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相同剂量、容量、浓度的布比卡因轻、重比重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1ml 10%葡萄糖2ml配成重比重3ml(重组)与0.5%布比卡因1ml 注射用水2ml配成轻比重3ml(轻组)。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重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较轻比重组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轻比重组长,运动阻滞程度比轻比重组高。低血压发生率:重组22%,轻组5%,差异具有显著性。轻组的腰麻平面消退较重组快。结论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CSEA均可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麻醉,轻比重药液与重比重药液相比更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轻、重比重在剖宫产手术腰庥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科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均采用O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重比重2.5ml(重组)与0.125%布比卡因轻比重5-7ml(轻组).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程度、血流动力学交化及并发症.结果 轻组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较重比重组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重比重组短,运动阻滞程度比重比重组轻.低血压发生率:重组24%,轻组6%,差异具有显著性.轻组的腰麻平面消退较重组快.结论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CSEA均可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轻比重药液与重比重药液相比更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对产妇更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60名小儿外科病人比较了重比重与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作用。结果注药后镇痛平面及最高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重比重组均显著短于轻比重组,镇痛平面维持时间和完全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重比重组均显著长于轻比重组,提示在儿童病人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更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在60名小儿外科病人比较了重比重与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作用。结果注药后镇痛平面及最高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重比重组均显著短于轻比重组,镇痛平面维持时间和完全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重比重组均显著长于轻比重组,提示在儿童病人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更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岳玲  范荣 《实用全科医学》2009,7(2):166-167
目的对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0.5%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小儿外科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择60例拟行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5—14岁小儿,平均分为两组,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药液的计算公式:药量(mg)=[年龄(岁)×2+体重(kg)÷2]÷4。结果注药后镇痛平面及最高镇痛平面出现时间重比重组均显著短于轻比重组(P〈0.05,P〈0.01)。镇痛平面维持时间和完全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重比重组显著长于轻比重组(均为P〈0.01)。结论对于儿童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更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重比重布比卡因组(B1),等比重布比卡因组(B2),等比重罗哌卡因组(R)。用针刺法和改良Bromage评分法分别测定和评估感觉阻滞平面和下肢运动阻滞程度,比较三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平面固定时间等比重组长于重比重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R组长于B1组和B2组;运动恢复时间R组明显短于B1组和B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与重比重布比卡因均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等比重组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应用,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单侧下肢手术的82例高龄患者的研究资料,按照比重程度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轻比重组41例患者,等比重组41例患者。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治疗。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轻比重组要明显长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0.5%轻比重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20~55岁患者,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SAⅠ~Ⅱ级,手术时间>3h;随机分成两组(n=30),0.5%轻比重布比卡因组(A组),0.5%重比重布比卡因组(B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0.5%轻比重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对循环无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为轻比重组和重比重组,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2ml(轻组)与0.4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重组).结果 腰麻后15分钟麻醉平面重组高于轻组(P<0.01).轻组1.6%利多卡因用量显著多于重组(P<0.05).低血压发生率:重组25%,轻组12.5%;恶心呕吐发生率:重组30%,轻组10%,具有显著性差异.轻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到0~Ⅰ级所需时间较重组快(121分钟对180分钟).结论 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腰麻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邓军  廖增定  冯熙颖 《右江医学》2012,40(6):848-849
目的探讨轻比重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实施单侧腰麻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58例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0.25%布比卡因3mg或0.375%布比卡因3mg联合舒芬太尼10μg进行单侧腰麻,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有效镇痛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达到最高麻醉平面例数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起到单侧下肢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Ⅱ组麻醉有效镇痛时间长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及达到最高麻醉平面的例数相比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各有12例,集中在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能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元  徐成娣 《北京医学》2001,23(2):80-82
目的 对 0 .12 5 %轻比重布比卡因与 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6 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平均分为两组 ,均采用 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 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ml(重组 )与 0 .12 5 %轻比重布比卡因 4m l(轻组 )。结果 重组起效时间明显比轻组短 ,腰麻后 15分钟麻醉平面高于轻组 ( P均 <0 .0 1)。轻组 2 %利多卡因用量显著多于重组 ( P<0 .0 5 )。低血压发生率 :重组 43.3% ,轻组 16 % ;恶心呕吐发生率 :重组 2 6 .7% ,轻组 6 .7% ,具有显著性差异。轻组的腰麻平面消退较重组快 ( 33.4分钟对 6 1.7分钟 )。结论 轻比重药液与重比重药液相比更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等比重与重比重局麻药在腰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等比重与重比重局麻药在腰麻中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为低位手术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短时间(≤3h)下腹部手术病例1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Ⅰ组,80例)和重比重组(H组,80例),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技术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3mL,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注药后病人的反应、麻醉起效及消退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等。结果:2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2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相近。与I组相比,H组病例感觉阻滞达峰平面较I组快,且峰平面较I组高(阻滞节段数较多),感觉阻滞平面下降2节段的时间较I组短,伤口疼痛出现较I组早(P<0.01),运动阻滞消退较I组快(P<0.05),自解小便功能恢复较I组晚(P<0.01)。结论:等比重局麻药较重比局麻药在腰麻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骨科单侧下肢手术中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轻比重单侧腰麻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下肢骨科手术6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照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分为两组。实施单侧腰麻时,所有患者均侧卧位,患侧在上,于L3-4间隙穿刺注药。布比卡因组(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375%布比卡因2ml;罗哌卡因组(R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375%罗哌卡因2ml;注药后两组患者均保持患侧在上侧卧位15min。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及注药后5,10,15和30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消退时间,并加以比较。结果R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延长(P〈0.05),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B组缩短(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更适用于骨科下肢手术的单侧腰麻,因为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时间较短,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和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0.25%布比卡因6.25 mg轻、中、重比重复合液于蛛网膜下腔分别头向、尾向注药行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产妇ASA I~Ⅱ,随机均分为:轻比重(0.75%布比卡因1 ml+生理盐水2 ml)头向A1组、尾向A2组,等比重(0.75%布比卡因1 ml、脑脊液2 ml)头向B1组、尾向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在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中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的起效时间及麻醉平面。方法 择期剖宫产孕妇180例, 按麻醉时不同体位随机分为3组进行CSE麻醉。Ⅰ组孕妇水平卧位,Ⅱ组孕妇头低足高5°,Ⅲ组孕妇头低足高10°。分组调整床角度后,于L3~4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 mL后孕妇恢复仰卧位。观察麻醉成功指标:麻醉平面到达T6、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2分或3分、麻醉效果分级Ⅲ级以上。比较观察各组孕妇入室时、注药后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以及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胸闷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3组孕妇10 min内(时)麻醉平面达到T6的例数及成功率。 结果 3组孕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和Ⅲ组10 min温度觉及痛觉阻滞平面高于Ⅰ组( P均<0.05);Ⅱ组和Ⅲ组的麻醉成功率均高于Ⅰ组( P均<0.05),Ⅲ组的成功率与Ⅱ组相当( P>0.05)。3组孕妇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低血压、心动过缓、胸闷等不良事件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头低足高5°可更快满足及时手术要求,没有过高麻醉平面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吗啡布比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从而研究吗啡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麻醉与镇痛的机理。方法:将50例ASA Ⅰ-Ⅱ级病人,随机均分为2组。A组(对照组):0.375%布比卡因,B组(观察组):0.375%布比卡因+2mg吗啡。用不同麻醉药25~35ml作臂丛神经阻滞,注药后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与术后镇痛持续时间(P<0.01)。结果:含有吗啡的B组麻醉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未加用吗啡的A组。结论: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周围神经系统也可能存在多种阿片样物质和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腰椎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筛选出临床最佳安全剂量。 方法 选取择期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大剂量组(H组),每组20例。取患侧在上侧卧位,于L3~4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37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无菌注射用水),按照单位身高0.033mg/cm、0.05 mg/cm、0.08 mg/cm分别计算出剂量。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入室(T0)及给药后各时点(T1~T5)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的变化;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患侧麻醉阻滞节段数、麻醉阻滞持续时间;术中、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组血管活性药使用频次高于L组和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3组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H组MAP和HR波动幅度最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短于L组和M组,且M组短于L组(P<0.05);麻醉镇痛持续时间长于L组和M组(P<0.05);术后1 d H组的Bromage评分高于L组和M组(P<0.05);3组MMSE评分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H组波动幅度最大,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术中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L组和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033 mg/cm小剂量布比卡因轻比重腰椎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为临床安全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18.
陶利平  朱敏 《现代医学》2011,39(5):545-547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3组.A组(n=18):腰麻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ml;B组(n=20):腰麻用药为0.2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 ml;C组(n=20):腰麻用药为0.188%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ml.比较3组麻醉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分别复合芬太尼鞘内注射实施剖宫产手术时的麻醉效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3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B组∞=15)、L组(n=15),分别鞘内注射布比卡因8mg,罗哌卡因12mg并复合芬太尼25Чg用10%葡萄糖调至2.5ml重比重药液,最高阻滞平面达T4。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能较好的完成手术,效果满意。B组较L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L组显著小于B组(P〈0.01)。结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