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合肥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与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实施烟草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法,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然后在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抽取一定人数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的相关信息。结果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目前吸烟率分别为32.0%、16.0%和21.0%,80.0%以上的被调查者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但大部分人吸烟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合肥市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目前吸烟率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三类重点人群加强控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公务员吸烟现况,以及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的状况,为今后制定控烟政策和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2-3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公务员人群共2 400人。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方法,对公务员吸烟情况、尼古丁依赖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天津市公务员总吸烟率为37.2%,男性吸烟率50.2%,女性吸烟率4.1%;中年人吸烟率(53.0%)远高于青年(30.7%)和老年人(20.0%);文化程度越低吸烟率越高,初中及以下人群的吸烟率高达53.5%。吸烟者尼古丁依赖评测量表的平均得分为(4.622.12)分;中年吸烟者尼古丁依赖严重,平均得分为(5.01±2.66)分;受教育程度低、开始吸烟年龄小、家庭或工作场所对吸烟没有限制、吸烟频率高的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较严重。患有慢性病的吸烟人群的尼古丁依赖程度要高于非慢性病患者。结论天津市公务员吸烟现况及尼古丁依赖状况不容乐观;采用尼古丁依赖评测量表定量分析公务员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控烟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教师吸烟行为和相关控烟知识,为在教师人群中进行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天津市河西、北辰、宁河3区不同类别学校教师6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2.2%,吸烟率为16.0%,大学、中学、小学教师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师的现在吸烟率为25.0%,高于中学和小学教师。27.4%教师有时在学生面前吸烟,8.2%教师经常在上班时间吸烟,27.2%教师在办公室吸烟。34.8%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61.0%的教师否认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52.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92.5%的教师认为应该在学校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结论学校应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和培训,提高教师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帮助吸烟教师戒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开平市常住居民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为政府和控烟机构制订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机方法抽取常住居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与教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公务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行为、对控烟政策的态度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平市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5.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92%,女性吸烟率为1.92%,常住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引起除肺癌外的疾病的认知率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为15.3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4.28%,女性吸烟率为3.15%,3.00%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19.0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91.33%的重点人群认为应在医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全部禁烟,在餐厅和酒吧室内全部禁烟的认可率分别为57.33%、43.67%。结论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认知率,自觉选择和坚持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和培训,发挥其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带动全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务员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务员吸烟行为和对烟草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03名被调查的公务员中吸烟者90人,吸烟率为22.3%,其中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39.5%(81/205),女性公务员吸烟率为4.5%(9/198)。吸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工作年限以及职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被调查的公务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总体较好,但是仅有19.2%的公务员知道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81.5%知道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87.1%知道肺癌与主动吸烟相关,47.1%知道骨质疏松与主动吸烟相关;92.1%支持公共交通工具上和学校全面禁烟,85.1%赞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结论成都市中心城区被调查的公务员吸烟率有所下降,但仍需加大公务员人群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及重视,以降低全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北省临床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6-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北省3个城市32家医疗机构的一线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医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9~68岁医生1655人.医生现在吸烟率为13.5%,其中男性为30.2%,女性为0.3%;吸烟者中有80%曾在上班时间吸烟,有27%曾当着病人面吸烟.医生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4.3%,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引发肺癌的危害知晓率最高(92.3%),对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及冠心病的危害知晓率约80%,对引发其他疾病的危害如男性功能障碍、婴儿猝死综合征等知晓率低于60%;约50%的医生错误地认为"低焦油、低尼古丁或带有过滤嘴的烟能降低对身体的危害".90%的医生认为"医生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医生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部禁烟的支持率分别为:学校、医院、公共交通工具、会议室内为94%,工作场所、政府办公大楼为85%,餐厅为67%,酒吧为50%;约55%的医生所在医院有室内全部禁烟的规定,其中执行规定较好的不足40%.80%以上的医生没有参加过戒烟方法培训,近50%的医生没有关注病人的吸烟情况或经常劝导患者戒烟.结论 河北省临床医生需要降低吸烟率,进一步掌握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强化控烟意识,提高戒烟服务水平,增强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7.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山东省公务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相关的行为、对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对控制吸烟政策的态度,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和广饶县随机抽取公务员,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务员现在吸烟率为29.3%.重型吸烟者占33.5%,调查对象成功戒烟率为7.0%,93.8%的吸烟公务员在上班时吸烟.公务员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较低,危害认知不够全面.对餐厅和酒吧全部禁烟的支持率较低,分别为60.6%和35.1%.结论 山东省公务员人群吸烟率较高,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较低,对在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对公务员人群的控烟宣传.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两市医生吸烟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医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抽取的两市1107名医生进行调查,描述其吸烟现状;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男性医生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市医生吸烟率为16.89%,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3.89%,女性吸烟率为1.38%。影响男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有被动吸烟知识评分、工作年限、家庭禁烟规定以及所在医院的禁烟规定。结论有必要及时更新男医生的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知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和开展控烟健康教育,降低医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西宁市、格尔木市及互助县20家医疗机构1412名工作人员和采用拦截法抽取322名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抽取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率为24.80%,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3.77%;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吸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被动吸烟与疾病的关系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4.32%、63.54%和72.38%;23.64%的门诊医生从不询问或很少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仅18.33%的患者及家属得到过医生提供的戒烟服务;20家医疗机构均不是无烟场所,仅1家有明显的禁烟规定。结论医疗机构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要通过行政干预推动无烟场所创建,努力提高全省控烟履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公务员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玺 《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26-729
目的了解天津市公务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统一调查表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公务员吸烟率32.0%(男性55.1%,女性2.3%),现在吸烟率28.O%(男性47.1%,女性1.7%),戒烟率12.4%。95.6%的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吸烟,90%公务员赞同在医院、学校、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部禁烟。公务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仍然模糊,特别是对前列腺炎、骨质疏松、男性性功能障碍、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的认识程度过低。结论天津市公务员吸烟率低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的全国水平,农村地区公务员吸烟率和吸烟量均高于城市地区。公务员上班时间吸烟情况比较普遍,加强政府机构禁烟规定的执行力,杜绝公务员上班时间吸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行为知识态度,为制定烟草控制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一所大学、5所中学及5所小学的349名教师,卫生局及市政府机关的151名公务员,二所综合医院及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03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三种职业人群吸烟率为24.93%。公务员吸烟率(32.45%)显著高于医务人员(30.60%)及教师(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4.93%)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40%的现吸烟者从未戒过烟。93.88%的公务员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显著高于医务人员(91.49%)和教师(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校、医院和政府机构的调查对象禁烟制度执行率均〈30%。吸烟致冠心病及肺气肿的知识知晓率医务人员高于教师及公务员,而被动吸烟致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的知识知晓率以教师为高(P〈0.01)。结论应加强对三类职业人群的控烟干预,对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采取强有力的控烟措施,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降低烟草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价,为提高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自编调查表对2822名公务员的一般情况、常见病和高发病、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公务员吸烟率为40.4%,饮酒率为69.8%,睡眠平均时间为7.35h。天津市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1.724,95%CI:1.280~2.324)、年龄(OR=1.014,95%CI:1.001~1.026)、文化程度(OR=1.248,95%CI:1.087~1.433)、常见病患病情况(OR=1.772,95%CI:1.421~2.211)、家庭月总收入(OR=0.805,95%CI:0.711~0.910)、按时吃饭情况(OR=1.697,95%CI:1.490~1.933)、吸烟(OR=1.419,95%CI:1.121~1.797)、体育锻炼时间(OR=0.885,95%CI:0.831~0.943)、睡眠时间(OR=0.736,95%CI:0.670~0.808)。结论公务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温州市公务员体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2年对温州市直机关公务员进行体能测试和健康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公务员的常见病、运
动习惯、吸烟、饮酒、睡眠等进行现况调查。由温州市体育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进行体能素质测试,由温
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进行颈动脉内中膜(intima mediathickness,IMT)厚度测量。结果 以456名资料完
整的40~60岁公务员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 该人群患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 种疾病分别为: 颈椎疾病
28.73% (131例)、高血脂17.54% (80例)、高血压15.13% (69例)、骨关节病10.53% (48例)、消化
性溃疡6.58% (30 例)。体力评分及格率为53.73% (245/456), 其中女性公务员及格率(83/117,
70.94%)显著高于男性公务员(162/339,47.79%)(犘<0.01)。颈动脉内中膜(IMT) 厚度与年龄呈正
相关(狉=0.268;犘<0.01),与每天的吸烟量呈正相关(狉=0.083;犘<0.05)。体力评分与是否规律运动
有相关性(狉=-0.21;犘<0.01)。结论 温州市直机关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增强体质、科学运动,在医生和体育工作者的指导下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关键词:公务员;健康体检;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体质测评
中图分类号:R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46 03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公务员测量体重和自评体重,并探索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
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政府公务员性质单位,对该单位18~45岁的公务员进行体重测
量和问卷调查,采用χ
2 检验进行比较,犘<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测量调查公务人员316
人,超重率为30.06%,肥胖率为3.80%,超重肥胖合计为33.86%;其中,男性超重肥胖率为54.09%;
女性超重肥胖率为13.38%;公务员中,55.06% 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体重偏重;44.65% 的男性认为自己
体重偏重,而女性这一比例达到了65.60%;男、女实测体重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65.871、
17.181,犘<0.05)。调查对象自评体重和测量体重的一致率为70.74%;男性自评体重和测量体重的一致
率为67.10%,女性一致率为65.61%。34 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0.76%;有104 人患有慢性疾
病,患病率为32.91%。调查对象心血管疾病(χ
2 =34.146,犘<0.05) 和慢性疾病(χ
2 =16.592,犘<
0.05)的患病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公务员超重肥胖的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对于
体重认知都存在错误,应根据男女体重认知的不同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公务员;自评体重;测量体重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62 0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医生、教师和公务员三类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方法于2008年对江苏省5个城市的4731名医生、教师和公务员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三类人群总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0.1%和24.4%,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3.1%和43.1%,戒烟率、成功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0.1%、11.5%和43.4%。在调整地区、性别等因素后,以医生为参照,公务员吸烟、现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OR值(95%CI)分别为1.33(1.12~1.64)、1.36(1.12~1.65)和1.76(1.47~2.12)。教师被动吸烟风险低于医生,OR值(95%CI)为0.60(0.51~0.70)。结论公务员吸烟率、现在吸烟率、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医生和教师,并且不受地区、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4861名公务员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北京市公务员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探讨适合机关公务员的控烟策略和措施。方法 2008年对北京市49家市直机关在职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被调查公务员的吸烟率为40.5%,其中男性为66.3%,女性为3.8%;70.9%的人每周至少有1天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58.2%的人每周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至少3天及以上;在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性的认识上,56.9%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严重危害健康,96.2%的人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大部分被调查对象知晓吸烟、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但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并不全面,知道吸烟会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的仅占25.0%。结论在机关单位大力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加大有关烟草危害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公务员吸烟率。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市不同人群控烟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控烟工作重点人群控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控烟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医生、教师、公务员、学生等人群,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公务员与服务行业人员的吸烟率最高,分别达到43.8%和47.7%;知道丈夫吸烟妻子更容易患肺癌的比例只有67.1%;80%以上的调查对象支持在医院、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支持在办公场所、餐厅禁烟的达到94.5%和90.0%,其中支持全面禁烟的分别达到60.6%和51.1%。结论马鞍山市在公共场所控烟有群众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烟草危害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宣传,普及控烟知识,强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执法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公务员亚健康罹患状况,为公务员亚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6月,在越秀区党校2011年上半学年各级培训班的干部学员中,抽取部分没有疾病的学员,采用亚健康自评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47人,处于总体亚健康者占71.57%,躯体亚健康罹患率为52.49%,心理型亚健康罹患率为34.00%,社会型亚健康罹患率为3.40%。总体亚健康罹患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指数(BMI)、不同行政级别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躯体亚健康罹患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不同BMI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行政级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亚健康自评总得分为216.88±29.47分,躯体亚健康得分为127.11±18.78分,心理亚健康得分为42.36±7.40分,社会亚健康得分为36.45±5.35分。亚健康自评总得分,女性低于男性(P〈O.01);躯体亚健康得分,女性低于男性,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行政级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越秀区公务员总体亚健康罹患率处于一般水平。亚健康表现以躯体亚健康为主,应重视对公务员群体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对亚健康危害的认识及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公务员的吸烟行为和认知状况,为今后在公务员群体中实施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7月对郑州市、三门峡市和淇县的18家行政机构的603名公务员进行吸烟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公务员吸烟率为0,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58.40%,现在吸烟率为48.14%。男性公务员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升高(χ^2=8.5780,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χ^2=14.8490,P〈0.01)。男性公务员年龄的大小,职称的高低与自身的吸烟率无统计学关系。男性公务员对吸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上,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工作年限与男性公务员吸烟行为有关。结论男性公务员的吸烟率较高,需要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