出相应的细分层系开发、井网完善、提高地层能量补充和利用等综合调整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注水后期油藏转注蒸汽开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油藏埋藏浅,油层厚度大,连通性好。该油藏原油粘度大且非均质性严重,注水驱油效率低,注水开发二十多年,采出程度仅为16.5%,综合含水超过76%。利用新技术改善这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存在巨大潜力。利用一维模型研究了水驱后油藏转热采的可行性,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转注热水驱效果较差,残余油饱和度达28%左右;而转蒸汽驱效果较好,残余油饱和度为10%左右,且水驱后含油饱和度和热采时的残余油饱和度无关。数值模拟是在物理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表明:水驱后油藏转注蒸汽开采有利的油藏条件是水驱后油藏转注蒸汽开采的油层净总厚度比大于0.5,油层厚度大于10m,含油饱和度大于50%,油层孔隙度大于0.2,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75且油层呈正韵律。图1表4参5(沈德煌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G59-10断块水驱开发状况,提高水驱效果,对G59-7井组进行了微地震注水前缘监测。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在现场的实际应用,确定了注入水的优势渗流方向及波及范围。实例分析表明,根据水驱前缘波及面形状及扫油面积,可以从平面上直观地显示监测层位的剩余油分布状况,其实质为油藏平面非均质性的直观反映;微地震水驱前缘监测结果与井组的生产状况吻合,该技术可对复杂断块油藏不规则井网注水状况起到有效的监测作用,实现了对水驱开发效果的实时评价,为下步挖潜措施及注采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