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孙娜  李小青  战寒秋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57-1458
 目的 综述拉米夫定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拉米夫定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改善其肝功能,减少母婴传播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较为安全。结论 拉米夫定是目前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可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婴儿宫内感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的目的,为了尽量减少胎儿发育成熟前对可能危害药物的接触,拉米夫定不能盲目应用,应权衡利弊,选择恰当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患者在妊娠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以引导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深度访谈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患者,将获得的资料整理、归纳,提炼研究主题。结果:患者在承受压力时主要表现不良心理反应和对社会支持层面的感受和期盼。结论: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压力体验,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换位思考,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与干预。社会支持对妊娠合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压力应对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是常见的高危妊娠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尤其在妊娠晚期,常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使肝脏受损而发生急性肝坏死,危及母子生命。笔者自2006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自拟安胎护肝汤治疗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42例,不仅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常见.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课题.现已被证实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疗效[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养肝清毒丸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600mg,1片/日口服,12个月。治疗组在常规护肝的基础上给予养肝清毒丸3 g,3次/日联合替比夫定600mg,1片/日口服,12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药物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水平均随着疗程的延长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养肝清毒丸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在改善肝功能及抗纤维化作用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每年约有 6%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成慢性 ,全世界大约有 3亿人患有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 ,因此 WHO把乙肝列为世界第九死因。我国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 ,乙肝病毒( HBV)总感染率达 57.6% [1]。数十年来 ,国内外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用药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现将其进展状况与现状综述如下。1 糖皮质激素从本世纪 50年代到 80年代初期 ,糖皮质激素作为慢性乙肝治疗药物一直在探讨之中。临床报告表明用激素和未用激素治疗 ,其远期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 [2 ]。虽然激素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症状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受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愿意接受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25例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使用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25例无糖尿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抗病毒治疗前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物阿卡波糖片或肌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2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135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 a。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2组肝功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于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第12周及24周检测HBV DNA。结果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HBV 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的情况下,并不增加长效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风险,也不降低患者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一些患者在疗程后期不使用降血糖药物也能维持理想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妊娠合并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结合FDA妊娠药物分类、药品说明书和相关研究,为妊娠合并肺结核住院患者制定个体化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通过监护实例探讨药学监护在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体会。结果:9例妊娠患者中3例顺利生产,4例症状缓解转出重症监护室或出院,2例引产。结论: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有助于选用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保证妊娠期妇女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三千万乙型肝炎患者,且大部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最常见致病因素。在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位于死亡原因第9位,可见其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及药物,众多患者寄希望于中医药,而中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采取严密观察孕产妇病情、积极的基础护理、消毒隔离、预防接种等,使孕产妇在不同时期得到科学护理,新生儿得到有效阻断,确保母婴健康。结果经过对12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孕产妇在不同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了孕产妇的并发症,有效阻断了母婴传播。结论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新生儿患乙型肝炎的关键。只有在不同时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及干预,才能减少孕产妇的并发症,同时为阻断母婴传播一步步奠定基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减少新生儿乙型肝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严宝剑 《中医研究》2008,21(5):33-3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肺部感染的易感人群之一。急性肺炎起病急,临床选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多种药效为一体而对肝脏有治疗保健作用的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04—2007.12,我科采用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急性肺炎4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韩树颖 《光明中医》2008,23(11):1703-1704
目的:观察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性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脂肪性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3组。A组脂肪肝50例,B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炎(大三阳)27例,C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炎(小三阳)18例。3组均以连续服用3—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等。结果:A组显效3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B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2%;C组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结论:柴胡茵陈汤治疗脂肪性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保肝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慧  李小青  战寒秋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8):1441-1443
 目的 简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替诺福韦酯的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有效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核苷类似物,临床研究显示,其对HIV/HBV合并感染、HBV单一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和病毒抑制作用。虽然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肝移植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但TDF仍是一个有治疗前景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CT定量诊断。方法分析3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CT表现,进行定量诊断与病理对比。结果35例中弥漫性脂肪肝31例,局灶性脂肪肝4例;脂肪肝轻度19例,中度11例,重度5例。诊断准确率为84%。结论CT对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定量诊断有高度灵敏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胆康煎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药护肝治疗加服鸡骨草丸胶囊;治疗组46例在护肝基础上加服肝胆康煎剂。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计分、肝功能指标和B超影像学变化上,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胆康煎剂联合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胆道损害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炎性损害,妊娠合并肝炎是指妊娠期间患乙型肝炎,二者互相影响,特别是妊娠晚期,由于肝脏负荷加重,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而且乙肝病毒又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容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病死率增高等.妊娠合并肝炎的患者经常会有恐惧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有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胆汁淤积是目前肝病治疗难题之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胆汁淤积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如何降低胆红素,改善预后仍是尚待攻克的难点。近年来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成为当今医学一大发展方向^[2]。小承气汤为《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以痞、满、实为主的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治疗的6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是否存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性药物性肝损伤,观察组患者为药物性肝损伤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统计及对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妇产后出血特点。方法: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乙肝孕妇268例,发生产后出血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5.97%,93.75%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产后出血原因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手术操作相关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孕妇相比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从产后出血原因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来看同普通孕妇基本相似,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孕妇易发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在我国尤为常见、多发。其中大部分合并肝纤维化 ,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肝炎、肝硬化属中医胁痛、黄疸、积聚、臌胀等范畴。笔者就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概述。1 辨证论治病毒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多以湿热为患 ,治疗时多以清热利 (化 )湿为大法 ,但亦有应用清热解毒之苦寒药物而疗效欠佳、病程迁延者 ,周建勇[1] 提出把具有理气、活血、扶正等作用的温热药物 (如桂枝、生姜、陈皮、砂仁、附子、白术、细辛、甘草等 )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寒凉药物配伍 ,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