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及凋亡检测.[结果]三氧化二砷对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72h抑制细胞50%增殖的药物浓度约为3.3μmol/L,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048);5μmol/LAs2O3作用24h,细胞形态学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及M期阻滞;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结果提示,G2/M期细胞由正常对照的25%增加到46.3%,出现了明显的G2/M期阻滞,亚二倍体凋亡细胞由4%增加到18%。[结论]三氧化二砷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及凋亡检测.[结果]三氧化二砷对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72h抑制细胞50%增殖的药物浓度约为3.3μmol/L,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048);5μmol/LAs2O3作用24h,细胞形态学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及M期阻滞;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解析结果提示,G2/M期细胞由正常对照的25%增加到46.3%,出现了明显的G2/M期阻滞,亚二倍体凋亡细胞由4%增加到18%。[结论]三氧化二砷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  相似文献   

3.
田慧军  王笛乐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3):185-187,F000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诱导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50μM姜黄素分别处理SW480细胞6~48h后,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显示姜黄素对SW480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FCM结果显示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G2/M期比例下降。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数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基因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姜黄素能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1、BGC 823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 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胃癌细胞,MTT法测 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测定药物半数抑制率 (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大蒜素对SGC 7901和BGC 823两种细胞的生长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72hIC50 分别为20和30μg/mL;以72hIC50浓度大蒜素 分别作用于两种胃癌细胞株24、48h后,流式细 胞检测与对照组比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 细胞明显增加,P<0.01。提示两种胃癌细胞株 经大蒜素处理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结 论:大蒜素可使人胃癌细胞株SGC 7901和BGC 823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 在G2/M期。  相似文献   

5.
姜黄素诱导人膀胱癌UMUC2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寻找有效无毒的膀胱灌注药物用于膀胱肿瘤术后预防肿瘤种植与复发,我们观察了姜黄素对人膀胱癌细胞UMUC2的细胞毒效应及诱导凋亡的体外作用。方法以0~160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UMUC2细胞1~48 h,应用MTT法、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姜黄素的细胞毒效应,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定量测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p5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所有浓度组姜黄素均对膀胱癌UMUC2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60 μmol/L姜黄素作用1 h对全部癌细胞是致命的。荧光染色观察到典型的核凝集、碎裂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了亚G1峰,后者同时表明姜黄素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以G2/M期为主,使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姜黄素下调p53、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系UMUC2的生长并诱导凋亡,导致细胞G2/M期阻滞,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p53、Survivin的表达相关,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大剂量姜黄素、短期作用对膀胱癌细胞系UMUC2有致命的细胞毒效应,显示了姜黄素用于膀胱癌患者的化学治疗,尤其是腔内灌注化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凌晖  苏琦  廖前进  唐海林  曾希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2):1299-1302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Cdc25C、cyclin B1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BGC823细胞的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DADS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观察DADS对Cdc25C蛋白、cyclin 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比色实验结果显示,DADS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显著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0.05)。流式细胞分析发现,DADS作用12h时,G2/M期细胞增加到30.1%;24h时增加到58.1%;36h达50.2%(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DADS呈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周期Cdc25C磷酸酶的表达,cyclin B1表达在DADS处理24h后开始下降(P〈0.05)。结论:DADS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与细胞周期G2/M期阻滞有关;DADS可能是通过抑制Cdc25C、cyclin B1表达使部分BGC823细胞停滞在G2/M期。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抗大肠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姜黄素(curcumin)已被证明可抑制体内外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姜黄素抑制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实验和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姜黄素抑制Lovo细胞增生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 姜黄素对Lovo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姜黄素具有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毒作用。FCM结果认为,姜黄素主要使细胞大量堆积于S、G2/M期,以致使细胞不能进入下一个周期。细胞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姜黄素处理后的细胞均呈凋亡特征性改变,DNA凝胶电泳也显示姜黄素处理后的细胞DNA呈特征性凋亡梯形带。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人结肠腺癌Lovo细胞的增生。其机制可能阻滞细胞周期的S、G2/M期,使细胞不能进入下一个周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莪术醇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人宫颈癌CASKI细胞后,MTT法检测CASK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的莪术醇对宫颈癌CASKI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50μg/ml、100μg/ml莪术醇作用于宫颈癌CASKI细胞24h,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部分细胞凋亡.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且100μg/ml组细胞凋亡改变较50μg/ml组更明显.结论:莪术醇能明显抑制CASKI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可阻滞CASKI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7(CDK7)特异性抑制剂THZ1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Sk Br3及Hs578T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500 nmol/L THZ1处理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数明显减少;MTT实验表明THZ1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饥饿培养24 h以同步化在G1/S期,THZ1继续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G2/M期细胞数增多。THZ1引起细胞G2/M期阻滞;THZ1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诱导细胞早期凋亡与晚期凋亡;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HZ1可导致Cleaved-PARP上调,Bcl-2的显著下调和p65、GSK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明显上调。结论 THZ1能抑制MCF7、Sk Br3及Hs578T细胞增殖,诱导其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早、晚期凋亡,可作为乳腺癌治疗潜在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Wang HM  Chen LH  Zheng XK  Wu XY  Xia YF 《癌症》2008,27(5):466-470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是决定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nt,ATM)功能与细胞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检查点调控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研究通过反义RNA抑制ATM基因表达可增加鼻咽癌细胞系CNE1辐射敏感性,本研究拟探讨其辐射增敏的细胞周期阻滞调控机制。方法:ATM反义组细胞CNE1/pDOR-atm及对照组细胞CNE1/pDOR经2Gy、5GyX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1h、4h、8h、24h、48h)收获,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检测各细胞周期百分比及凋亡率。结果:两组细胞X线照射后均未出现明显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但分别在照射后1h、4h、8h出现明显S期阻滞,24h、48h出现明显G2期阻滞,其中反义组S期细胞百分率总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G2/M期细胞百分率总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义RNA抑制ATM表达致CNE1辐射增敏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可能与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有关,与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调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胃腺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1.2μmol/L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72h,用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姜黄素对Bax、Bcl-2基因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于BGC-823细胞0~72h后,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明显上升,作用48h的IC50为1.2μmol/L。DAPI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1.2μmol/L姜黄素可以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和激活caspase-3。结论 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增加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2.
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峰  陈伟  王英杰  许洪卫 《肿瘤》2011,31(12):1067-1071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奥沙利铂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培美曲塞和奥沙利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GC-82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ell cycle 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培美曲塞和奥沙利铂均可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P<0.05),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这两种药物均可明显增加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cyclinD1和PC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其中培美曲塞和奥沙利铂联合处理具有协同效应,培美曲塞(80μg/mL)处理24h后序贯奥沙利铂(40μg/mL)处理24h组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双药联合处理组以及奥沙利铂(40μg/mL)处理24h后序贯培美曲塞(80μg/mL)处理24h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和奥沙利铂均可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细胞被阻滞于G1期。在双药联合处理中,以培美曲塞序贯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最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蛇床子素(Ost)对胃BGC-823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单药及联合放疗对BGC-823细胞的作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Ost对BGC-823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Ost及放疗对BGC-823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Ost对BGC-82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低细胞毒剂量的Ost(15 μg/ml)对BGC-823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经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后,Ost联合放疗组细胞存活曲线较单纯放疗组左移,D0、Dq值变小,放疗增敏比SER=1.64。结论:低细胞毒剂量的Ost(15 μg/ml)对BGC-823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引起放疗敏感时相G1期细胞阻滞,减少放疗相对抗拒时相S期细胞比例相关。  相似文献   

14.
奥曲肽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OCT)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OCT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BGC-823细胞,以5-FU作为阳性对照,应用MTT法分析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OCT对BGC-823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具有量效、时效关系和饱和性;OCT作用后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率和AO-EB染色测得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GC-823细胞经OCT作用后,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S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被阻滞于G1/S 期.结论:10-5-10-3g/L 浓度的OCT能够抑制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出现G1/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解毒消癥饮含药血清对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低、中、高剂量(0.28g/ml,1.41g/ml,2.83g/ml)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BGC-82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时间延长(24、48、72h),含药血清组可以显著抑制胃腺癌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r=0.951,P〈0.05);含药血清与细胞共培养24h后,低、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92%±0.188%,3.960%±0.568%,6.350%±0.065%,较对照组1.357%±0.335%增加;细胞周期显示出典型的S期阻滞;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细胞百分率为5.095%±0.971%、8.593%±0.944%、16.217%±2.358%,较对照组1.610%±1.067%明显降低。[结论]解毒消癥饮能抑制胃腺癌细胞生长并促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舒林酸体外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GC-823细胞形态改变,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免疫组化检测ki-67、bcl-2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舒林酸作用后,细胞伪足回缩,变小、变圆,排列松散或聚集成团,出现悬浮现象,瘤巨细胞减少或不见瘤巨细胞。舒林酸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1.2mmol/L舒林酸作用48h,G0/G1期细胞增至93.8%,S期细胞比例降至3.4%。舒林酸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1.2mmol/L舒林酸作用48h,细胞凋亡率升至54.9%,而ki-67、bcl-2及COX-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及凋亡小体。上述作用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舒林酸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体外生长,其机制涉及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ki-67、bcl-2及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体外胃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60)Coγ射线单次照射胃腺癌BGC-823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0、2、4 Gy,利用MTT和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各剂量组BGC-823的增殖能力;同时利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各剂量组BGC-823细胞的凋亡;用PI单染测定各剂量组BGC-823的细胞周期。结果:与0 Gy组相比,2、4Gy 60Coγ射线照射可显著抑制胃腺癌BGC-823细胞的增殖(P〈0.05),诱导BGC-823细胞在照射后依次出现S期和G2/M期阻滞。4Gy 60Coγ射线照射后48h,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可抑制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出现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对胃癌细胞BGC 823增殖和黏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以vWF抗体(vWF Ab) 处理;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黏附能力 的变化;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 vWF Ab能够抑制 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细胞形态学观察vWF Ab作用对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细 胞毒作用;MTT黏附实验结果显示vWF Ab处理后细胞的黏附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Ⅳ型胶原高浓度组较低 浓度组细胞黏附率增大(P<0.01)。 结论 vWF在体外能够影响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形态改变,促进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L型以不同比例(1:20、1:100、1:500)共培养,以不加Hp-L型为对照组,在不同时段进行以下实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噻唑氮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基因(skp2)、抑癌基因(p53)和核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Hp-L型作用BGC-823细胞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分裂增多,增殖旺盛,瘤巨细胞增多,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现象;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显示,Hp-L型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FCM检测可见,Hp-L型影响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分布,使G0/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免疫组化可见细胞中Skp2、p53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以上作用均呈细菌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Hp-L型可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Skp2、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光辉霉素(MTM)对胃癌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BGC-823、SGC-7901、MKN-28、AGS和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 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 mRNA和蛋白表达。0、25、50、10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24 h,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5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QPCR检测胃癌BGC-823、 SGC-7901、MKN-28、AGS细胞系中SP1 mRNA表达量为6.12±0.15,5.42±0.24,3.33±0.21,3.01±0.12,均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SP1 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0、25、50、100 nmol/L MTM处理BGC-823细胞,SP1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降低, 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升高。50 nmol/L MTM组SP1表达量最低(mRNA:0.48±0.12;蛋白:0.28±0.09), p53表达量最高(mRNA:5.37±0.45;蛋白:1.29±0.20);100 nmol/L MTM组p21表达量最高(mRNA:4.92±0.53;蛋白:0.86±0.15);与0 nmol/L MT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0 nmol/L MTM组BGC-823细胞G0/G1比例为(63.71±2.14)%和凋亡率为(24.68±1.09)%,均明显高于0 nmol/L MTM组[(57.39±1.83)%和(9.23±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M通过降低SP1、上调p53、p21表达水平来增加胃癌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