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耀亭 《模具技术》1989,(2):27-27,29
如何提高在较厚的不锈钢板上大面积冲密集小孔的冲模的寿命,是个关键问题。使用细长的小冲头在抗剪强度较高、厚度较大的不锈钢饭上冲孔,冲头将承受很大的压缩应力和弯曲应力。当冲头的长径比大于5时,经常发生断裂。因此必须采用特殊方法加以强化。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小孔冲头采取强化措施。 (1)冲头直径为1—3 mm。 (2)板料抗剪强度高,孔径d小于料厚的1/2。  相似文献   

2.
液压冲孔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EFORM 2D有限元模拟软件研究液体压力、冲头直径以及管坯壁厚的变化对液压冲孔过程的影响,获得冲头推力、冲孔后纵向塌陷尺寸和塌陷区域面积在不同控制参数下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工艺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管内液体压力增加、冲头直径增加、材料壁厚增加都会使冲头推力增大;冲头直径和液体压力对塌陷影响较大,随着冲头直径的增加和内压的降低,塌陷深度尺寸和塌陷区域面积都明显加大,材料壁厚对塌陷尺寸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冲裁、剪切§1.1 避免塌角1.影响塌角变形的因素1)相对冲头直径的影响随着相对冲头直径的减小,被冲孔剪切断面的剪裂面及塌角部分随之减小,剪切面部分随之增加。特别是d/t<1.5时,这种现象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废料的切口断面在 d/t=0.5的情况下急激减小。图1—1所示为冲孔废料剪切断面形状的变化曲线。所谓相对冲头直径是指冲头直径d 与被冲板厚 t 的比值 d/t。  相似文献   

4.
在冲孔模具中增设护套结构,主要为了能在厚板料上冲制小孔,实现“以冲代钻”来提高工效。 如图1所示这付装有件6上护套组、件15下护套组的冲孔模具。就能在抗剪强度较高的可伐合金板上冲制出孔径=0.8材料厚度的2个φ1.2mm孔(如图2所示的工件)。  相似文献   

5.
<正> 由于层压塑料零件生产规模的扩大、自动线和高速压机的应用,使得胶纸板和玻璃胶布板等制品的剪切、落料和冲孔用模有进一步提高寿命的必要。当孔径为(1—1.5)mm时,冲孔模报废得相当迅速。对胶纸板和玻璃胶布板零件生产用模的使用条件加以分析表明,冲孔模报废的主要原因在于冲头  相似文献   

6.
加载速率对SnAgCu钎焊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加载速率对SnAgCu(SAC)无铅钎料钎焊接头抗剪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试验钎料的Ag元素含量为1%~3%(质量分数),微拉剪接头的加载速率为0.01~10mm/s.结果表明,当加载速率小于1mm/s时,抗剪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断裂模式为发生在接头钎料内部的延性断裂.当加载速率增大到10mm/s时,其抗剪强度反而减小,断裂模式为发生在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的脆性断裂.另外,在加载速率较低时,抗剪强度随Ag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加载速率下,Ag元素含量为2%的钎料接头抗剪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Deform-3D模拟软件对冲裁磨损失效过程进行模拟,阐述了单次冲裁过程的冲头(凸模)磨损机理,研究了0.8 mm和1.4 mm两种不同板料(钢板)厚度下冲裁间隙料厚比与凸模磨损之间关系。根据对凸模端面及侧壁磨损深度的结果分析,可选取较合理的冲裁间隙料厚比来降低凸模磨损,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实际产品整改。结果表明:Deform-3D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趋势一致,不同板料厚度下冲裁间隙的合理选择可改善产品的冲孔或修边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金属板上制孔并翻边,一般用两道工序实现:在一套模具上冲孔,在另一套模具上翻边。近来出现了在一套模具上进行冲孔翻边的复合方法。曾在厚度δ=0.5~2毫米的10钢、63M和A1M铝合金方板上进行试验,获得的孔直径达64毫米。翻边时的单边间隙S=1~1.05δ。当翻边孔径小于16毫米时,翻边冲头的圆角半径R_n=0.5(d_o-d_n),d_o—翻边冲头直径,d_n—冲孔冲头直径,凹摸圆角半径R_M=  相似文献   

9.
<正> 一般认为,在低碳钢板上冲裁比料厚小得多的孔是不可能的,因为冲头由于磨损太大而经常发生损坏。然而,分三次加工取代传统的一次性冲我是可以解决厚料的小孔冲裁问题的。 分步冲裁利用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从金属板料上先冲剪分离出一块,此时,不必让冲头一下子冲透整个板厚,只要能有适当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最近研制成功了电力 (灯 )杆成套生产制造设备并通过鉴定。该成套设备生产多棱锥形及圆锥形电力 (灯 )杆 ,由开卷机组、纵剪机、双机联动数控折弯机、液压合缝机、电力杆焊接转台及自动焊接机、二氧化碳保护焊机、液压校直机、弯管机等组成。其中 ,开卷机组用于加工厚 5mm、宽 1 60 0mm的钢卷板。通过开卷、校平、剪切成长度为 1 40 0 0mm的板料。纵剪机用于加工厚 1 2 .7mm、宽 2 0 0 0mm、长 1 40 0 0mm的板料 ,并可以剪切直线及斜边。双机联动数控折弯机 ( 2 PS630 60K)采用电液伺服同步技术 ,双机同步采用了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镍包覆碳纳米管(Ni-CNTs)对Sn-58Bi钎料焊点微观组织和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i-CNTs的添加提高了Sn-58Bi钎料润湿性能,复合钎料焊点界面IMC(intermetallic compound)呈现扇贝状,细化了Sn-58Bi钎料的微观组织,提高了复合钎料接头的拉伸和剪切性能。随着Ni-CNTs含量的增加,铺展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IMC厚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复合钎料接头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Ni-CNTs含量为0.03wt%时,复合钎料铺展面积最大,为58.3 mm2;复合钎料接头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最大,分别为99.2、14.1 MPa。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述 图1是我厂对外承制的一种零件锁前板。材料为0.8毫米厚的08Al钢。一般冲制该零件要在两套模具上完成,先在板料上压形后再冲孔落料。我们考虑到零件的成形力比较小.为了减少工序及工步,经认真研究、试验后;设计了一副压形冲孔落料复合模一次压制完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零件工艺分析 50F—Ⅲ密封环零件(见图1)原材料为L_2M,用于液体过滤组件中起密封作用。原采用切削加工而成。主要工艺过程为:板料冲裁下料→钻(冲)中心工艺孔→车成形;或者用棒料直接车加工成形。车加工,工时费用高,且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变形造成尺寸超差,零件合格率很低。为此拟改为挤压成形。 考虑到若采用落料冲孔方法制坯,然后挤压成形,则由于板料厚度公差较大(δ=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大量生产中冲孔冲头是易损件,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多采用快换冲头。我们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了新型快换冲头。图1为汽车纵梁冲孔落料模,件17是快换冲头。该种结构的冲头安装维修方便,不需卸冲模即可更换,而且性能可靠适合冲中、厚板料。缺点是外径尺寸比相同规格凸模固定部分大些,故对于孔的位置尺寸较小,以致使凸模外径尺寸相互干扰的冲我件不适用,薄板料且要求平度高的冲裁件也不适用。另外,机加工也较麻烦。现将快换冲头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连接件(如图1)为车辆组装中一个重要零件,生产批量大,板料厚,形状较复杂。展开后的形状如图2。整个工艺过程为冲孔、落料、U型弯曲、V型弯曲。以往采用3副模具完成该零件,即冲孔落料复合模、U型弯曲模、V型弯曲模。由于工序复杂,使得定位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该件的生产效率,将以往的3副模具合并为1副模具,设计成五工位级进模,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提高了工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正> 汽油机起动轮后圈(图1)斜肩圆周上有32个φ12的孔,要求均布。若制造单冲头的一般模具,则定位复杂,会有较大的积累误差,使32个孔错位严重,质量难保证,而且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若采用多冲头一次冲制,也存有模具制造复杂,凹模强度低,修模时困难较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了拨转式自动冲孔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开发了能在1 300 ℃下服役的TZM合金专用钎料,并测试了该钎料在TZM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能,引入“基准润湿面积”的概念判断该钎料的润湿性,并探讨了钎料中Cr元素对钎料润湿性能、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 分析了钎焊接头的强化机理,探明了接头的抗剪强度随着Cr元素的加入先变大后变小,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结果表明,当钎料中Cr元素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钎料的润湿性最好,接头的抗剪强度达到135 MPa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8.
<正> 1 前言 齿轮毛坯热冲头工作条件恶劣,材料选用了新型热作模具钢 35Cr 3Mo 3W 2V(代号HMI)。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强性、抗冷热疲劳性及良好的耐磨性。对这种热冲头采用了双重强化热处理工艺,使其寿命比常规热处理工艺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19.
基于DYNAFORM软件,对一定厚度的1060铝板单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进行研究。探究了不同翻边孔径d_m时,预制孔径d_0对翻边高度和壁厚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翻边孔径d_m一定时,翻边制件的壁厚分布随着预制孔径d_0的改变呈现一定的变形特征;其典型的成形特征包括3种:线性减薄、均匀分布、中部减薄。分析得出不同翻边孔径dm时的单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临界预制孔径d_(0临界)及翻边高度的计算公式。结果发现:当板料不发生中部减薄时,翻边高度与理论计算公式吻合较好;板料发生中部减薄时,其翻边高度与理论计算公式误差较大,需要进行修正。使用渐进成形数控机床进行实体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压指级进模     
<正> 压指是我厂单相同步发电机刷握上的一个零件。材料为1mm厚铜板,由于其外形及孔径都比较小,如图1所示,我厂采用冲孔、落料均在一付模具上完成。 一、模具特点及冲制过程 该级进模的特点在于徘样方式采取直对排(见排样图2)材料利用率为47%;如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