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期性或旋回性是物质运动的一个基本特性,沉积岩层通过颜色,粒度,成分,厚度等方面的变化记录下这种旋回过程,目前已从沉积岩层识别出了十余种地质旋回,其中包括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动的周期(银河年和穿越银道面周期)米兰科维奇旋回以及潮汐周期等。本文简要介绍几类主要的地质旋回及其对应的天文周期,并对全球旋回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对地层层序的划分关键是正确划分沉积旋回。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然后划分沉积旋回,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对井点处的沉积旋回划分较准确,但在无井之处的沉积旋回划分受到了限制。为此,尝试将地震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后,将其结果用于沉积旋回划分。通过分析正旋回、反旋回、正反旋回以及反正旋回等四种沉积旋回模型以及对应的Hilbert时频谱之间的关系可知,高频分量与GR、SP曲线的沉积旋回划分结果吻合较好,中、低频分量的沉积旋回划分结果与地层分界面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内井旁地震道进行处理,其沉积旋回划分结果与井资料(地质分层和测井曲线资料)的沉积旋回划分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对连井剖面的分析,给出了有利砂体的预测范围。  相似文献   

3.
测井曲线谱分析方法及其在沉积旋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测井曲线包含了丰富的地层信息,能够敏感、连续地反映所测地层的成层性和旋回性特征。测井解释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测井资料所包含的地层信息,建立测井数据向地质目标的映射关系,描述目的的层的地质特征。储集层沉积旋咽研究的主体是地层中的规模旋回,测井资料以其数量、连续性好等优点,成为小规模旋回研究中的主要资料来源。某一沉积事件周期性出现的频繁程度可用时间序列中的频率来表示。地层沉积过程中的周期性规律会相应地体现在测井资料所包含的信息中,设计一定的数据处理系统提取这些信息,可以分析、描述和识别地层沉积特征。提出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即对测井曲线提取主成分和进行最大熵谱分析、谱特征分析,进而依赖谱展宽及其韵律和识别研究沉积旋回。与其它谱分析方法(如傅立叶谱和周期图法)比较,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具有不受取样长度限制、对频谱分辨率较高等优点。对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将米兰可维奇(Milankovitch)旋回性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可提高等时性地层界面的分辨率,这是陆相盆地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介绍如何捕获米氏旋回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和其他资料综合划分地层层序,计算主要岩性段的沉积持续时间和沉积速率,模拟沉积体的年代地层格架等。以东海平湖油气田下第三系为对象,作微地层分析。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缘由于后期的构造运动改造强烈,导致其中生界地层分布极其复杂。文中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二维地震资料,以T.A.Cross倡导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原理为指导,进入了基准面的地震旋回研究工作。划分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LSC3,LSC4,并分别描述了4个旋回的分布特征,为盆地北缘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小波时频域中研究沉积旋回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小波分析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时频分析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的傅氏变换时频分辨率的限制,而且具有比傅氏变换更强的特征提取功能,还可以对特定频段和时段的信号进行高质量的时频分析。由于沉积构造运动的周期性,海(湖)平面会出现有规律的升降,地层沉积在时间方向上也表现也相应的旋回性,这种地质上的旋回性,使得地震波场中波的频谱沿时间方向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符合时频分析研究信号的。因此,通过小波时频分析寻找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小二乘法将复合正弦基准面波分解为若干列简单的正弦波,从而为定量分析影响基准面的各个因素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沉积旋回性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沉积旋回级次的划分及旋回内部结构剖析是旋回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作为地层岩性、物性的反映,其中必然蕴含了大量与沉积旋回有关的信息。通过地球物理研究手段来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沉积旋回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加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沉积速率波动分析、频谱分析、时频分析等方法在此方面研究中的实践证明,沉积旋回的地球物理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多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汲清教授和其它诸多地质工作者,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建造分析法,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长期研究,创立了"多旋回构造运动说",总结了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发展了多旋回理论,丰富了中国大地构造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指导全国战略找油和油气勘查实践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黄汲清教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作者撰文回顾了鄂尔多斯盆地近50年油气勘查历程中,在多旋回理论指导下,历经艰难取得的丰富油气成果,以及对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油气形成与分布特征、油气勘查思路的深入分析,表达了对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尊敬与怀念.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为一陆相断陷湖盆,运用T-R旋回原理对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地层进行层序划分,这种层序由湖进体系域(LTST)与湖退体系域(LRST)组成。根据详细的相分析、地震地质解释以及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将核三段划分为一个T-R旋回(相当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Ⅱ级层序)和3个次级T-R旋回。识别出扇三角洲、远(近)源三角洲、水下扇及浅湖、深湖-半深湖等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弄清不同体系域中沉积体系的发育规模及其展布有明显的差异,总结出泌阳凹陷T-R旋回沉积层序模式,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地震旋回体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首先研究了理论模型的旋回特征,给出了不同模型的时频响应。然后,对时频滤波器的设计和显示参数的设置进行了讨论,得出采用三角形滤波器、频带取值为 1.2倍频程、优势频率递归取 1.0 5倍频程可以得到理想结果的结论。作为应用实例,文中以 TN、QMQ两个不同岩性的工区为例,重点对砂泥岩和奥陶系灰岩储层的地震旋回特征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传统费希尔图解方法主要用于识别海相碳酸盐岩露头剖面沉积层序和反演长周期海平面变化,并需要人工识别沉积旋回,识别困难且存在多解性。以银川盆地深层钻井自然伽马曲线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最小二乘法、一阶差分等数据处理,并将此图解技术引入陆相湖泊碎屑岩沉积中,定量分析旋回特征。在银川盆地渐新统清水营组湖相沉积中识别出426个高频沉积旋回,平均厚度为4.5 m,图解显示银川盆地渐新世主要经历2次较大的三级湖平面升降变化。通过岩屑录井剖面旋回对比分析,证实了该方法在划分湖相碎屑岩沉积旋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张涛  陈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4,26(Z2):210-211
利用最小二乘法将复合正弦基准面波分解为若干列简单的正弦波,从而为定量分析影响基准面的各个因素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文地质旋回在临清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沉积环境及构造活动等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反映不同的地质环境.分析临清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发现,该区沙四段地层水矿化度平均高于孔店组;前寒武系到中奥陶统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出现明显变化;古近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表明该区地下水与渗入水的淡化作用有关.根据古水文地质旋回的概念,将研究区自下而上划分出6个水文地质旋回,结合构造和沉积特征分析表明,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地层沉积前或沉积后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生成、运聚无影响,中生代的水文地质旋回和中生代与古近纪之间的水文地质旋回对油气的保存不利,新近纪是油气成藏的最好时期,钻井证实该期利于成藏.  相似文献   

15.
频谱分析法确定乌什凹陷白垩系米氏沉积旋回及沉积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伽马曲线包含的丰富地质信息为基础,通过小波分析与快速傅里叶变换相结合,运用频谱分析法在乌什凹陷白垩系识别出米兰柯维奇沉积旋回,并确定出米氏旋回的厚度,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出资料区白垩系各层组沉积速率。其中偏心率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8.70~13.89m;地轴倾角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3.01~5.88m;岁差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为1.28~2.44m.4口采样井白垩系地层平均沉积速率为0.09378mm/a.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沉积微相及生物生态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3条剖面栖霞组的沉积韵律、沉积旋回、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层序界面、沉积层序及各沉积体系域的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栖霞组总体形成于潮下低能开阔无障壁的碳酸盐级坡沉积背景,其中可识别出两类界面,4个沉积层序,根据界面特征及准层序叠加型式划分出海度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   相似文献   

17.
小波变换用于测井沉积旋回界面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冰  范宜仁  李霞 《测井技术》2006,30(4):310-312
以东营凹陷某井为例,选取尺度与周期有对应关系的Morlet小波基函数,对SP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将一维测井数据拓展为二维深度-尺度空间,可探测到不同尺度沉积旋回的分界面,与传统的旋回界面划分结果基本一致.其地质学意义在于,由多个不同尺度(周期)沉积旋回叠加测井曲线,通过时频变换,被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单一尺度的旋回,尺度因子的大小反映了地层沉积周期的长短.这也为沉积旋回的定量划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英台地区北部沉积旋回模式的马尔柯夫链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马尔柯夫链原理出发,在系统地统计松辽盆地英台地区北部9口探井所揭示的地层基础上,结合探区的地质特征,对该区的沉积模式进行了极限概率、差值矩阵、置换、熵和沉积旋回最优分解等综合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应用马氏理论所揭示的沉积旋回模式,其理论计算方法可行,成果可靠,综合分析的结论与地质结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层序地层学中沉积旋回产生地层旋回,只有在充分了解沉积旋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解释地层旋回样式,而沉积旋回是沉降速率B、沉积速率D和侵蚀速率E组合的结果.且旋回的形态受到8个基本点的控制。利用一种迭代算法确定了这些基本点的位置,模拟出基准面、沉积面、沉积厚度、剩余可容纳空间、旋回比例等参数在一个墓堆面旋回期间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些变化对应不同沉积阶段,对已经确定的层序样式进行反演,反演的结果能够确定出在最大侵蚀速率E-定的情况下与构成这种层序的相应的B、D组合.从而实现对地层层序模式的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T-R旋回层序与沉积相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沙二下亚段是在湖盆萎缩期沉积形成的陆上冲积地层。本文在其中划分出2个四级T—R旋回层序,每个层序由水进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构成,并且在区域范围内可追踪对比。同时提出洪泛平原沉积体系,并将其作为该区地层基准面抬升的标志。水进体系域内部构型以推移质和悬浮质混合沉积为主,其层系向上逐渐变薄,广泛发育厚层的洪泛平原沉积,只有少量的河道砂体孤立的分布于其中。水退体系域内部构型以砂一砾推移质沉积为主,这些沉积构成了混合的向上逐渐加厚的河道充填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