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法国是最早提出原产地概念并付诸实施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法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茶叶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推进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国茶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法国香槟酒产业管理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构建、管理机构设置、产品监控体系、品质监控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茶叶区域品牌打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最后从优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品质监控体系和开展精准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茶叶区域品牌打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运用系统基模分析法对影响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茶叶区域共用品牌的发展存在4个成长上限基模、1个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进而对发展与维护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茶叶区域品牌的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它的成长路径分别要经过萌芽阶段、初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各成长阶段,茶叶区域品牌各具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茶叶区域品牌的相关建设主体应组建茶叶区域品牌的管理团队,根据茶叶区域品牌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文明发展与福建茶叶品牌运营的现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可行途径,并基于茶叶品牌竞争力的要素分析而从品牌资源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关系能力、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对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提升机制。最后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福建茶叶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理标志是特定产品的来源标志,茶叶是最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最适宜使用地理标志来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之一,通过对陕西茶叶地理标志的发展和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以促进陕西茶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对于陕西茶业增效、茶农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2008-2017年农业部登记的茶叶地理标志产品数量、区域分布和产品种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茶叶发展良好,不仅数量增长快,而且质量也稳步提高。发展地理标志保护茶叶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能够给生产者带来持续的收入增长,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茶叶作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应该进一步运用地理标志保护对茶叶的数量、质量和产量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14年3月)说明:表中所列品牌来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序号品牌名称类别地区1长清茶茶叶济南市2胶南绿茶茶叶胶南市3莒南绿茶茶叶莒南县4沂蒙绿茶茶叶临沂市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使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茶叶营销而言,有必要打造区域品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以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茶叶区域品牌形成主要经历着萌芽、初生、成长和成熟4个时期,可见,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亟需专业管理手段的支持。为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本文从其成长路径视角出发,提出一系列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深受消费者青睐,社会重视度逐年增强。其品牌化建设能够凸显品牌效应,促使区域内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该研究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兴起的企业品牌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原产地居民认知视角分析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探讨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品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鹤峰茶叶的地理标志特征与品牌现状,研究了其地理标志保护与品牌培育对策,并提出了9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康愿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30-11933
从地理标志的概念出发,以六安市茶类农产品资源为例,研究其地理标志保护现状、茶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市实际对六安如何实施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龙井茶是我国典型的地理标志茶类产品。文章从地理标志制度出发,摸清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及其基本情况,分析龙井茶产业基本要素构成,剖析龙井茶产业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大做强龙井茶品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茶叶产业在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构建茶叶强省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茶叶强省的构建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集群效应,建设闽南金三角茶叶产业带、闽东有机茶产业集群区、闽北武夷有机茶经济圈、闽西多茶类后发优势区,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茶叶种植与饮茶起源久远,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与茶类地理标志资源。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并分析了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保护与传承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资料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闽台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交流与合作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茶产业交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该文从茶树种植品种、生产现状方面简要概括了闽台两地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茶树品种结构变化、茶叶机械改进,以及茶叶生产中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理念等方面总结了闽台茶产业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促进闽台茶产业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东茶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茶类资源现有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尚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分析了广东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提出以下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挖掘与整理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4)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相似文献   

18.
闽台茶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介绍了闽台两地茶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各自的发展概况 ,即台湾茶叶失去外销市场后成功开发内销市场而获得顺利转型的经验 ,以及福建茶业近年的快速成长 ,尤其是科技在产业中所起的作用和台商对福建茶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并对闽台茶业发展策略分别做了介绍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闽台茶业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双方在生产要素利用、产品结构优化、茶叶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也存在应对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闽台茶叶市场竞争的压力。提出了推动闽台茶业区域合作的建议:(1)加快区域合作的双向性;(2)建立多层次的合作体系;(3)统筹规划区域内茶业布局。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茶业发展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业也是其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介绍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