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张怀先  池雷霆 《华西医学》2005,20(2):228-229
目的:探讨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9月~2003年6月,应用单侧带关节外支架跨腕、踝关节外固定结合微创切开复位、骨片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重度粉碎性骨折共28例31处(桡骨11例13处,胫骨17例18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桡骨6个月,胫骨1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桡骨2.8个月、胫骨5个月,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根据Anderson(桡骨)、Edwards(胫骨)评分标准,腕、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带关节外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胫骨远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刘威 《临床医学》2011,31(9):114-115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辅助中药疗法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1月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辅助中药疗法治疗Pilon骨折18例1,5例合并腓骨远端骨折。均采用腓骨嵴后侧切口,胫骨前内侧小切口,腓骨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以骨折不同阶段行辨证行中药辅助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按照Mazur等制定踝关节的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差2例;1例出现针道感染,4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肢体短缩,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并辅助中医疗法治疗Pilon骨折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不影响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Pilon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36例Pilon骨折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和螺钉、克氏针进行固定治疗,并随访12~38个月(平均29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12~38周,平均14.2周,1例外踝皮肤坏死.按AODAS评分标准:优20例,良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7.8%.结论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结合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复杂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我科对2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按AO分型:A2型7例,A3型9例,B2型7例,C1型4例.结果 随访4~21个月.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6.13%.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 MIPO技术下运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同时具有美观、固定可靠、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均可,踝穴位置形态较为理想。术后1个月可负重行走。术后6~12个月骨折愈合。优7例,良5例,差2例。结论:单臂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固定牢靠且不影响软组织创面的处理,是该类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4例,良3例,占86%(7/8),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特别是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34(平均20)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按Joher-Wruhs评分标准,优17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92.6%。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23例,16例应用Meta钢板固定,7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时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评估内固定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2~19个月,平均13.8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1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10月~2009年9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7例。经10~25个月(平均17.5月)随访,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22例,良3例,可2例。疗效按Dienst标准:优23例,良3例,可1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12月的3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结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5~17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其中33例骨折一期愈合,3例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按Mazur评价标准,优20例,良10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83%。其中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换药后愈合;3例延迟愈合者二期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1例并发深部感染更换为外固定支架固定,肌皮瓣覆盖伤口并延期植骨后愈合。结论: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手术创伤较小,固定相对可靠,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但该方法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以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7例。结果:31例获得4~28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9%。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文祥  陈宇  陈嘉  谭相齐 《临床医学》2011,31(11):68-69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1月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51例获得4~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3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2%。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23例,16例应用Meta钢板固定,7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时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评估内固定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2~19个月,平均13.8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1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间断加压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平均36(6~70)岁.术后对骨折间断加压并早期功能锻炼,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随访时间平均9(6~12)个月,按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8)个月.术后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小切口复位结合外固定支固定间断加压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7岁,按AO/ASIF分类:A3型4例,B2型4例,B3型3例,C2型4例,C3型6例。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术后4~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12月,平均10.5月。按照Dienst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可取得满意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维持复位,尤其适用于粉碎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以及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按AO分类为B或C型的103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18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功能优良率86.4%。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C臂透视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75例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选择小腿前外和(或)内侧弧形小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两端,骨折部位均获得解剖复位.结果:75例患者获得9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关节无卡压,骨折处无畸形愈合,患肢无短缩、无关节退变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胫骨锁定钢板的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必将提高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外科治疗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的外科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的38例胫骨平台后、外髁骨折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2.3岁(20~58岁),按AO分型:41-B2型22例,41-B3型11例,41-C5例,所有病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3、6、12、24个月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4个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2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所有病例无感染、内固定失败情况。结论:膝关节的后外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更充分暴露后关节间隙及胫骨平台后、外髁,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植骨内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1]。  相似文献   

19.
胫骨远端关节面穹窿部骨折手术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均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按Mazur标准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2.8%。结论:胫骨远端穹窿部骨折必须按精确复位,重建踝穴环完整性,有效异形钢板固定和必要的植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有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胫骨平台复杂骨折18例,其中12例开放性骨折,骨折复位后直接用外固定器固定;6例闭合性骨折行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9例,良6例,优良率83.33%。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