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郄勇志 《通信世界》2016,(27):36-37
接入数字世界的互联设备无处不在,快速发展的技术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重构企业过时的商业模式,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已经由不同的基础设施平台与连接的设备向互联计算生态云计算转变.云计算将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促进全社会与全行业在各个层面为个人带来创新.任何事物都变成互联计算的设备,万物互联的新维度将带来巨大、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绝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其应是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产物,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发展失衡,人们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因为技术应用状态的转变发生良性变化。基于这种发展观,在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升级、发展和应用时,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工作,设置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一致的目标,在技术层面对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正向的引导,促使其发挥出正确的、准确的、科学的技术应用服务性功能。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关联起来,并在各类网络媒体技术和新型数据算法的加持下,构建万物互联的城市发展格局,创造以万物互联为基础形式的智慧生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特征;其次,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问题;最后,结合此类问题,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融合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电视、汽车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都将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人们开始迈进一个万物互联(Io E)的时代。万物互联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相伴而来的是"万物皆有风险",不断增加的智能终端节点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漏洞,而这些漏洞一旦被黑客利用,人们的隐私数据将暴露无疑。因此安全性是万物互联当面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宽带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及智能家电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家庭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智慧家庭存在生态体系尚未建立、产品互联互通程度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研究适合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状况的智慧家庭综合标准体系,推动智慧家庭在重点领域的认证评价,是促进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万物互联”构建了智能化生活场景模式,AI智能虚拟场景、机器人管家及人脸识别等功能的呈现,带给人们极其便利且趣味十足的生活。泛互联网背景下,身为“万物互联”核心所在的5G通信技术也迎来巨大的突破。通过关联物联网连接技术、大数据计算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5G物联网云计算方式的运用下,能够营造更便捷、智能的社会,从而促进万物互联时代趋势的体现。本文在阐述5G通信物联网架构的基础上,指出物联网及5G通信技术特点,分析物联网背景下的5G通信技术如智能化技术、直接通信技术、频效提升技术、密集网络技术、 SDN/NFV技术、毫米波技术等,并提出5G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虚拟无人机、智能制造与供应及医疗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球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通讯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现了以GSM、CDMA和TDSCDMA产线为主的电子通讯技术。通讯技术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进步,因此具有积极意义。现阶段,我国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核心技术不能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针对现阶段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安全问题已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未来将更加尖锐。互联网快速发展,迅速渗透到生产、生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与此伴生的是互联网安全问题。互联网安全事件规模快速上升,安全威胁种类快速变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始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世界,万物互联前景可期。可以预期,互联网安全问题将会更加尖锐。文章对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前言     
<正>电源是所有电子产品、电器设备的动力源泉,电源技术是保障人们日常幸福生活、推导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防安全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同时,电源技术也是与“绿色能源、双碳经济,万物互联、数字信息、新能源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密切相关的技术,因此,电源技术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其中,DC-DC电源因其电压转换方式灵活、功率调节范围大、可定制化设计、体积小、效率高、受限少,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5G通讯、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9.
电子通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电子通信也快速发展,为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对电子通信行业不断开拓创新,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使电子通信行业能够获得更快发展。文章根据电子通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电子通讯行业发展状态作进一步研究,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为适应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微电子组装与互联技术经历了发展与革命,现在在军用、电子通讯,工业及商用都有显著的作用。这一趋势一直受不同因素所驱使,包括对尺寸、成本、重量、外观的特殊要求等,这些都导致了集成电路封装以及在印制板、电子基体的互联性提高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时空大数据对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在的物联网已经不是万物互联了,而是包含时空数据的、融合位置/时间/信息的事联网。人们的生活有70%的活动发生在室内,因此室内的定位就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部分。详细分析了各种室内定位技术,并且对室内定位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伪卫星是实现室内室外无缝定位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万物互联,将人、事物、网络与数据结合在一起,使得连接更加紧密,更具价值。万物互联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时随地的网络访问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网络被入侵的风险。当万物互联遇上网络安全,安全成为网络的伴随者和守护者。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绿盟科技集团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汤旭先生,就新阶段的网络安全发展机遇、规划思路、保障措施以及安全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窄带物联网NB-Io T属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具有广覆盖、支持海量连接、低功耗、模块成本低等技术特点,在众多物联网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大运营商和厂商热捧的对象。智慧停车、智慧抄表等下游细分应用相继实现,在各垂直行业领域应用前景无限,从而开启万物互联的新领域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张鹏 《通信世界》2013,(18):35-35
人员、数据、流程、信息和设备间日益增长的连接性带来了众多新商机,这些商机集中于分析"移动中的数据",并能够产生价值。2013年GSMA展会上,思科将展台设在了"移动互联"展区中,与中国移动、福特汽车、SAP等产业链伙伴就未来城市的智慧互联进行展示和探讨。今年以来,思科推出了"万物互联"这一全新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重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将万物互联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从智慧医疗到万物互联,从无人驾驶到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基建”,自2019年全球5G商用启动后,5G就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22年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在网络建设、人口覆盖、终端形态等方面发展势头强劲,在技术标准、产业创新、融合应用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6.
得益于云服务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家庭产品的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智慧家庭网络也逐渐融入更多的异构设备,不同的设备可以根据其支持的协议,在指定的智慧家庭生态下工作。分析了谷歌、亚马逊、苹果、小米、华为等主要品牌方的智慧家庭生态运作方式,总结了目前智慧家庭云云互联、网关集成、终端直联3种主流跨生态互联技术方案,并跟踪了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CSA)发布Matter 1.0协议的技术底座,可为智慧家庭跨生态融合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及建设的重要理念及方向,在实际中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社交网络、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可以实现智能感知、连接、融合的目的,从而构建起具备知识社会特征的智慧城市结构。其中物联网技术属于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万物互联的效果,从而推动城市向智慧形态的方向发展及转变,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及方向,在此基础上科学的运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与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对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了当前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的发展实际,对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的互联与网络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互联与网络技术在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今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5G通信技术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目前,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万物互联"也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介绍5G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情况下,阐述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并详细分析了5G通信技术带来的改变日常生活的情况下物联网,以便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休闲等活动中。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具有优越性、实用性的特点,因而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高的价值意义。为了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向现代化技术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的现状,就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