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当前企业业务流程的个性化需要和业务需求多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flex和JBPM实现自定义工作流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flex技术和设计模式实现了flex gef工作流框架,该框架实现了流程模型到xml数据的转换,通过动态路由实现了工作流多步回退。最后Jbpm工作流引擎载入符合jpdl规则的流程定义文件生成工作流实例。经运行后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用户自定义工作流且可实现多步回退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工作流系统在执行过程中支持动态可变性,分析了工作流过程定义阶段及流程执行阶段的动态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过程模型的动态工作流,并在动态工作流元模型中定义相应的操作原语和操作规则,采用动态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工作流模型的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由表的工作流动态性能优化方法,满足了在实例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流模型路由结构的动态变化需求。文章首先给出了该方法的产生背景,然后给出了路由表的基本结构和实现细节,同时针对几个典型的流程分别利用路由表进行动态性能的改进。该方法巧妙地解决了工作流软件在处理动态路由性能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的柔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为了使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动态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柔性工作流引擎的设计方法—支持工作流引擎对流程的动态修改。首先分析了工作流引擎的功能结构及体系结构;其次,结合工作流引擎数据模型的ER图,阐述了柔性工作流引擎的数据模型及控制模型的设计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控制模型中的路由控制与状态转换的实现机制;最后,给出了柔性工作流引擎的动态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工作流的应用系统中,业务过程的不可预见性往往会要求工作流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业务环境,而传统的工作流技术通常对业务动态可变的支持度不够.本文在传统工作流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工作流元模型给出了一个支持动态修改的工作流体系结构,并在iBPM的基础上拓展,对应用中出现的流程迁移、动态路由、组织关系变更等动态修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变更规则,提出了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流系统的动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工作流模型在应对大型复杂系统时的不足,引入轻量级模型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OV网的轻量级工作流模型以满足大型复杂业务流程的工作流管理需求。在对模型进行详细定义与设计的同时,给出了流程调度中关键的两个算法--分支的调度算法及汇聚的同步算法以确保流程的准确运行。通过对一个具体实例的流程建模分析,体现了模型的轻量级优势并采用图论的分析手段对模型进行静态及动态验证,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的动态工作流引擎的实现方式.该方式通过定义任务项的等价关系,由消息触发反演计算.该反演计算以结点-状态路由算法N-S实现基于能力的任务项的动态路由,使工作流引擎对流程实例进行动态流转,从而整个活动结点的负载能保持相对平衡,提高了流转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高效地解决传统工作流组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原理的工作流组件实现方法。该工作流原理是通过申请自定义状态机,根据请求路由信息,按照调度命令进行流程处理的模式对第三方权限系统实现内容创建、数据变化和信息迁移的效果。该工作流组件功能设计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维护第三方权限系统,优化自定义数据库的功能,支持父子流程。通过多次使用自定义有限状态机的工作流组件,能够实现并发进行流程模板文件的解析来支持自定义流程,优化传统状态机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流组件还可以使工作流维护过程变得简单,具有高效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调度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问题,是保证工作流正确运行的关键。在工作流环境下,动态调度要比静态调度更切合实际。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流动态调度的启发式规则,并以最小化任务总拖期时间和最大化任务总提前时间为目标,建立了工作流动态调度问题模型。采用启发式规则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求解工作流动态调度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说明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比较了该方法与多种静态调度方法,进而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业务流程建模、仿真、优化、集成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基于WEB的工作流动态建模技术,是增强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互联互通、实现业务流程动态可配置、流程优化重组的有力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工作流控制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WEB的多流程工作流协同控制体系。采用基于XML的技术方案给出了流程初始化定义的配置框架,通过工作流引擎调用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实现了面向web服务的多流程动态绑定。达到了实际业务流程逻辑与流程组织逻辑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提出虚拟企业产品设计过程融合的思想以及面向虚拟企业的设计过程融合与设计活动集成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在任务分解与资源匹配、过程融合、设计任务执行以及对象与版本管理四个层次上捕捉设计过程中内在的动态特性。基于设计过程动态建模描述虚拟企业环境下过程融合设计流模型,支持虚拟企业环境下敏捷设计流管理,统一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活动及其资源,实现虚拟企业环境下产品设计过程分析、优化与动态重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适合电力企业的工怍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并指出了系统的特点。系统采用一种面向用户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弥补了Petri网方法的图形复杂和节点多的不足。系统支持工作流实例的动态变化,符合电力企业业务工作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支持工作流动态变化的过程元模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持动态可变并具备灵活性是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对工作流中发生变化的某个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支持动态特性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可以为动态过程模型的设计提供指导.从时间和工作流组成的过程级别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动态特性的表现,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元模型.扩展后的过程元模型在工作流的建立阶段力求将动态特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在工作流执行阶段可以根据已定义的动态属性,处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基于该元模型,工作流管理系统既具有灵活性,又有利于变化控制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基于模板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俊  潘金贵 《计算机科学》2005,32(2):137-139
随着工作流技术在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描述能力和动态变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机制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方法。该方法在现有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过程模板和活动接口元素。本文由此扩展了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增加了支持模板描述的机制。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和现有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模型描述能力,使得过程模型具有了较强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并具备了一定的动态变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流系统中,组织模型提供活动执行者和企业的相关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资源等在不断变化着,这就需要在工作流系统运行时,对组织模型进行持续的改进.就运行时组织模型维护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实现组织模型的动态更新.最后给出一个包括组织建模、验证、资源分配以及组织模型的动态更新等功能的组织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一个可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该模型分为核心层、初始层和扩展层三个层次,核心层描述工作流的核心概念,初始层用来根据企业的模型建立一些企业个性化的扩展,扩展层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扩展。该工作流元模型定义了工作流相关对象来抽象企事业模型中的各中对象,可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建模。  相似文献   

17.
18.
一个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作流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系统能够具有动态变化和灵活的处理能力.以便有效地支持今天所处的具有动态的、不确定的和易于出错的协同工作环境.文章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工作流模型,提出了动态工作流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指导.设计实现了具有动态灵活能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TH—workflow,该系统将工作流的功能特性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应用层、功能层和实现层.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了工作流的基本服务和动态灵活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制造企业协同工作流管理的新需求,指出云制造模式下协同工作流管理存在自主、并发、协同、动态的特点。采用分层有限状态自动机对协同工作流控制过程建模,给出用于实现该模型的简化类结构设计,阐述模型中状态机的动态重构和行为控制过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钢铁企业集团板材营销业务协同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提高业务协同效率及公司板材的接单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力的动态任务委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贺峰  古志民 《微机发展》2005,15(10):82-84,87
任务委派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文中引入多主体能力表示和基于能力的动态任务委派机制对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基于CDL,Larks等主体能力表示语言,提出了一种从语法和语义以及能力继承关系一体化的主体能力描述ACDLS语言,并重点研究了其匹配的策略、算法和阶段。试验表明,基于能力的动态任务委派机制能够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动态变化的企业计算环境下提供灵活高效的任务委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