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在体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粒体游离钙、线粒体转运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及外周血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明确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时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ISO组):肝I/R前60 min ISO预处理30 min,后用空气洗脱30 min:CsA+ISO组,CsA50 mg/kg 静脉内注射,30 min后同ISO组;CsA组,I/R前30 min 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再灌注24 h迅速断头取前脑,分离线粒体进行线粒体游离钙、MPTP含量检测,各组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AISA法测定S-100β蛋白含量。结果 I/R组(287.32±26.17)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明显增加,高于S组(198.54±21.02)和ISO组(209.74±29.49)(P< 0.05);CsA+ISO(267.31±37.52)明显高于ISO组(P< 0.05);CsA(288.63±23.15)组与I/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I/R组(1.73±0.24)的ΔS与S组(2.36±0.35)和ISO组(2.11±0.32)相比明显减少(P< 0.05),既MPTP大量开放,而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与CsA+ISO组(1.72±0.34)和CsA组(1.77±0.35)△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A+ISO组的ΔS值与ISO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外周血液S-100β蛋白I/R组明显高于S组和ISO组(P< 0.05);CsA+ISO组与ISO组比较显著升高(P< 0.05),I/R组,CsA+ISO组和CsA组与缺血前比较明显升高(P< 0.05),缺血前S-100β蛋白含量五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损伤,而异氟烷预处理对此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异氟烷抑制MPTP开放,降低线粒体游离Ca2+浓度,防止了线粒体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 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以及血压与两者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RHR组(40只) 和假手术组(40只)。RHR组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高血压大鼠模型,鼠尾测压仪测定血压。根据Longa 5评分法和病理学结果确定脑卒中;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测定脑组织和血管中MMP-9和TIMP-1的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 检测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RHR组大鼠术后2、4、6、8、10、12 周血压均明显升高[(157±9.0)比(128±7.0),(176±10.0)比(122±6.0),(194±8.0)比(117±6.5),(202±12.0)比(124±8.0),(218±15.0)比(126.±8.5),(224±20.0)比(129.±9.0) mmHg,均P < 0.05];术后12周,RHR大鼠血清MMP-9高于假手术组[(783.4±109.79)比(573.4±109.59)ng/mL,P < 0.05];而RHR大鼠血清TIMP-1低于假手术组[(313.02±83.9)比(976.19±191.1) pg/mL,P < 0.05]。同时,RHR大鼠脑组织和血管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均P < 0.05),而TIMP-1的表达则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均P <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与血清、脑及血管组织中的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557,r=0.774和r=0.661,均P < 0.05),而与TIMP-1水平均呈负相关(r=-0.481,r=-0.535和r=-0.685,均P < 0.01)。结论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脑和血管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而TIMP-1表达降低。两者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血压的升高与血液和组织中MMP-9的升高和TIMP-1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和经皮单步扩张气管切开(SSDT)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术后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60例,分为GWDF组和SSDT组,每组各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扩张次数、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SSDT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GWDF组[(6.5±2.2)min vs(9.3±3.1)min,P=0.02],扩张次数明显少于GWDF组[(1.10±0.05)次 vs(1.53±0.22)次,P=0.001],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GWDF组(P=0.000),总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WDF组(P=0.000)。结论 SSDT与GWDF相比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心脏术后危重患者气管切开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国人群ABCG5/ABCG8基因rs4299376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对一些相关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进行研究,探究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90例冠心病、198例非冠心病及331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样,采用核酸自动提取仪提取基因组DNA,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rs4299376基因型,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脂水平,对比分析各组人群基因多态性及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中国人群ABCG5/ABCG8基因rs4299376多态性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总体和男性患者中,脂质水平与冠心病没有相关性;但在女性患者中,冠心病患者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比非冠心病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2.23±1.05vs1.84±1.03,P=0.01;TC:4.79±1.17vs4.36±1.03,P=0.01)。根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60岁人群中,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比非冠心病患者低(1.09±0.23vs1.16±0.25,P=0.03)。结论 中国人群ABCG5/ABCG8基因rs4299376多态性与冠心病可能关系不大;女性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具有更高的TC和TG水平,60岁及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患者具有更低的HDL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R.E.N.A.L.评分系统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肿瘤特征和适应证特点,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7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52.8±10.3)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8±3.25)kg/m2,麻醉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ASA)为(2.0±0.4)分,Charlson全身合并症评分(age-weighted)为(0.7±1.03)分。左侧肿瘤38例(其中孤立肾肾肿瘤1例),右侧肿瘤32例(其中孤立肾肾肿瘤1例),肿瘤均为单发,肿瘤最大径(3.7±1.31)cm;R.E.N.A.L.评分(8.1±1.31)分。根据肾肿瘤R.E.N.A.L.评分系统得分的高低分组,分析并比较组间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1例手术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30±48.3)min,术中出血(154±135.9)mL,术中血流阻断时间(23.0±9.30)min,术后住院时间(11.4±4.44)d,总体输血率8.57%(6/70),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7.1%(12/70)。术后病理:手术切缘均为阴性,肾细胞癌5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其他良性病变8例。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末次随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中、高复杂程度(R.E.N.A.L.评分)组间各参数比较:在前10例中完成的例数(50.0% vs 10.9% vs 11.1%,P=0.033)、手术时间[(213±35.5)vs (225±48.9)vs (269±31.7)min,P=0.008]、术中出血量[(86±31.3)vs (158±148.5)vs (172±66.7)mL,P=0.032]和缺血时间[(18.9±7.54)vs (22.2±8.88)vs (30.4±9.76)min,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肿瘤R.E.N.A.L.评分与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术前运用R.E.N.A.L.评分系统区分肿瘤复杂程度有助于指导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技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精索静脉曲张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发病机制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n=50),并选取非精索静脉曲张的良性疾病男性患者作为对照(n=46),检测两组MPV等相关参数并分析其与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3.50±5.08)岁和(24.67±4.33)岁(P=0.599)。精索静脉曲张组MPV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MPV与精索静脉曲张等级具有相关性(r=0.497,P=0.03)。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血MPV升高,静脉曲张程度与MP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笔者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8例。前瞻性分析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与病理无效组相比,病理有效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9.54±3.11 vs 6.12±3.21,P=0.015);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3%±17% vs 29%±11%,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1%±21% vs 34%±12%,P=0.000)。与未pCR组相比,pCR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10.54±4.11 vs 5.87±2.21,P=0.000);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7%±17% vs 28%±10%,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4%±23% vs 33%±11%,P=0.000)。结论 18F-FDG PET-CT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一种影像学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郭瑛  王凯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34-138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对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微环境中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前瞻性收集笔者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研究组在新辅助化疗期间给予胸腺五肽,化疗结束后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留取乳腺癌组织标本,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和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外周血中IL-6、IL-10、TGF-β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显著降低(21.47%±3.29% vs 23.88%±3.43%,P=0.002);CD8+T细胞显著增高(30.36%±4.38% vs 28.43%±4.16%,P=0.047);CD4+/CD8+T细胞显著降低(0.71±0.14 vs 0.84±0.18,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T细胞、IL-6、IL-10、TGF-β1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显著增加(27.67%±4.24% vs 25.09%±3.68%,P=0.005);CD4+/CD8+T显著增加(0.83±0.14 vs 0.75±0.18,P=0.029);IL-6水平显著增高(12.39±2.87 vs 9.24±3.38ng/L,P=0.000);IL-10水平显著降低(8.49±2.59 vs 12.59±3.65ng/L,P=0.006);TGF-β1水平显著降低(12.47±3.88 vs 17.76±4.12ng/ml,P=0.00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手术部位出血、复发率和病死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新辅助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组织微环境中免疫状态和全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评价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方法 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以姜黄素作为对照,检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累计溶出率;取SD大鼠12只,经口服灌胃给予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或姜黄素混悬液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 结果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累计溶出率分别为0.150 g/L、68.04%,较姜黄素(0.057 g/L、50.68%)均有所增加。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姜黄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74.34±5.57) μg/L和(61.64±4.29) μg/L,Tmax为(0.17±0) h和(0.25±0) h,AUC0-t为(637.38±30.04) μg·h·L-1和(172.41±31.66) μg·h·L-1,AUC0-∞为(857.80±223.69) μg·h·L-1和(191.08±43.27) μg·h·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符合测定要求。 结论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与姜黄素相比吸收速度快,消除速率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方面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间277例肝外胆管结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T的168例,行EPBD的109例,分别对EST组和EPBD组病例的基本情况、结石直径、取石方法、手术时间、结石一次取净率、术后住院天数、近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比、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ST组结石直径为(11.3±6.2)mm,EPBD组结石直径为(10.1±5.7)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 6);EST组和EPBD组不同取石方法构成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EST组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1.2±3.1)min,EPBD组为(20.7±2.5)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 1);EST组结石一次取净率为95.2%,与EPBD组的9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 8);术后住院天数EST组为(4.1±1.9)d,EPBD组为(4.1±2.0)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0);EST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1%,EPBD组为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 2);EST组中出血的发生率为3.6%,EPBD组为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8.3%,EST组为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和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各有利弊,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无须局限于结石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