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东端与呼准鄂铁路相接,西端与东乌铁路增建二线相接,中间通过鄂尔多斯站与包西铁路相通,本联络线的修建并引入鄂尔多斯站,对完善鄂尔多斯地区铁路"三横四纵"路网格局和构建蒙西大能力运煤通道意义重大。经研究,提出3种联络线引入鄂尔多斯站方案,并对3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选定东乌—包西联络线外包鄂尔多斯站方案。  相似文献   

2.
彭江鸿 《铁道建筑技术》2010,(3):I0011-I0011
包西铁路通道北起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南至陕西省省会西安市,途经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陕西省的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包西铁路通道分别由新建包神线和既有神延线、西延线组成。其中省界(陕西)至西安段是中国铁建独立承建的大型铁路工程。该工程是包柳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是陕北、  相似文献   

3.
王晓宇 《铁道勘察》2014,(2):102-105
包西铁路包头至大保当段位于内蒙古中南部、陕西省北部,线路北起京兰铁路通道包头枢纽,向南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终至西延线大保当车站。重点就线路走向与矿区的合理关系、线路走向与煤炭集运方案配套和运输能力的适应性分析等问题进行综合比选论证,并基于线路穿越资源富集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优化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线路接轨及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4.
结合正在修编的西安枢纽总图规划及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分析西安枢纽现状、拟建铁路及总图规划情况。结合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及相关线路引入方案,提出本线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西韩城际铁路利用西延高铁通道和沿既有包西通道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利用西延高铁通道方案。结合本线及拟建的阎良至机场等铁路,研究阎良地区线路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本线在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接轨方案。接轨站方案研究中重点对合场、并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合场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铁道货运》2010,28(4):22-25
杭锦旗矿区集煤铁路是一条连接包兰通道、包西通道的煤炭集运铁路,在设计方案中引入重载运输的理念。分析区域路网的运营特征,结合区域矿井分布研究线路线位方案及矿井专用线的布设,并对在矿井附近规划煤炭战略装车点问题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朱涛 《铁路航测》2012,(2):70-74
新街至恩格阿娄至陶利庙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线路东接包西铁路,途经呼吉尔特等矿区。通过对包西铁路可能接轨方案的研究,结合沿线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重点就线路走向与矿区的合理关系问题、线路走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综合比选论证,并基于线路穿越资源富集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优化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线路接轨及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7.
绥德地区物流园区选址及布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联合运输、环境保护、节省投资和地区未来铁路建设发展的需求等因素,根据包西铁路通道及太(太原)中(中卫)银(银川)铁路的车流特点,提出绥德地区物流园选址应遵循的原则,达到总体规划和统筹兼顾的目的,通过比选分析选择四十里铺开站的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神延线方案、Ⅰ-2四十里铺车站环形联络线方案、Ⅰ-3四十里铺车站新增牵出线方案;建议采用Ⅰ-1四十里铺车站改建包西线右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荆门至荆州铁路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近期是联系荆门至武汉的快捷客运通道,远期为呼南通道与京广高铁通道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线路顺直性、区域交通走廊、环境敏感点分布及土地集约利用等因素,研究了利用荆沙铁路通道方案、沿荆沙铁路通道方案及新建通道方案。从既有线改造利用、工程实施难度、综合造价等方面分析论证了新建通道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沈华 《科技交流》2006,36(4):174-176
包西铁路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货运通道,肩负着煤炭运输的艰巨任务,沿线经过的地段多为煤窑采空区,这些地段地基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本通道的畅通,本文根据实际工点说明了煤窑空的工程稳定判断、处理的方法选择及处理宽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介绍包西铁路通道黄河特大桥支墩法架设钢桁梁工艺,以及钢桁梁支墩法架设要点。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重载铁路特点及煤运通道蒙华铁路三荆段自然环境、桥涵分布情况;结合煤运通道重载铁路桥梁设计,从活载标准的选择、桥式、桥型方案的确定、常用跨度简支梁的选型、特殊跨度桥梁设计、桥墩设计等方面阐述重载铁路桥梁设计思路。结合煤运通道城烟特大桥对高桥桥型选择进行综合分析,桥墩设计应结合合理刚度选择、施工、景观等因素综合确定。最后对煤运通道三荆段桥梁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西宁至成都铁路引入西宁枢纽总图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西宁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在建西宁站改及相关工程项目实施,以及枢纽内曹家堡物流中心、新建编组站研究情况,提出枢纽总图布局构想。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点线能力协调,列车径路顺畅,客货运设施布局合理及适应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的原则,针对西宁至成都铁路引入西宁铁路枢纽方案,根据接轨点及枢纽编组站设置位置的不同共研究了4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最终推荐采用高速引入海东西站,普速引入平安驿站,新设曹家堡编组站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宁波南站上跨深基坑铁路便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在便桥下深基坑开挖的同时,须保证沿海铁路列车绝对安全平稳的通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该工程的现场实际和结构的特点,拟定了桥梁静态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案、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研究了该桥梁变形的规律,及时提供监测分析意见,为深基坑安全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指导,为铁路便桥安全运营提供保障。这对今后类似的桥梁施工监测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州至万州铁路是《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快速铁路网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米"字形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中原、华北、东北地区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中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顾沿线城际及旅游客流运输。速度目标值是项目最重要的一项参数,而各方意见分歧很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推进,为此结合本线功能定位,从路网布局、运量水平及特征、列车开行方案、运行时间、出行时间价值、工程投资、效益和能耗因素等8个方面,对速度250 km/h和350 km/h两个方案进行系统比较,建议采用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目前这一方案已经通过审查部门组织的各阶段审查,并已经进入实施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桥梁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铁路桥梁的现状和解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既有桥梁提速后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最后对新世纪铁路桥梁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的前景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西平铁路田家窑2号大桥,是国内目前跨度最大的四线铁路T形刚构桥。该桥孔跨布置为2×108 m,桥长218.1 m,桥高68 m。本桥位于7度地震区,由唯一的桥墩承担结构的地震力。为减少地震力,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构动力特性,最终采用"单墩多柱"桥墩,并在桥台设置减震阻尼的减震措施。理论分析、施工建造和验收过程表明,这些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中南部铁路线路穿越莱芜矿区,由于垂杨铁矿非法向铁路方向开采,导致铁路线路走行在采空区影响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广泛收集并消化吸收莱芜矿区及区域地表移动规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矿床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开采方式等因素,按工程地质类比法,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找出安全可靠的铁路廊道通过矿区。通过方案比选,推荐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绕避了港里村等重大拆迁工程,工程可实施性较强的沿汇合大道方案。矿区铁路可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进行铁路选线,可有效缩短铁路安全廊道的距离,大大减少压覆矿藏的数量,对矿区铁路选线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我国目前正在设计研究和建设的4座长大跨度重载高速铁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及其技术特点。文章指出,中国高速铁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的铁路桥梁在跨度和结构类型上也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差异大,过去的铁路线路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又加之中国铁路活荷载及高速铁路活荷载有别于世界其它国家的铁路活载标准。因此,中国工程师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探索设计适合中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大跨度桥梁。  相似文献   

19.
涎流冰是高寒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现象,青藏高原具备产生涎流冰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涎流冰对川西-藏东地区交通廊道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卫星地图识别和现场调查,对川西-藏东交通廊道涎流冰的发育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川西-藏东交通廊道区涎流冰主要位于以阴坡为主的缓坡地带,以坡面溢流型为主,主要位于海拔3500~4500 m之...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跨越黄河的控制性工程,通行双线重载铁路、双线Ⅰ级铁路及6车道高速公路,全长5 663. 754 m,其中公铁合建段长1 762. 733 m。主桥采用(84+9×108+84) m连续钢桁结合梁,钢桁梁为3片主桁结构,中边桁中心距13. 6 m,每片主桁均采用无竖杆的三角形桁架,桁高15 m,节间长12 m。下层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上层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板与主桁结合的组合结构。钢梁材质采用Q370qE。设计活载合计473. 2 k N/m。桥墩采用圆端形门式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主桥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及合理的构造处理有效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公路桥面板采用预制架设法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