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病毒性出血热概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干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82-384
在当前全世界反恐怖紧锣密鼓声中,生物恐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在内的一些易于传播的强致病的病毒性出血热(VHF)病毒被利用于生物恐饰的可能性受到了国内外卫生界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VHF的概况。重点介绍我国尚未发现但易于输入传播及可能被利用于生物恐怖的VHF病毒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with Renal Syndrome,HFRS,以下简称出血热)为一组伴有肾脏病变,由抗原性密切相关的不同血清型或亚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的总称,包括流行性出血热、朝鲜出血热、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肾病、地方性良性肾病和鼠传病毒性肾病等。多年来该病的研究进展缓慢,但自1978年 Lee 首次从疫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来临,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流行性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鼠类,是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已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该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文对2007年春季在吉林省爆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与预防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出血热(VHFs)是由多种最致命的出血热病毒引起,它们在世界各地均可被发现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但对这些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尚知之较少。虽然VHFs仅间歇性发生并影响少数人群,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并且能够引起广泛的恐慌。美国国家科学院在最近发表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如果生物武器造成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有必要考虑加快生物制剂疫苗的发展。目前,天花  相似文献   

6.
首先提出的一点是为关疾病命名的问题。朝鲜出血热(KH)这个名字并不恰当,因为已有事实表明,整个欧亚大陆北部及南部一部分地区都有这种病毒,甚至有某些证据表明西半球也有这种病毒存在。此外命名也应包括明显肾脏损害的内容。过去曾使用过的其它名字尚有:伴有肾脏综合征的出血热、出血性肾病-肾炎、流行性肾病、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孙吴热。建议将来在某个会议上通过一个与KHF不同的新名字。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发热和出血的疾病.病原体为人兽共患及节肢动物携带传播的RNA病毒,包括丝状病毒科(如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沙粒病毒科(拉沙热)、黄病毒科(如登革出血热、黄热病)和布尼亚病毒科(如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约有65%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象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出血热、流感等,这些疾病流行面较广,发病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为了对付病毒对人类的骚扰,预防和治  相似文献   

9.
纪甜甜 《工企医刊》2011,24(4):84-85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主要用于腺病毒性肺炎的早期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应用该药能缩短其发热期,减轻肾脏与血管损坏及中毒症状。为掌握利巴韦林在四种常用输液中是否稳定,笔者实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世界上10余种病毒性出血热中分布较广、发病数较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在中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急性传染病。一、流行病学研究进展1.病原问题的突破:HFRS被临床上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并证实病原为病毒以后,国内外微生物学家曾用多种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