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合物蓄冷技术,其相变温度与空调工况相适应,相变潜热大,传热性能优良,成为极具潜力的蓄冷新技术。本文对水合物蓄冷过程进行火用分析,找出影响内部火用损失及外部火用损失的主要因素,对提高系统火用效率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得出结论:火用效率和热效率随蓄冷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于一稳定最大值。不同种类水合物系统火用效率取决于形成气的形成温度和压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水合物蓄冷技术的条件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水合物蓄冷相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水合物相变蓄冷过程中存在过冷度的问题,而且水合物相变放热过程中相变体系存在温度升高的现象。最后指出了水合物蓄冷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一台可视化蓄冷槽容积达0.16m3的蓄冷实验系统上进行了HCFC-141b水合物蓄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促晶扰动在水合物生成中至关重要,即使在较高温度,只要连续促晶水合物也能生成;冷媒流量越大,冷媒温度越低,水合物越容易生成,蓄冷量也越大;喷淋作用和反应历史的作用对水合物结晶温度和蓄冷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气体水合物蓄冷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高效可视化气体水合物蓄冷释冷实验系统。研究了R141b气体水合物的形成即蓄冷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避免现有装置的缺点,实现较高的蓄冷密度和储释冷效率,并能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套可视化且适用于混合制冷剂气体水合物蓄冷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蓄冷槽、制冷系统、放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可用于高、低压制冷剂混合形成的气体水合物蓄冷特性研究,为开发高效蓄冷介质提供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管天 《冷藏技术》2007,(3):44-49
本文介绍近年来相变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指出采用水的相变蓄冷技术已相对成熟,特别是静态冰蓄冷技术已得到普及,动态冰蓄冷技术中的传统的冰浆发生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新型的过冷水动态冰浆发生方法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气体水合物蓄冷已有小型系统在实验室内成功运行,但若要投入实际应用,尚需假以时日;潜热型功能热流体蓄冷还处于理论和实验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建造了一套可视化、可拆卸间接接触式气体水合物蓄冷实验系统,主要由蓄冷槽、制冷系统、放冷系统以及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并对蓄冷过程传热进行简要分析,包括蓄冷槽冷损失估算、蓄冷量的计算、蓄冷槽内置盘管的传热.  相似文献   

8.
纳米流体相变蓄冷材料的基本特性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相变蓄冷材料,包括气体水合物、功能热流体和定形相变蓄冷材料等的基本特性和最新进展.介绍了纳米流体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纳米流体相变蓄冷技术,并对它的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气体水合物蓄冷过程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统计热力学为理论依据,对水合物蓄冷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指出由于Langmuir常数很难计算使得水合物生成条件-分解温度,分解压力的直接推导非常麻烦,为此发展一种计算水合物生成条件的简便方法,得到分解温度和分解压力的理论关系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R152a和R152a/R134a水合物为蓄冷介质,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它们的生成条件。此外,通过测量水合物的冷却率,采用非稳态方法计算出R152a水合物的物性参数,为蓄冷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家用空调的日益普及,空调耗电量急剧增加。我国开发与推广小型家用蓄冷空调器,其转移尖峰用电负荷的潜力将比在中央空调系统上发展蓄冷空调大得多。小型家用蓄冷空调系统采用外融冰蓄冷,可以明显地节省运行费用;系统采用直接蒸发方式进行蓄冷,可避免冷热转换的中间环节,减少了能耗;相变温度为5~8℃的相变材料利用潜热进行蓄冷,可以改善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因此研制冰蓄冷与相变材料蓄冷混合的蓄冷空调系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Na2SO4.10H2O溶液的特性及其在蓄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态盐蓄冷系统具有冰蓄冷和水蓄冷系统的优点,极易与常规空调系统冷水机组连接,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途的蓄冷系统。本文讨论了空调蓄冷对相变材料的要求,分析了Na2SO4·10H2O的水溶液特性,以及通过添加NaCl、NH4Cl改变其转熔温度,以满足空调的需要;讨论了此类相变材料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套可视化且适用于混合制冷剂气体水合物蓄冷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蓄冷槽、制冷系统、放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可用于高、低压制冷剂混合形成的气体水合物蓄冷特性研究,为开发高效蓄冷介质提供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可在常规空调冷冻水温区内发生固-液相变,形成半笼水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空调蓄冷理想材料.利用实验室的水合物形成实验装置测量了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固-液相变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的质量浓度低于45%时,相变温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溶液浓度超过25%,相变温度增加的幅度减小.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的浓度超过45%后,其固一液相变温度反而下降.利用DSC测量了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的相变热,相变热达到195.9kJ/kg.  相似文献   

14.
相变蓄冷器是冰蓄冷空调的重要部件,蓄冷器管内蓄冷材料的流动状态对冰层具有一定影响。本文以蓄冷材料的进口条件、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体积分数对蓄冷过程固液相变化、温度的影响为切入点, 通过数值模拟对套管式蓄冷器进行研究,获得了优化的蓄冷条件。结果发现:进口水温越低,蓄冰速度越快;入口速度对蓄冷过程的影响比温度小,适当提高流速可以减小进出口温差,使体系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纳米流体的引入可以提高蓄冷效率,但体积分数的控制是关键,否则影响蓄冷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型"暖冰"蓄冷技术及其蓄冷空调应用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报告新近研究出的新型无环害混合气体水合物(暖冰)相变蓄冷材料及其相配套的“内置式换热/外置反应促晶”蓄冷空调技术。所研制开发的“内置换热/外置促晶式”暖冰蓄冷装置能直接与现有的冷水机组相结合,实现稳定高效的蓄冷密度和储、释冷效率,满足了实际蓄冷空调工程应用的要求。中同时分析了暖冰蓄冷空调的应用策略和运行模式,探讨了该蓄冷装置及其系统的经济性,证实了在实际应用中该新型蓄冷技术比较常规冰蓄冷空  相似文献   

16.
水合物蓄冷技术是一种新型、极具潜力的蓄冷技术。通过试验研究混合制冷剂水合物HCFC-141b/HFC-134a的蓄放冷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不同载冷剂温度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对HCFC-141b/HFC-134a气体水合物蓄冷速率和蓄冷密度有不同的增益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混合蓄冷空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一种高温相变材料C7与冰相混合的蓄冷方式,并对有高温相变材料凹(混合蓄冷)及无高温相变材料(冰蓄冷)两种方案进行了蓄放冷试验。介绍试验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相变蓄冷材料的方案将使系统具有节能(系统COP值大大提高)和增能(蓄冷槽蓄冷量及释冷量大大提高)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贵银  徐锡斌 《制冷》2003,22(1):5-8
本文阐述小型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循环系统,并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变蓄冷材料的凝固点、融解点、融解热等热学性能。在热性能分析中,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来测定蓄冷材料的融解热,用温度测量仪器来测定蓄冷材料的凝固点和融解点,通过热性能分析找到了一种新型蓄冷材料,该蓄冷材料可被应用于小型蓄冷空调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种自制的能够与太阳能空调系统匹配的相变蓄冷材料,建立了蓄冷球蓄\释冷过程数学模型,得到稳态及非稳态工况下蓄冷球内温度分布、蓄\释冷量、蓄\释冷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同时,在相应工况下对单个蓄冷球进行蓄\释冷循环实验,验证理论结果。研究表明,自制蓄冷球能够在170min完成相变。缩小球径、降低冷冻水温度、增大球壁热导率及减小球壁厚度均可缩短蓄冷时间。稳态运行工况下,蓄冷球的蓄\释冷量分别为17.30kJ和16.46kJ;太阳能空调非稳态运行工况下,蓄冷球在165min完成相变,蓄冷量为16.34kJ。  相似文献   

20.
CO2水合物浆作为新型两相载冷剂应用于蓄冷空调中,可以有效调节用电高峰,合理利用电能,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一般可以通过增压鼓泡的方法制得CO2水合物浆,制备方法简单节能,而且蓄冷特性出色,相变温度适宜。在此根据非牛顿流体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CO2水合物浆流变方程的选择,列出了表观粘度和流变指数的计算方法,并指出CO2水合物浆具有优良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