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规测井识别裂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综合分析各种测井信息,可以总结出常规测井对储层裂缝存在的响应特征。世界上低孔低渗透油田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各产油国基本上都有该类油田。低孔低渗油田之所以能够开发,与低孔低渗油藏中存在的裂缝系统有关,不存在裂缝系统的低孔低渗油藏一般是很  相似文献   

2.
低孔低渗储层由于其成因复杂,测井响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解释结论具有多解性,测井识别和评价都存在极大的难度。而(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在套后进行测井评价,能较好地消除低孔低渗储层泥浆侵入的影响,利用油水俘获截面的差异可以准确识别油水层。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油田Ⅲ、Ⅵ层组物性资料分析研究,结合PNN测井技术建立了针对低孔低渗储层的储层识别及评价解释方法。实际生产证明,PNN测井技术在南翼山油田低孔低渗储层识别评价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河南泌阳凹陷安棚地区深层系属低孔、低渗、低油气显示级别储层。由于以往对其地质特点及含油性认识不够,测井解释符合率不高。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特点和测井响应特点分析,并结合岩石结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原生孔隙和裂缝孔隙为主的双孔隙解释模型,其中裂缝识别是文中的关键。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识别有效裂缝段,使该区的测井解释符合率有较大提高,并对油气分布范围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三段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据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研究了须三段岩心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常规测井上的裂缝响应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裂缝形成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对须三段裂缝发育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裂缝成因类型为构造裂缝,且以张性裂缝为主,裂缝多为低角度或水平,有效性高;有效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高声波时差和低深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解释裂缝宽度、孔隙度值相对较大。结合地质、岩心及裂缝测井识别结果,认为裂缝发育主要受岩层厚度、断层、岩性和构造变形强度等4种因素综合影响。最后,基于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分析,采用精密网格法进行的须三段裂缝综合评价结果与单井裂缝常规识别结果吻合率为87.9%,与测试产量也具有较高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西峰油田低孔、低渗透油藏测井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峰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油的信息对测井曲线贡献小,用中、高孔、渗测井解释方法对这类储层判识油水层容易造成解释失误。本文通过分析低孔、低渗的原因,研究了用测井资料确定地质参数方法和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解释方法,满足了生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新场须二段气藏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储层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气水分布极为复杂,现有的测井解释模型对该气藏的适用性较差.为此,利用FZI(流动带指数)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和“五端元六因素”方法进行储层的测井流体识别.研究表明,用FZI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解释精...  相似文献   

7.
低孔低渗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地识别和精确地评价以低孔低渗、微裂缝发育为特征的气层,用岩心资料对应测井资料,在地质条件约束下,以细分层的"四性"关系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用直接识别、交会图、数学、综合分析等方法定性识别气层;在对裂缝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并分层位建立了气层识别标准。该气层测井评价方案的投入应用,提高了测井对气层的识别能力和定量评价精度,从而为长庆气田的深入勘探与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里格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精确地评价以低孔低渗、微裂缝发育为特征的气层,用岩心资料刻度测井资料,在地质条件约束下,以细分层的“四性”关系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用直接识别、交会图、数学、综合分析等方法定性识别气层;在对裂缝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层的精细解释模型。该气层测井评价方案的投入应用,提高了测井对气层的识别能力和定量评价精度,从而为长庆气田的深入勘探与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的方法,主要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油层有效厚度下限分析及评价技术。开展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低孔低渗及复杂油气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的攻关,以提高测井解释的符合率。本文重点从测井四性关系等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对油层有效厚度下限和油—水界面的确定等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二连盆地的测井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以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集层。由于其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原因,使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正确识别气层的难度增大。文章分析认为,上古生界气田测井特征受岩性物性作用比较明显,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的测井特征与含气特征不同,电性上高低电阻率气层共存。在综合利用成象测井新技术提供的新方法及多信息、高精度参数,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数据确定了核磁共振变等待时间的测井参数,提出了对致密气层识别有效的气层识别新方法,主要为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差谱法、移谱法,基于交叉偶极声波测井纵波差值法。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低孔、低渗致密气层和低阻砂岩储层的气层识别问题,提高了测井识别的准确率,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吴晓明  龙慧 《石油化工应用》2012,31(10):12-17,28
进行测井解释技术研究对于油气藏的合理开发和产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环江油田为中生界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含油层系多,是典型的岩性圈闭油藏。针对环江地区地质特征,在分析低孔低渗油层分布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关系,建立低孔低渗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对油水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识别。为了对环江地区长6储层更好的评价、开发,利用测井及所确定的测井参数和试油资料开展低渗透油层测井快速识别方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伸,低孔渗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成岩作用复杂,地质解释模型和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不利于孔隙的演化,而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从岩石物理实验的角度开展研究,分析了低孔低渗岩石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电阻增大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及核磁共振横向驰豫(T_2谱)特性等。对低孔低渗砂岩与常规砂岩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低孔渗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特殊性,为准确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6日,《苏北盆地复杂储层测录井评价技术研究》在京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在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复杂储层测井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各类低孔低渗低阻油层测井响应模式;优化传统测井解释理论和方法;分流动单元建立储层识别、评价方法模型;最终形成一套测井、录井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新的低孔低渗低阻油层评价技术和方法。项目研究技术和方法先后在苏北盆地的方巷、沙埝、永安、富民、徐庄、王龙庄等多个油田进行了应用,低孔低渗复杂储层的解释符合率较研究前整体提高了18.0%达到91.5%,为新增石油探明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渤海油田中深层区块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应用常规录井测井技术识别储层含油气性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利用储层萃取液定量荧光分析技术,结合录井测井数据和试油结论,分析低孔低渗储层含油气性识别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荧光技术识别的垦利A油田油层段与录井测井结论一致,渤中B油田现今油水界面与测井解释的深度相近,并识别出渤中B油田测井资料遗漏的沙一段下部"甜点区"油层和沙一段上部干层段。  相似文献   

15.
复杂泥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首先对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机理和低孔低渗油气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较高粘土附加导电和微孔隙发育是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2个主要特征;然后从这2个特征出发,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了常用测井解释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难以合理解释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内在必然性.根据这一认识,从实验和理论角度对粘土和微孔隙的导电机理进行了深化.在此基础上,将岩石各组分考虑为并联导电路径,建立了三低测井解释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低测井解释模型能够合理解释较高粘土附加导电和微孔隙发育的现象,可以作为低阻、低孔低渗油气层的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6.
成像测井技术在长庆低渗透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低渗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方法、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机理与识别、声电成像测井解释模式、裂缝识别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初步讨论了成像测井技术在长庆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认为,以声电成像和核磁共振为代表的测井新技术在提高低渗、低阻和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的精度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适度提升测井数据采集的技术档次,是经济有效地解决长庆低渗透、非均质复杂油气储层定量评价难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测井在长庆低渗透砂岩气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庆油田的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精确评价储层的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岩心测试和现场测井对比,建立了长庆上古生界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和优化采集参数,分析了影响T2截止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参数解释、可动流体分析和低电阻率气层识别方面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对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进行油气识别,对青海乌南油田提出了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深层系储层埋藏深、压实强烈 ,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岩心观察表明储层发育微裂缝 ,改善了储层的渗流条件 ,因此研究区域内裂缝识别是储层评价的关键因素。文中根据研究区域内常规测井电性响应特征与微裂缝发育程度之间的响应关系 ,建立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和半定量计算裂缝密度的方法 ,实践表明在研究区域内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相结合,建立了长7油层组不同岩性的测井识别模板,解释了长7储层岩性,分析了长7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裂缝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长7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分选中等–较好,磨圆较差,孔隙类型主要以溶蚀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8.2%,平均渗透率为0.62×10~(-3)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长7油层组砂岩发育北东东向的高角度节理和裂隙以及与层理斜交的低角度裂缝,以高角度裂缝为主。溶蚀作用和裂缝对改善储层的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认识可为长7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布规律等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