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的必要性及适应证。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器械固定、融合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7例。病变位于胸椎3例,胸腰段8例,腰椎4例,腰骶椎2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7例,4个节段3例;3例伴窦道形成;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术前后凸成角10°~72°,平均31°。Ⅰ期后路器械固定、融合12例,Ⅱ期后路器械固定、融合5例。结果:平均随访3.1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后凸成角7°~58°,平均16°,椎间植骨平均在5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95.6%,1例有假关节形成。疗效按Chen标准优良率90%,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主要适用于多个节段受累、腰骶段及伴窦道的病例,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结合后路器械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56岁.病程4~15个月,平均6个月.病变位于L5、S1 7例,L4、5、S1 2例,L5、S2 2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4例.术前后凸成角5~18°,平均9°.4例伴有肺结核3例伴窦道形成;3例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压;9例伴椎旁脓肿.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手术.结果 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核无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疗效按Chen等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术后12个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0例,1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3例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后消失.血常规、血沉、肝肾功正常9例,2例肝转氨酶升高.结论 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器械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的优点,适用于腰骶段脊柱结核伴窦道及术前诊断尚不能排除化脓性脊椎炎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353-1358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新技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2010年6月,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新技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78岁,平均(41.2±7.8)岁;其中胸段21例,胸腰段14例,腰段9例,腰骶段4例。ASIA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17例,D级10例,E级11例。术前血沉1878岁,平均(41.2±7.8)岁;其中胸段21例,胸腰段14例,腰段9例,腰骶段4例。ASIA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17例,D级10例,E级11例。术前血沉18106 mm,平均(46.7±10.6)mm。胸腰椎结核后凸角度4°106 mm,平均(46.7±10.6)mm。胸腰椎结核后凸角度4°62°,平均(26.6±9.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15°62°,平均(26.6±9.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15°31°,平均(23.5±5.7)°。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31°,平均(23.5±5.7)°。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0 min,平均(128±24)min,术中失血量100180 min,平均(128±24)min,术中失血量100800 ml,平均(310±125)ml。术后随访18800 ml,平均(310±125)ml。术后随访1857个月,平均(37±8)个月。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3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无结核复发,无钛网沉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胸腰椎后凸角度0°57个月,平均(37±8)个月。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3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无结核复发,无钛网沉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胸腰椎后凸角度0°18°,平均(7.2±2.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为23.8°18°,平均(7.2±2.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为23.8°35.3°,平均(30.6±6.3)°,随访过程中无明显角度丢失;植骨融合时间为435.3°,平均(30.6±6.3)°,随访过程中无明显角度丢失;植骨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脊柱结核,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有限切口腹膜外入路下胸段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年龄为17~70岁,平均41.5岁,行有限切口腹膜外入路下胸段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其中爆裂性骨折.29例,结核10例,不稳定滑脱2例,坏死2例,肿瘤3例。结果有限切口腹膜外入路下胸段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组织损伤小,骨折骨碎片及病灶组织清除彻底,椎管减压充分,植骨愈合好,无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口腹膜外入路下胸段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具有损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7~2006年收治的48例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2~58岁,平均38.8岁。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3例,E级32例。腰骶角为18°±3.1°。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给予4周以上的抗结核化疗,待血红蛋≥100gL,血沉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25例,一期后前联合入路手术14例,分期前后入路手术9例。结果:手术时间为130~240min,平均200min。失血量900~2000ml,平均1350ml。术中无大血管、硬膜损伤。术后并发症:慢性窦道形成1例,肠梗阻1例,逆行性射精1例,生殖股神经激惹1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75.3个月(45-182个月),术后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为95.8%,术后1年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16例神经损伤者均获得一定好转,术后恢复为:D级2例,E级14例:腰骶角为24°±8.0°;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参见脊柱结核愈合标准,均获得治愈,无再发。结论:腰骶段脊柱结核因其特殊解剖结构,手术难度较大,只要术前充分准备,以正规抗结核化疗为基础,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完全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后路手术后复治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后路内固定术后复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后路手术后复治患者15例,其中神经症状未缓解或加重、结核中毒症状持续6例,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1例,D级2例;切口窦道形成9例。经调整抗结核用药2-8周后.5例一期取出椎弓根内固定,同时行标准前路手术(经胸或经胸腹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1例患者未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直接行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术;9例先行窦道切除、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取出术,伤口愈合2周后再行标准前路手术。术后根据药敏结果进行个体化的化疗1-1.5年。随访观察患者病灶有无复发、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术后出现肋间神经疼痛或麻木。术中清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测均确诊脊柱结核。8例培养出结核杆菌(57.1%),4株耐药.其中1株耐多药。随访3~32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中2例由术前Frankel B级恢复到D级.其余神经症状均完全恢复,随访期内结核未见复发,8例随访1年以上者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结论:对后路手术后复治的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在有针对性的化疗基础上行前路彻底地病灶清除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4月~1996年2月,我们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188例,经平均3.5年随访资料较完整的有1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32例中,男60例,女72例,年龄5~73岁,平均34岁,以14~35岁为最多,计104例,占本组的77.6%。其中胸椎66例,胸腰段16例,腰椎42例,腰骶部8例。病变椎体最少1个,最多5个,以2个的最多,计113例。有寒性脓肿的74例,流脓窦道的15例,术前X线片有破坏的102例,有死骨的56例。单纯脊柱结核104例,合并截  相似文献   

8.
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目的:观察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6年1月收治48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22~58岁,平均38.8岁。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3例,E级32例。腰骶角为18.0°±3.1°。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以上,待血红蛋白>100g/L、血沉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25例,一期后前联合入路手术14例,分期前后入路手术9例。结果:手术时间130~240min,平均200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即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是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秀华  邓雪平  邓永启 《中国骨伤》2000,13(12):766-766
Zielke手术又称经腹侧去旋转脊柱融合术 ,是一种采用胸—腹联合切口经前路矫正胸腰段 ,腰段脊柱侧弯的方法 ,我院自 1993年~ 1996年共手术 3例 ,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14~ 48岁 ;腰段脊柱侧弯 1例 ,胸腰段脊柱侧弯 1例 ,2例旋转畸形都较明显 ,另1例是椎板裂畸形无法放置Luque装置。术后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 ,72小时拔除胸管 ,12天拆线 ,石膏背心外固定 4~ 6个月 ,住院时间 2 1~ 6 0天 ,平均39天。本组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5个月~ 4年 ,平均 2年半…  相似文献   

11.
Ⅰ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Ⅰ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应用Ⅰ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7~61岁,平均37.6岁。结核病灶位于胸段4例,胸腰段8例,腰段11例。结果:术后随访9~40个月(平均28.7个月),患者术后2~3周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活动,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16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62级。并发症主要有暂时性窦道形成2例,内固定断裂1例,因抗结核化疗周期不足复发1例。结论:Ⅰ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地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和截瘫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l(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07-05—2012-04诊治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9例。所有患者先行CT引导下穿刺,灌洗引流1~2周后再行后路开放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血沉(ESR)、后凸角度、神经功能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9例均获得随访18~5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时间120~26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失血量300~1 600 ml,平均650 ml。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3个月ESR恢复正常,平均21 mm/h。术后后凸角度3°~16°,平均7°。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4例,E级4例。植骨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结核伴巨大脓肿者采用经皮穿刺引流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仲前  唐六一  吕波 《中国骨伤》2005,18(7):400-401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5例,腰椎11例;平均年龄31.6岁;病程4个月~2.8年,平均9.2个月。全部病例经彻底病灶清除后Ⅰ期植骨内固定,前路固定21例,后路固定10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6个月(4个月~2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和窦道形成。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增加了术后节段稳定性,植骨块牢固,植骨融合率提高,后凸畸形矫正满意。Ⅰ期内固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并脊髓损伤致不完全瘫痪的患者经胸或胸腹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肋骨(钛网)植骨、椎体行内固定术.术后正规四联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 ~60个月.植骨部分融合时间为3~8个月,到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无钛网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 经胸及胸腹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肋骨(钛网)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局部抗痨药物治疗活动期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累及胸腰段2例,腰段8例,腰骶段2例。3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神经受压症状,F ranke l分级C级2例,D级1例。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应用改良吴启秋结核临床治愈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期间12例患者均获随访,未发生交叉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2个月~4年,平均3.2年,末次随访时,均达到临床治愈,腰痛症状明显减轻,有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恢复。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化疗药物治疗脊柱结核创伤小、费用低、可取得较好疗效,适合治疗早期脊柱结核、身体条件较差或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比较少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 ,对其治疗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本文就 12例迟发性感染的治疗经验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 ,我们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 10例 ,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2例。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1~ 45岁 ,平均 32岁。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一次手术的时间为 12~ 34个月 ,平均 16个月 ;窦道出现后距第二次手术的时间为 2 0d~ 2个月 ,平均 1个月。12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均无发热 ,原手术切口和窦道处无红、肿、热…  相似文献   

18.
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分别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3例,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8例,椎体侧前方椎管减压6例,其中行单纯椎体侧方植骨融合术3例,辅以椎体侧方钢板内固定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7a6个月,平均4.2a。后路植骨平均骨融合时间为2.8个月,椎体侧方植骨平均骨性融合时间为3.3个月,椎管侧前方减压6例中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改善,2例症状加重并伴单侧下肢肌力1~2级减退。[结论]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有时并不合并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外科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及避免继发性截瘫,而过分强调椎管完全减压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会导致严重的脊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9.
1987~1997年我们采用前路中柱样状植骨,对122例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椎体缺损进行融合,经2~10年(平均6.5年)随访,脊柱稳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2例,男42例,女8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平均37岁。病推部位:胸推23例,胸腰段41例,腰椎52例,腰骶部6例。病变侵犯单一椎体48例,2节推体68例,3节以上椎体6例。中心型23例,边缘型sl例,合并推弓结核18例。94例合并推旁脓肿或流往脓肿,其中24例伴有窦道,28例为单纯椎体破坏。18例会并截瘫,10例合并后突畸形,C。bb’S角10”~35“(平均24o)…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112例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11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83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1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87例,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7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40min),平均出血量650m1(300-17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瘫痪加重2例。随访3~22个月,除一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合并脊髓损伤的脊柱结核部位病理破坏程度,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