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2例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输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休克期第1、2个24h的总尿量及平均尿量,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的尿素氮(BUN)、肌酐(Sc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1、2个24h尿量均明显增加;第7天的BUN、Scr均明显降低(P均〈0.05)。提示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众  谢家靖 《山东医药》2009,49(24):92-93
目的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烧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乳值、尿量、心率、意识复常时间以及肢厥、出汗、紫绀、指压复常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迅速升压和稳压的效应,随着血压的回升,主症很快消失,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乳酸、尿量、心率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复常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逆转烧伤休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黄疸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两组,胆管结扎组(BDL组)16只,行胆管结扎;假性胆管结扎组(SL组)16只,仅分离肝蒂而不予结扎。术后2周处死大鼠,观察血浆内毒素、回肠内粪便的pH值、回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小肠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后2周BDL组血浆内毒素增高,大便pH值降低、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IgA^+、CD4^+、CD8^+明显减少,肠黏膜结构明显受损。认为阻黄后大鼠肠内微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提示治疗阻黄患者应尽快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需兼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35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控制、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情况进比对。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改善血糖控制理想值、病灶吸收、痰菌阴转、空洞闭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情,促进其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除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抗炎、解痉、平喘)外,并配合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32例,控制17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控制率53.13%;对照组30例,控制10例,显效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控制率33.33%。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FEV。和PEF值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FEV1和PEF值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能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腔胃肠管辅助治疗内镜操作后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112例内镜操作后出现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实验组(留置三腔胃肠管及肠内应用雷贝拉唑片剂)与对照组(留置传统胃管及静脉使用奥美拉唑针剂)之间腹痛、腹胀的缓解率、胃液pH值、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保守治疗成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6h内腹痛缓解率61.3%、12h腹痛缓解率8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钛夹未夹闭创面病例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的胃液pH值及保守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胃肠管辅助治疗内镜术后消化道穿孔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36例。实验组机械通气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营养支持第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5及7天实验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中和患者的胃酸,升高胃液pH值,能有效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段崇浩 《山东医药》2006,46(31):49-50
5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Ⅲ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和低浓度氧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H、PaO2均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升高及PaCO2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PAP可作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COPD合并急性呼衰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滴可拉明及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6小时,判断两组之间治疗前后生命体症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小时后,机械通气组在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机械通气组pH值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机械通气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PaO2上升和PaCO2下降,但机械通气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适合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衰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两组患者观察周期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 PaO2、 PaCO2、 pH值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 PaCO2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AECOPD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两组患者观察周期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 PaO2、 PaCO2、 pH值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证候积分、 PaCO2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AECOPD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此基础上PiCCO组经中心静脉导管行PiCCO监测,目标是维持ScvO2〉70%。记录PiCCO组0、6、12、24、48、72h监测参数变化;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量,常规液体(平衡液、聚明胶肽及血浆)输入量,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急性肾脏损伤发生例数。结果PiCCO组常规液体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可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液体复苏等治疗,从而减少急性肾损伤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脉搏及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脉搏及射血分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胃及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DAPT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SAPT组)以及对照组(CG组),均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观察胃和小肠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各组间胃及小肠黏膜损伤的差异。结果:DAPT组48例,SAPT组40例,CG组50例入选研究。其中DAPT组分为两个亚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21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27例。胃黏膜损伤Lanza评分、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在DAPT组、SAPT组及CG组三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01),DAPT组高于SAPT组,SAPT组高于CG组;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胃及小肠黏膜损伤较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和健康志愿者明显增加;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组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41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IABP支持的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术后2周、3个月的左室功能,评价2组术后30天以及3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IABP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的左室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43.8%±8.2%比39.4%±5.9%,45.5%±6.6%比40.6%±4.6%,P均〈0.05) 两组患者术后30天(16/41比30/47)、3个月(18/41比33/47)的MACE事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IABP组在降低术后30天、3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尤为明显(30天16/41比对照组30/47,3个月18/41比对照组33/47,P均〈0.05)。结论对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同时采用IABP支持治疗能有效改善左室功能和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食管(BE)的疗效。方法将75例BE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和对照组。A组口服奥美拉唑;B组口服铝碳酸镁;C组口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D组行氩气凝固术(APC)+口服奥美拉唑及铝碳酸镁;对照组未行特殊治疗。比较五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病理、内镜表现及食管上皮Ki-67水平。结果各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及对照组BE黏膜均未见明显缩小,D组91.3%的患者BE黏膜恢复正常;各治疗组Ki-67表达均低于对照组,D组低于A、B组(P均〈0.05)。结论APC+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方案可改善BE患者的临床症状、BE黏膜,降低Ki-67表达,安全性好,为BE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及胃肠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胃肠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应用于LC术后患者,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使用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P02、PCO2)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iPAP通气治疗4h后,PO2升高、PCO2降低;治疗24h后P02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pH值改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通气适用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PH值且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患者,经胃镜诊断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服用阿斯匹林同时加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对照组32例,加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周。EN果]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剂量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害效果显著,是防治胃肠黏膜损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