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道中 《物理》2004,33(4):289-292
张志三先生是光谱学家,早期致力于原子发射光谱应用的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光谱实验室,为我国光谱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热心进行激光光谱的应用研究,促进了我国激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的发展,张志三先生因病于2003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为表达我们的哀思和怀念,特转载张道中研究员撰写的《张志三先生的生平和科学贡献(1920—2003年)》一文。  相似文献   

2.
杨德林 《物理》1991,20(10):596-599
本文简要介绍光抽运方法,评述激光光抽运技术在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和激光光谱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激光光谱学是激光出现后蓬勃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以激光为光源,解决传统光谱学长期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间题.由于激光具有高亮度、高度单色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激光光谱学除使传统的光谱学方法更趋精确和完善之外,还发展了许多独特的光谱学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的建立,无论是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或光谱灵敏度都愈来愈高.例如,十多年来光谱分辨率经历了消除多普勒加宽、压力加宽、渡越时间产生的加宽、二级多普勒加宽,直到超越自然线宽等各个阶段,使目前的最高分辨率接近于10-14.与此同时,激光光谱方法正被广泛应用于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  相似文献   

4.
激光冷却的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少华 《物理》1992,21(2):81-84
采用适当方法将激光束作用于原子,使光子和原子间发生动量的共振式转移以减少原子动能,达到冷却原子的目的.关于这方面的原理以及冷原子在极高分辨率光谱学、原子时钟、碰撞、表面物理和集体量子效应等物理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Wineland和 Itano曾于三年前撰文介绍,发表于 Physics Today(June 1987,p.34).当时激光冷却使温度降至几百个μK,但最近三年来技术上的改进使温度猛降至几个μK,这是原先的传统机制所不能解释的.而现在我们已经搞清楚造成这种甚低温度的新物理机制. 一、多普勒冷却:传统机制 多普勒冷却原理可以用处于弱激光驻…  相似文献   

5.
原子和分子光谱学过去曾对物质结构的了解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而现在,原子和分子光谱学的成果对天体物理学、等离子体和激光物理学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光谱学在应用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对医学、环保、化工和能源研究等都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电子和激光光谱学技术大大挖掘了光谱学的分析潜力。作者积多年的经验,将原子和分子光谱学写成一本内容十分丰富,而形式却深入浅出的教科书。但与一般光谱学教科书不同,该  相似文献   

6.
《物理》1991,(3)
超快速激光光谱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余振新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兆兰地址:510275 广州,中山大学电话:446300-925 中山大学超快速激光光谱实验室属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年9月批准筹建,1988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1.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该实验室以超短激光脉冲与时间分辨光谱学及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中超快过程的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同时开展超短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种非线性现象的研究. 利用不同光谱波段的高强度超短激光脉冲可以激励或改变原子分子及物质体系的结构和运动状态,这伴随着各种光物理、…  相似文献   

7.
原子束和分子束[1]广泛地应用于研究气体中分子的速度分布,原子之间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截面,原子与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反射和衍射现象,以及与原子和分子的激发和电离有关的问题. 在光谱学中,分子束是一种借以避免碰撞和消除多普勒加宽,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传统方法.但是由于常规光源的低强度和分子束的低密度,使分子束在光谱学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六十年代产生了激光器,特别是后来发展了调频激光器,激光的高光谱亮度使分子束光谱学又获得了新的动力.本文就分子束及其在激光光谱学中的应用作一简短的评述. 一、分子束技术 虽然分子束技术根据…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于1991年6月17~21日在法国南部山区滑雪圣地枫脱-洛美(Font-Romeu)召开。它是由法国研究与技术部及国际纯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美、法、英、德、意、日等十几个国家的共270多名代表。中国共有5人出席。会议报告论文共113篇,其中口头报告54篇,张贴报告79篇。主要包括新的激光光谱技术、利用激光所做的基础物理研究、激光技术的新颖应用以及光谱学中新的相干光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983年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讨论会已于10月26日-30日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的一百多名物理学工作者汇聚一堂,评述和讨论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及其应用在国际上的现状并检阅了我国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会上报告的论文包括大会报告及分组报告,内容有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实验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激光化学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共58篇. 原子分子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中历史最悠久、应用很广的学科.它的每一进展,不仅将加深人类对原子和分子性质的认识,还会促进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时发展,诸如激光技术、化学、生物学、核能技术、材料科学、表面科学等. 激光的…  相似文献   

10.
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地论述了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研究的意义,系统地介绍了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研究的历史发展、物理机制及其实验实现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激光冷却和中性原子捕陷的两个重要应用--原子波激射和原子喷泉.  相似文献   

11.
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地论述了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研究的意义,系统地介绍了激光冷却和捕陷中性原子的历史发展、物理机制及其实验实现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激光冷却和中性原子捕陷的两个重要应用--原子波激射和原子喷泉。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美国光学学会和美国激光和电子光学协会支持召开的“激光材料及激光光谱学”国际专题会议,将于1988年7月25日到27日,在我国上海市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激光材料和激光光谱,非线性光学材料,量子阱结构,非线性光学,以及激光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和表面研究、生物学和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引 言 在调频激光器和高分辨率激光光谱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近几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是原子和分子的高激发态光谱学.对原子来说,高激发态是指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n很大的量子态.当只有一个电子被激发到高量子态时,称为里德堡原子.例如在实验室中已制备出10  相似文献   

14.
超短超快激光脉冲的出现为人们探索原子分子中超快电子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阿秒脉冲和强激光脉冲电场整形技术能够获得电子波包在亚飞秒时间尺度的动力学信息,发展出了一系列阿秒超快光谱学技术,如阿秒条纹相机、阿秒瞬态吸收谱等,成功地应用于原子、分子和固体中电子运动的探测.其中双色激光场就是通过电场整形技术实现电子相干运动控制和探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来在双色场控制与测量原子分子超快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传统的光谱学,由于光源技术的局限,半个世纪以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从可调频激光技术引人光谱学,以及快离子束光源用作研究高离化态和多重激发态的新型光源之后,古老的光谱学又获得了新生. 快离子束光源包括束箔、束-气体和束-激光光源三种形式.它们是让由加速器加速的离子束分别穿过一个固体薄箔、气体池或激光束来使离子束中的离子激发,从而在以后的飞行路程中退激发光的.用它们作为光源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光谱学方法称为快离子束光谱学.由于光源的激发机制不同,与传统的光谱学相比,快离子束光谱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面遥感、航空与航天遥感、等离子体物理、定量光谱学等研究的发展,对光谱辐射定标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了基于可调谐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新型技术的发展。国际上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计量科研机构相继建立了溯源于低温辐射计、低不确定度的基于可调谐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装置,用于探测器、遥感仪器光谱响应度定标和特性研究。其中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均匀光源光谱辐照度和辐亮度响应度定标装置(SIRCUS)和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光度学可调谐激光装置(TULIP)最具代表性。相对于灯-单色仪系统,在辐射定标应用中,基于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具有光谱带宽窄、波长精度高、定标不确定度低等众多优点。本文介绍了基于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的发展状况和以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NIST和PTB为代表的基于激光的辐射定标装置结构与性能,分析了基于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技术优势,并进一步阐述了此技术的应用。基于激光的光谱辐射定标装置可广泛应用于重要的高精度系统级辐射定标测量,包括亮度温度、空间遥感仪器辐照度和辐亮度定标,推动航空航天、大气物理、光谱学、生物科学等科研、工业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固体的激光光谱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激光光谱学为一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它可用于各种各样的领域中,从燃烧研究中的痕量物质的检测到与之毫无关系的生物学都能应用到这种光谱学技术。这些不断革新的应用与三十年来激光技术与电光器件的进展密切有关。同时,激光光谱学对于发展多种激光器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相互促进关系使得这个领域的扩展极为迅速。本文拟就激光光谱学在固体物理研究的应用中的少数几个问题略作阐述,仅作快速发展中的事例而已。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光学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及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召集的激光光措讨论会与激光专业委员会召集的第三届激光基本问题讨论会(主题是激光光谱),于1983年11月在杭州市联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2个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讨论会.会上举办的五个激光光谱方面专题讲座的题目是“相干瞬态光谱学”、“红外多光子激发分子”、“超声分子束光谱学”、“表面极化激光光谱学”和“微弱光谱信号的检测”.会议还组织了四个大会综述报告和44个分组会中心发言,这些报告和中心发言涉及了激光光谱学许多领域的基本内容:激光光谱学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发展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物理学家对世界拉曼光谱学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霖 《物理》1999,28(10):600-606
吴大猷先生在1939年出版的国际上第一全面总结分子结构拉曼光谱研究成果的专著(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谱和结构》,表明中国从一开始就对世界拉曼光谱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虽然在拉曼光谱学的第二个在发展时期--六七十年代,由于“文革”,中国的拉曼光谱学停顿,但是在此以前的1954年,黄昆先生出了与玻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理论》。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拉曼光谱学研究的论文数及水平迅猛上升,尤其在低维纳米材料领域,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