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A)、总胆红素(TBIL)、重型肝炎分期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48例入院时AFP、TBIL、CHE、PA的水平,分析其与预后和肝炎分期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愈好转率31.8%。治愈好转组与无效组入院时AFP、PA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重型肝炎早期患者与晚期患者入院时AFP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AFP、PA、重型肝炎分期是判断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及可靠指标,且AFP、PA的信息反应较早,更有助于进行早期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CT定量测定在脂肪肝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CT定量测定的方法,探讨其在脂肪肝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湿热内蕴型脂肪肝患者18例,经CT分度后,接受以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为主的中医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常规肝脏CT扫描和血清生化指标(包括ALT、AST、ALT/AST、TC、TG)的检查,测量肝、脾CT值,并计算肝脾CT值比值,然后对治疗前后肝脾CT值比值、血清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药治疗后的肝脾CT值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仅TG治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量测定较血清生化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脂肪肝的中医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应答。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21例Ⅰ型AIH和20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应答。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IgM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重叠综合征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7例中4例(57%)肝功能改善(P〈0.05),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7例中5例(71%)ALT、胆红素(BIL)、AST恢复正常,ALP、GGT明显下降(P〈0.05或P〈0.01)。PBC组中13例(65%)ALT、BIL、ALP、GGT明显下降(P〈0.05)。结论PBC-AIH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有助于生化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参数、HBV—DNA转阴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降低CHB患者血清ATJT、AST及TBIL等肝脏酶学指标,改善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支持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慢性重型肝炎(来自我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2000m~3680m),共治疗38人次,平均每例患者(1~4)次。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PTA),血氨(NH3)等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防止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及肝移植赢得了时间,是高原地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田巧  庞国宏 《西南军医》2008,10(5):83-84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预后不同将86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46例),检测其PTA水平,从PTA水平和PTA降低的严重程度比较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转归。结果重型肝炎死亡组PTA水平为(23.86±5.62)%,存活组VIA水平为(42.83±7.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A水平为30%-40%、20%-30%、10%-30%、〈10%时病死率分别为12.5%、39.5%、72.7%、100.O%。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A的降低和严重程度与重型肝炎的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是诊断重型肝炎的标准之一,是衡量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判断疗效、评估预后的一项最敏感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曹燕  季代金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1):1186-1189
目的探讨加强心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过程中血压、呼吸、脉搏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共选择符合条件的40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99例和实验组207例。在行首次PE治疗穿刺术前,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实验组除给予常规指导外,还加强了心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中的血压、脉搏、呼吸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PE术前,两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术中,对照组收缩压和脉搏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或P〈0.01),而呼吸和舒张压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PE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行PE时,加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影响操作的不良因素,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8.
枇杷花水提物防治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枇杷花水提物(AELF)对急性酒精染毒小鼠的防治效果。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不同剂量AELF(400、800、1600mg·kg^-1)组,每组10只。按0.10ml/10g剂量灌胃给药10d,末次给药2h后一次性灌胃给予50%(Ⅳy)无水乙醇溶液0.12ml/10g,禁食不禁水16h。测定外周血象,血清中ALT、AST、ADH活性及肝匀浆中MDA、TG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ELF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WBC、AST、血清及肝脏TG水平,均以中剂量效果最好(P〈0.01,P〈0.01,P〈0.01,P〈0.05);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血清ALT及肝脏MDA水平(P〈0.01,P〈0.05)。结论AELF可以通过降低染毒小鼠转氨酶和TG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血清胃蛋白酶原亚型(PGI,PGII)水平和PGVPGII比值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VIA)检测204例CAG患者和39例正常人血清PGI和PGII水平及PGI/PGll比值的变化。结果:CAG组血清PG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I水平随病情进展明显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I/,PGⅡ比值的变化与血清PGI水平变化呈正相关。CAG组血清PGⅡ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茵(HP)阳性CAG组与HP阴性CAG组血清PGI和PGⅡ水平及PGI/PGⅡ比值基本一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I和PGI/,PGⅡ比值的降低,是筛查诊断CAG的一项较好的血清学指标,适于人群筛查及胃镜检查禁忌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及其拮抗剂WEB2170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45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AF损伤组和WEB2170预处理组,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组化染色积分光密度法测定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体外实验,应用DPH探针测定培养肝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观察用PAF刺激培养的Kupffer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和MDA的情况。结果体内实验:PAF可致大鼠血清AST、ALT、LDH及组织MDA升高(P〈0.05~0.01),SDH酶染色积分光密度值(Dλ)降低,WEB2170预处理可减轻上述改变(P〈0.05~0.01);体外实验,PAF可使肝细胞膜流动性降低(P〈0.01),而WEB2170(50ng/ml)可减轻PAF所导致膜的流动性降低(P〈0.05);PAF可刺激Kupffer细胞产生TNF、MDA(P〈0.01),呈剂量依赖性,可被WEB2170显著抑制(P〈0.01)。结论PAF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其拮抗剂WEB2170对PAF所致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方(SGJP)对CCl4诱发的化学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低剂量组、疏肝健脾方中剂量组、疏肝健脾方高剂量组、阳性药(联苯双酯,BP)组,给药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10d,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量的溶媒,于末次给药8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每组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0.1mL/lOg)复制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指数、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疏肝健脾方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抑制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或P〈0.01),提高肝组织SOD、GSH活性(P〈0.05或P〈0.01),降低肝指数(P〈0.05或P〈0.01),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疏肝健脾方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伟明  于强  杨勇  席启辉 《人民军医》2013,(11):1300-1301
目的:观察胸腺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药物性肝损害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停用肝损害药物,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注射液静脉滴注等护肝降酶、退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及胸腺素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O.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或非常显著下降(P〈0.05,P〈O.01),观察组治疗后ALT、6舰、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胸腺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确切,肝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的脑代谢改变,并探讨其与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9例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对临床确诊的46例HIE患儿进行MRI及氢质子MR波谱(^1H—MRS)检查,MRS采用单体素及二维多体素化学位移波谱技术。46例HIE临床分度包括轻度25例、中度11例以及重度10例。观察HIE患儿MRS代谢物变化及其与临床分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HIE的典型表现为:乳酸(Lac)峰增高,谷氨酸及谷氨酰复合物α峰(GLx—α)增高及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2)GLx—α/肌酸及磷酸肌酸(Cr)比值在对照组及HIE轻、中、重度组分别为0.16、0.21、0.64、1.31,GLx—α/Cr比值在对照组及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P〈0.01),且在HIE各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3.29,P〈0.05)。Lac/Cr比值在对照组及HIE轻、中、重度组分别为0.12、0.14、0.19、0.26,该比值在对照组及H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且在HIE各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1.74,P〈0.05)。GLx—α/Cr及Lac/Cr比值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性(r=0.76及0.59,P均〈0.01)。NAA/Cr比值在HIE重度组明显低于中、轻度组。(3)等级相关分析证明GLx—α/Cr及Lac/Cr比值与HIE预后呈负相关关系,尤其是GLx—α/Cr比值相关性更强(相关系数r=-0.83,P〈0.01),可作为评估HIE预后的有效指标。结论 ^1H—MRS技术可无创观察HIE患儿脑代谢改变,观察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HIE患儿基底节区GLx—α/Cr比值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帅: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各检测1次,取其最高值作为统计数据,并动态观测其变化。结果:5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AFP水平升高,病死率下降。结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型无明显关系,但与AF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正常妊娠和46例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D值,计算UA与MCA各指标比值。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组胎儿UA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CA阻力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U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高于正常组(P〈0.01)。以(RIUA/MCA)〉1.00,(PIUA/MCA)〉1.00,(SUA/DUA)/(SMCA/DMCA)〉0.60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96%。结论: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指标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训练强度与血清ALT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分析训练强度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对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为阴性的不同训练强度的个体进行血清ALT活性测定。结果:血清ALT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高强度训练组明显高于中等强度训练组和普通训练组(X^2=3.89,P〈0.05;X^2=19.33,P〈0.01);中等强度组明显高于普通组(X^2=4.92,P〈0.05)。高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普通组ALT活性测定值第百分之95位点分别为60U/L、47U/L和39U/L。结论:血清ALT活性和训练强度呈正相关,不同训练强度的个体应该制定不同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的血清PA进行检测,比较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问的差异。结果:PA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与肝硬化、急件肝炎与肝癌、急性肝炎与重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肝炎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在肝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清TSGF检测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2例肺癌和63例肺部感染患者、41例肺结核及256例正常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①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SGF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8.0%;②肺部感染患者TSGF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其假阳性率可达到65.1%,而与肺癌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③肺结核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④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TSGF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明显增高,在排除炎症后,可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肝癌、胆管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酶活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例肝癌,11例胆管癌患者血清Zn、Cu、Mn、Cd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同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并同36例健康人作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肝癌、胆管癌血清Cu、Mn、C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Zn低于对照组(PO.05),而ALT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血清Cu、Mn、Cd、Zn含量及AKP、GGT、AST、ALT活性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肝癌、胆管癌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及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肝毒性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4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90天内静脉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BILJ)、直接胆红素(BILD)含量,判定患者肝功能状况;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综合判定治疗措施的合理性。结果 CsA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6.90%,术后两周ALT、AST和BILD明显升高(P〈0.01),BILT升高(P〈0.05);FK506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14%,ALT、AST、BILT和BILD略升高(P〉0.05);骁悉(肿)和布累迪宁(MRZ)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区别。18例转换FK506 1周后,ALT、AST、BILT和BILD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sA肝毒性为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FK506肝毒性明显低于CsA;密切检测CsA浓度以及依据CsA浓度下限用药是预防肝毒性的关键;对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转换FK506是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