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 19例患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FK506中毒1例(5.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15.8%),消化道出血发生2例(10.5%),腹腔出血1例(5.3%),肺部感染1例(5.3%),经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作好供体选择、保证供器官质量、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AMVT)后移植胰腺的功能对机体的代谢状态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现报告1例临床AMVT移植胰腺功能连续监测的结果。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肝癌切除术后4年半,行肝、胆、胰、脾、十二指肠、胃大部、部分空肠、右肾上腺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 3例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应用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结果  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3~ 5d。应用小剂量胰岛素 5~ 10d后完全停用。 1例患者术后 1周出现FK5 0 6肾中毒 ,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 ,经有效治疗后 ,均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耐心的操作、娴熟的手术技巧、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治排斥反应、积极预防并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是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 6 6例肝移植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 ,探讨适合我国目前及今后提高肝移植成活率和康复率的方法。方法  6 6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 ,12例行劈离式肝移植 (SL T)术 ,5 4例行原位肝移植 (OL T)术。结果 移植的 6 6例肝脏 ,术后无 1例发生肝脏功能衰竭 ,也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病人全部存活 ,多数已康复。结论 改善供肝条件 ,严格受体选择 ,提高手术水平 ,优化免疫抑制剂和长期随访指导可能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和康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6例原位肝脏移植及围手术期处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6例肝移植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探讨适合我国目前及今后提高肝移植成活率和康复率的方法。方法:66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者,12例行劈离式肝移植(SLT)术,54例行原位肝移植(OLT)术。结果:移植的66例肝脏,术后无1例发生肝脏功能衰竭,也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病人全部存活,多数已康复。结论:改善供肝条件,严格受体选择,提高手术水平,优化免疫抑制剂和长期随访指导可能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和康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谷培利 《中外医疗》2009,28(2):152-152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或2型糖尿病发展为尿毒症的唯一彻底有效的途径,使患者摆脱了胰岛素及透析治疗对心理及生理的负面影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严凌华 《吉林医学》2007,28(6):760-761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临床经验的积累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肝移植术、肾移植术已日益成熟,并广泛用于治疗严重肝脏、肾脏疾病。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程序复杂、手术范围广泛,术中生理、生化变化较剧烈,接受移植患者,多为晚期疾病患者,一般情况差,为确保手术成功率,术前后护理尤其重要。现将20例实施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张群华  张元芳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7):1409-140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器官移植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使器官移植作为治疗各脏器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医患之间的共识。由此创造了我国器官移植工作长足进步的发展基础。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相继开展了肝、肾、心、肺、肠、胰和心肺、胰肾、肝肾等联合脏器移植的手术,手术技术趋于成熟。临床医生已开始关注器官移植后受体患者的中长远期生活质量问题。2004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器官移植与围手术期处理研讨会上,国内各大学器官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10.
1998年至2001年,作者先后为3名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成功实施胰肾一期联合移植.现将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外科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围术期处理。方法 1例26岁男性终末期心脏病患接受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术后采用新一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患存活至今,心理状态稳定,无明显排异迹象,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1级,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以及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唯一可行的方法,围术期处理是心脏移植成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 充分术前准备,减轻尿毒症,控制血糖水平,纠正贫血,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积极抗感染;选择硬膜外麻醉,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定时检测血糖和动脉血气,酌情调控胰岛素用量和扩容速度.结果: 手术开始至吻合肾动脉开放前,循环稳定,动脉血气正常;继后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呈较高水平,血糖、尿量和淀粉酶维持在较理想状态.结论: 该手术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术前充分准备,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调控血糖水平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 和抗生素。肝穿活检诊断排斥反应,并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结果:1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效果良 好。术后3.5个月,患者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进行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是逆转排斥反应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大都存在严重的肝功能异常,一般情况较差,且移植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术后又需使用大量药物,极易导致心、脑、肺等多器官损伤,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围术期器官保护是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疗的重要环节,成为移植及麻醉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疗围术期机体重要脏器损伤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同种 异体原位肝移植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术中注意输液、扩容、维持循环血量、行体外 静脉-静脉转流术。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压在门静 脉及下腔静脉转流后回升。供肝置入复流时血压为 14.3- 15.6/7.8~9.1kPa(110- 120/60-70 mmHg)。结论:选 择合适的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及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有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术后呼吸 支持和镇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复杂终末期肝肾病肝肾联合移植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并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临床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患者因多囊肝并门脉主干先天性狭窄畸形、双侧多囊肾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 ,并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而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受体血型不一致但相匹配 (O型 -B型 )。肝移植采用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技术 ,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术前 1h及术后 14d给予Daclizumab行免疫诱导治疗 ,术后免疫抑制治疗包括FK5 0 6、霉酚酸酯 (MMF)及激素。分别于术前 60d和术后 7d开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 (贺普丁、Laminvudine) ,并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结果 受者术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移植肝、肾功能恢复良好 ,乙型肝炎再感染被控制 ,现已术后近 10个月。结论 完善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及并发症的及时正确处理等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 ;ABO血型不一致但符合输血原则的供受体间进行肝或肝肾联合移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Daclizumab的免疫诱导加以FK5 0 6为主的三联治疗免疫抑制效果良好 ;联合应用Laminvudine和HBIg预防乙肝复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分析我国首例心肾联合移植中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58岁男性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供心和供肾来自同一供体。结果 移植肾立即泌尿,但术后第1天尿量仅800ml,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24h后血压逐渐升高,尿量显著增加而脱机。术后第3天移植心、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5天发生移植心、肾急性排斥反应,经处理后移植心肾功能正常至术后38d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不可逆转的心衰合并肾衰是心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移植心功能恢复、循环稳定后开始肾移植;心脏移植术中可能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紧急抢救可采用单纯血液超滤;移植肾血流开放时短时间升高血压然后维持较低水平,以降低移植心负荷,肾功能采用CRRT替代,术后第2天,可升高血压增多尿量,撤除CRRT;应分别对两个移植器官进行排斥反应监测;肺部感染是联合器官移植的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