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良好用户体验解决最终用户快速便捷使用无线网络的需求与无线网络接入安全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集团型企业为背景,分析了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在无线网络方面的现状及需求,寻找并制定适合集团型企业各场景的无线网络安全接入方案,对无线网络接入场景进行了详细设计,对不同接入途径的安全验证方式进行研究。同时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安全级别,整合无线平台、验证平台、上网审计平台、有线网络、监控平台等,达到整体无线方案的优化,验证无线网络安全接入对于企业用户使用集团应用黏性增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利用无线设备WDS功能来实现组建无线网络的思路,通过使用成熟技术来降低网络组网成本与优化组网方式来达到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方式多样化、无线化、实用化的目的,力求在应用中突出无线组网及时性、灵活性与便利性的特点,解决特殊条件下用户对网络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3.
1前言公众无线局域网(PublicWirelessLocalAreaNetwork,PWLAN)就是利用WLAN技术为机场、会议中心、酒店、咖啡厅等热点公共场所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使用户可以使用任何移动接入设备(如笔记本电脑、PDA等)安全、高速地访问Web,收发电子邮件等。PWLAN的关键在于其必须能够提供电信级的服务,如接入控制和计费等,同时保障无线用户信息的安全传输。与传统有线网络相比,PWLAN存在更大的安全威胁,因为常规有线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和隐患在PWLAN中都存在,同时PWLAN还存在很多传统有线网络中无需考虑的安全威胁:·由于无线网络通…  相似文献   

4.
和宏林  吕晔 《通信世界》2008,(46):I0010-I0011
宽带无线接入是3G演进中重要的接入与传送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唐电信自2002年起,一直关注着WLAN无线网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功能完善、可运营、可维护的电信级WLAN无线接入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孙罡 《无线互联科技》2013,(1):78+80-78,80
随着现代通讯市场的发展以及科技的无限蔓延,无线网络技术的已经进入成功的进入千家万户。但是无线网络在安全性、速度和覆盖范围等方面略逊于有线网络,针对于普通的用户而言,设计和管理无线网络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过程本文论述了在综合接入设备上实现一个安全、便捷的无线局域网应用系统的过程。整个系统划分为交互、逻辑和内核3个层次,按照基本设置、安全性设置、无线分布3个模块实现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相互协作,完成了系统的实现。系统实现了包括等多种无线加密方式,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系统还实现了无线分布式系统,对系统的覆盖范围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6.
无线网络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无线网络应用的便捷性,而对其安全性往往不够重视,然而往往由于一个随意的接入,就可能导致以往所做的防护措施完全失效,因此,关注无线安全,关注无线AP的安全接入,必然是一个网络维护、管理人员应该时刻牢记的。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超宽带、无线保真及全球微波接入互通等无线接入技术,着重讨论无线保真与全球微波接入互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无线城市"与城域宽带无线网络的应用前景,举例说明"无线城市"的通信模型,最后,展望无线接入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超宽带、无线保真及全球微波接入互通等无线接入技术,着重讨论无线保真与全球微波接入互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无线城市”与城域宽带无线网络的应用前景,举例说明“无线城市”的通信模型,最后,展望无线接入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因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笔者所在单位建立了无线局域网,原来的有线网络是基于端口划分VLAN,并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对各用户进行访问限制。如何把无线网络融合到现有的有线网络中,让无线用户也能够接入适当的有线VLAN,  相似文献   

10.
从电信部门的业务提供点(如交换机,CATV中心)到用户之间的网络称作用户接入网,而无线接入是完成用户接入网的一种重要的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技术也称无线接续技术,或称无线本地环路(WLL),其主要功能是以无线技术为传输媒介向用户提供固定或移动终端的业务。无线本地环路为有线接入提供了一种应用形式灵活、系统经济可靠、实现方便、维护简单的通话方案。因此,无线接入技术受到各国电信业的高度重视。一、国内无线接入技术选用及频率使用应注意的问题1.设备选型上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无线接入采用的技术多种多样,应用形式五花…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3G无线网络技术迅速崛起,无线网络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无线视频监控的接入提供了方便。文章从目前传统视频监控在安全防范领域应用现状着手,探讨无线视频监控在安防范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线Internet用户的急剧增长和数据业务的快速增加,对下代无线网络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运营商更是积极地部署各种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就是其中的备选方案之一。同时,随着无限局域网(WLAN)802.11的成功商用,IEEE802.16以及对应的无线城域网(WMAN)空口也成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有利可选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两种技术提供详细的性能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广电网络应积极开展无线网络Wi-Fi的建设与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海  王勇 《中国有线电视》2011,(11):1248-1249
介绍了广电网络应积极开展无线网络Wi-Fi接入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三网融合中,作为有线接入的扩展,构建广电的Wi-Fi可以开展互联网接入、无线宽带电视、无线视频监控等新业务。  相似文献   

14.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权 《现代通信》2004,(11):10-11
如今,任何网络都受到大量的安全问题的威胁,有来自网络用户的攻击、未认证用户的存取以及来自公司或工作组外部的窃听。由于无线媒体的开放性,窃听是无线通信常见的问题,所以无线网络的安全比有线网络更受到关注,对接入WLAN的用户必须进行接入控制和消息加密。  相似文献   

15.
无线城市是利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实现城市中的无线宽带覆盖,从而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无线城市是一种热点性、区域性的无线通信网络,在数据业务需求量大的城市区域为用户提供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城市热点区域可细分为商业区、交通枢纽、写字楼群、高校区、医院、密集住宅区等,还有各种特殊的行业应用需求区域,如银行自动提款、城市噪音监控、交通路况监控、港口码头监控、  相似文献   

16.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原理、架构、技术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密集异构无线网络节点间严重的干扰,提高节点间分布式协作处理增益,同时解决云无线接入网络控制信息传输复杂、无法和已有移动通信网络融合等问题,提出了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H-CRAN)作为5G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网解决方案.所提H-CRAN的核心是将云无线接入网络与密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将控制平面功能从云无线接入网络中抽离,通过已存的异构大功率节点实现控制平面功能和全网的无线覆盖,利用无线射频单元实现热点区域海量业务的大容量传输.介绍了H-CRAN的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组织和研究技术挑战等.  相似文献   

17.
詹海金 《中国新通信》2008,10(11):39-40
无线网络不像有线网络那样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无线网络可以从天线允许范围内的任意一点接入,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比保障有线网络的安全要困难得多。保证无线接入点安全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及禁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  相似文献   

18.
1、引言随着电信业的开放,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接人领域中传统话音业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宽带接人市场成为了新的增长点。接入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技术种类繁多,而且和媒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运营商必须拥有能让用户触手可及的接入网络,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达到赢利的目的。对于光纤、铜缆等有线的接入媒质而言,运营商的竞争就像是圈地运动,当一个运营商拥有了一个地域的有线接入网络,其他的运营商就无法再涉足,想要开拓市场,就要用无线接入网络作为手段。无线网络作为接入手段还具备启动资金小、提供服务快、运营维护成本低、系统容量大等优势,因此引起了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宽带无线接人技术领域的空前繁荣,市场的旺盛需求,为宽带无线接入网创造了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另一新宠——无线局域网技术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无线网络安全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怎么样让无线网络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也成为了无线网络带来的一大问题。实施防护措施,主要基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而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解决接入控制和数据加密问题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无线网络技术产品和服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无线广域网(2G.3G等)到无线局域网(WLAN.Blue Tooth等)已经规模应用。随着人们对无线接入带宽和覆盖范围需求的日益提高,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联盟(简称WiMAX)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WMAN(无线城域网)解决方案,大大扩展了无线网络的带宽和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