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RT)、常规静态调强放疗(IMRT)治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治疗的94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应用VMRT治疗,对照组应用IMR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I、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学优势,以期得到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宫颈癌比较VMAT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的研究,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23项研究338个病例纳入Meta分析。VMAT中的适形指数(P=0.024)、均匀指数(P=0.042)及V95(P=0.045)均优于IMRT,计划肿瘤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的Dmean、Dmax、Dmin、D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MAT中直肠V40(P=0.004)、膀胱V30(P=0.032)和V40(P=0.003)、小肠V40(P=0.001)均优于IMRT;直肠的V10、V20、V30、V50、Dmean、Dmax,膀胱V20、V50、Dmean,小肠V10、V20、V30、V50、Dmean,股骨头V20、V30、V40、Dmean、D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织中IMRT的V10优于VMAT(P=0.014),而VMAT的V20和V30均优于IMRT(均P<0.001)。VMAT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与IMRT相比均明显减少(均P<0.001)。结论:宫颈癌放疗中,相比IMRT,使用VMAT技术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在保护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等方面也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 vs. 64%,P < 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 vs. 6%,P < 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 < 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 < 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 < 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2F-RapidArc)与切线野调强(2F IMRT)计划,2F-RapidArc采用机架角287°~293°至152°~162°的两个部分弧,中间0°~90°避免照射,2F IMRT采用机架角301°~311°和125°~135°的切线野照射,处方剂量均为46 Gy/23次,所有计划要求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比较2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2F-RapidArc和2F IMRT计划均匀性指数分别是1.12±0.02和1.11±0.03(P=0.282),适形度指数分别是0.80±0.03和0.65±0.04(P<0.001),计划靶区(PTV)V110分别是20.98%±14.47%和10.43%±10.49%(P=0.030)。与2F-IMRT计划相比, 2F-RapidArc计划增加了左侧肺的V5(48.06%±17.32% vs. 24.23%±6.56%,P=0.001)、V10(28.89%±9.28% vs. 17.07%±4.78%,P=0.004)、Dmean[(9.70±2.14) Gy vs. (6.86±1.77) Gy,P=0.002],增加了双肺的V5(22.85%±7.55% vs. 11.01%±2.95%,P=0.001]、V10(13.16%±4.33% vs. 7.76%±2.16%,P=0.006)、Dmean[(4.66±0.95) Gy vs. (3.17±0.82) Gy,P=0.001),但降低了左侧肺的V40(3.58%±1.46% vs. 6.19%±3.04%,P=0.006),同时降低了双肺的V40(1.61%±0.64% vs. 2.81%±1.39%,P=0.005)。增加了心脏的V5(39.3%±17.19% vs. 8.79%±4.24%,P<0.001)、V10(21.31%±13.8% vs. 5.73%±3.42%,P=0.002)、V20(7.80%±6.08% vs. 4.05%±2.85%,P=0.018)、Dmean[(0.64±0.25) Gy vs. (0.29±1.39) Gy,P<0.001],降低了心脏的V40(0.50%±0.40% vs. 1.86%±1.94%,P=0.037)。增加了对侧乳腺的Dmean[(1.63±1.26) Gy vs. (0.09±0.05) Gy,P=0.004]。与2F-IMRT计划相比,2F-RapidArc治疗时间略有增加[(132.9±7.2) s vs. (140.3±11.6) s,P=0.030],两者的机器跳数相当[(467.0±30.4) MU vs. (494.7±44.9) MU,P=0.094]。结论:2F-RapidArc和2F-IMR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要,2F RapidArc计划比2F IMRT计划有更好的适形度,更低的高剂量区,但是增加了患侧肺、双肺、心脏的低剂量区及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2F-RapidArc计划的治疗时间比2F IMRT计划略长;2F-Rap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与2F-IMRT计划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VMAT治疗,对照组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健康状态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1/43),低于对照组的48.8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治疗脑胶质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SF-36评分,降低EGF水平、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IMRT治疗。  相似文献   

7.
宋鹏  杨远富  廖长富   《四川医学》2024,45(4):399-404
目的 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及对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静态调强适形放疗(s-IMRT)治疗,观察组采取VMAT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效率(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计划靶区剂量参数[肿瘤靶区(PGTV)、计划靶区(PTV):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危及器官剂量参数(腮腺Dmean、颞颌关节V40)、皮肤、口腔黏膜反应分级;采用双变量相关tau-b(K)分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腮腺Dmean、颞颌关节V40剂量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658.04±103.36)MU、(3.14±0.46)min]低于对照组[(1844.25±462.47)MU、(7.84±1.09)min](P<0.05);观察组PGTV的CI(0.45±0.09)高于对照组(0.37±0.08),PTV的CI(0.40±0.16)高于对照组(0.29±0.08),Dmean[(64.38±4.43)Gy]低于对照组[(66.49±5.87)Gy](P<0.05);观察组腮腺Dmean、颞颌关节V40[(34.14±5.29)Gy、(4.29±0.67)Gy]低于对照组[(37.05±6.33)Gy、(5.11±1.32)Gy](P<0.05);观察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37.50%)低于对照组(72.50%)(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tau-b(K)分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腮腺Dmean、颞颌关节V40剂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VMAT治疗鼻咽癌能够有效调节靶区剂量,控制危及器官剂量,降低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六安市中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50例ⅢA~ⅢB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和静态适形调强(IMRT)组,每组25例。分别接受VMAT和IMRT治疗,并同步给予足叶乙苷+顺铂方案化疗。随访至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放疗并发症情况。结果 VMAT组和IMRT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VMAT组和IMRT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脏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2%、40%、8%、56%和76%、32%、4%、52%,其中VMAT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VMRT技术在临床疗效方面并不优于IMRT,但其可能一定程度降低了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腮腺剂量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45例和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30例行VMAT的鼻咽癌患者,提取靶区和危及器官腮腺的解剖空间位置关系,以靶区体积、处方剂量、腮腺体积、靶区和腮腺空间位置量为输入量,以腮腺15%、30%、45%体积所占的剂量(D15、D30、D45)和平均剂量(Dmean)作为输出量,经主成分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预测腮腺剂量,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建立了腮腺剂量的预测模型方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腮腺D15的相对误差在0.11%~3.13%,D30的相对误差在0.10%~3.72%,D45的相对误差在4.54%~10.53%,Dmean的相对误差在0.35%~5.56%。腮腺D30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5、D45和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病理学证实经PET?CT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PALN转移接受放疗的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加速器跳数(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和治疗时间。结果:IMRT和VMAT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CI和HI上,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OAR保护方面,VMAT 计划中两侧肾脏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直肠V40、直肠V50、小肠V40和膀胱V40的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859.92 ± 248.47)低于IMRT计划(1 649.50±167.44,t=11.836,P<0.001)。VMAT 计划的治疗时间[(304.30 ± 41.98)s]明显短于IMRT计划[(435.90 ± 37.52)s,t=12.750,P<0.001]。结论:宫颈癌伴PALN转移患者,采取IMRT和VMA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OAR的剂量保护,而VMAT计划在靶区CI和HI上优于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OAR剂量的优势,MU明显降低,照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放疗的耐受性,提升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常规静态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放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近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8名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名接受IMRT,8名接受VMAT,计划靶区(nV)处方剂量50.4Gy,每次1.8Gy,大体肿瘤靶区(GTV)54.0Gy,每次1.93Gy,通过其剂量学对比分析评估肝脏及肾脏的剂量分布,并比较放疗后肝肾功能的改变。结果与IMRT组相比,VMAT明显降低左侧肾脏的V15、V20、V25(P〈0.05),但对左肾Dmean及右肾Dmean、V15、V20、V25没有影响(P〈0.05)。从正常肝的脏V23、V30、V45来看,IMRT较VMAT有优势(P〈0.05)。但两者对肝肾功能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不论IMRT,还是VMAT,两种放疗方法对肝肾功能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6例,分别设计顺时针3个分段弧(180°~240°、300°~60°、120°~180°)的(VMAT)计划与5野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两种放疗治疗计划,对比两种治疗计划靶体积(PTV)受照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与Gamma通过率及有效治疗时间(TT)和总机器跳数(MU)。结果 VMAT计划PTV的CI优于IMRT计划(P 0.05),HI更接近1。VMAT计划双肺V20受照体积明显低于IMRT计划(P 0.05);但V5、V10略高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较IMRT计划减少达11.79%,TT较IMRT计划缩短达51.84%,VMAT与IMR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RT、VMAT计划的Gamma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97.46%和97.34%(P0.05)。结论 VMAT计划与IMRT计划剂量验证的Gamma通过率相似,与IMRT相比,VMAT的MU减少、TT缩短,可提高靶区的HI及CI值,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脏和脊髓受照剂量,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57例,A组采用VMAT放疗,B组采用IMRT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靶区剂量、风险器官(OAR)受量、治疗效率(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靶区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视神经、晶体、腮腺、下颌骨受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中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IMRT治疗鼻咽癌患者效果相当,但应用VMAT可减少病灶周围正常器官的受量,对提升治疗效率及安全性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相比常规静态调强(s-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及治疗效率。【方法】选取52名病理确诊且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给予肿瘤靶区处方剂量70 Gy/33次,亚临床病灶区60 Gy/33次,预防照射区56 Gy/33次。每例患者采用相同剂量学限制条件分别进行容积旋转调强及常规调强计划设计(Monaco计划系统)。通过其剂量学对比分析评估:①靶区覆盖,均匀性及适形性;②危及器官剂量分布;③治疗时间及治疗跳数。【结果】两组计划均有较好靶区剂量覆盖,但PTV70常规调强组相比容积旋转的均匀性(VMAT vs.s-IMRT,1.09±0.02 vs.1.07±0.02;P<0.001)和适形性(VMAT vs.s-IMRT,0.48±0.15 vs.0.54±0.13;P<0.001)更优;同时VMAT组在正常组织上也未显示剂量学优势,VMAT组脑干剂量较s-IMRT组剂量略低(VMATvs.s-IMRT,57.99±6.43 vs.58.22±5.78;P<0.001),但脊髓,腮腺及喉的剂量较s-IMRT组高(P<0.05)。VMAT单次治疗时间(7.0 min)较IMRT(13 min)显著缩短,但平均治疗跳数(VMAT vs.s-IMRT,644±172 vs.654±180;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可达到常规静态调强较相似的剂量分布,但治疗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静态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进行剂量学比较。方法:选取3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使用Varian Eclipse10.0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设计VMAT计划和IMRT计划,处方量为50Gy(2Gy/次×25次)。比较2种治疗下靶区内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均匀性及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计划平均适形性指数VMAT为0.86,IMRT为0.83,平均均匀性指数均为0.07;与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的脊髓Dmax、股骨头D5%、膀胱D50%平均受照剂量分别下降了3.8Gy、3.5Gy和3.0Gy;VMAT计划的MU均值为643,IMRT计划为876,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MAT计划可以达到与IMRT计划相近的靶区剂量分布,在脊髓、股骨头、膀胱等正常组织的保护上更好。VMAT可安全高效地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的放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对国产医用加速器XHA600E机械性能、剂量学特性以及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therapy,VMAT)模式下的剂量输出及机械精度控制等进行全面检验,评价其临床实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国产设备实施VMAT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以GB15213-2016、GB9706.1-200...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危及器官受量限制,自动计划可以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计划质量的影响。目的 对基于自动计划技术的食管癌双弧与单弧自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automated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A-VMAT)的优化性能与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以实现自动计划设计策略的优选。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16例在我中心接受治疗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3计划系统手动设计双弧容积旋转调强计划(double arc manual-VMAT,DA-M-VMAT),采集其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作为自动计划的优化参数分别设计双弧A-VMAT计划(DA-AVMAT)和单弧A-VMAT计划(SA-A-VMAT),对各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以评估不同弧自动计划技术的优化性能。结果 DA-M-VMAT计划和DA-A-VMAT计划中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参数结果 均优于SA-A-VMAT计划,但仅靶区pG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 价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配合同步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配合辅助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毒副反应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有效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其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控制肿瘤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