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建立了模糊物元模型,选取12个评价指标,参照其他文献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划分,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以7个被评价样本与标准样本之间的贴近度表征来评价样本的优劣,从而得到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经计算,阎良、临潼、高陵、渭北工业区及Ⅰ级、Ⅱ级、Ⅲ级与标准样本之间的欧式贴近度分别为0.5359、0.7538、0.5926、0.6556、0.8635、0.6893、0.5508。阎良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Ⅲ级,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弱,地下水处于高度利用状态,开采潜力较小;其余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均处于Ⅱ级,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一般,地下水处于中度利用状态,尚有一定开采潜力。通过比较验证,本研究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可行,该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权物元理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存在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划分不合理、评价分析结果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权物元理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方法,依据模糊权物元理论构建模糊权物元模型,选取8个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对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进行划分,采用熵值法确定不同承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欧氏贴近度衡量评价样本和标准样本间贴近度的大小,使用不同评价指标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划分,实现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准确评价。通过实验可知,所提方法下的所有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准确率均高于90%,说明所提方法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划分合理、评价结果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物元模型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新疆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新疆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Ⅲ级,已接近饱和值,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评价新疆各地州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识别需要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调控的地区,建立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标准,构建了模糊集对评价模型,结合五元减法集对势对新疆15个地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诊断其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北疆较好、南疆其次、东疆稍弱的情况,评级为Ⅰ级的地区占13.4%,Ⅱ级占20%,Ⅲ级占20%,Ⅳ级占33.3%,Ⅴ级占13.3%,其中伊犁州水资源承载力最强,和田地区承载状况最差;吐鲁番地区的五元减法集对势值为-0.233 02、哈密地区为-0.303 1、阿克苏地区为-0.240 5、和田地区为-0.215 4,属于偏反势发展,需进行承载力调控;模糊集对分析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大体一致,具有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结合定量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内在机理评价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首先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结合规定的评价标准构建基于非对称联系云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ACCRMM)。将该模型对2015年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应用的评价结果显示: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南到北有依次减弱的趋势;皖北地区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为Ⅲ级;皖中地区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皖南地区的马鞍山、芜湖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Ⅱ级,而铜陵、池州、黄山、宣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为Ⅰ级。评价结果与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基本一致,表明ACCRMM用来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汕头市水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基本原理,选取了14个适合汕头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并将承载力等级划分为3级,再分别采用RBF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种方法对汕头市2000-2009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总体介于Ⅰ级与П级之间,情况较好,但有逐步恶化趋势;RBF神经网络模型法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比BP神经网络模型法评价效果好,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鉴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各个指标的模糊性,提出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并应用于地下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中。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全面、客观地做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从而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定量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差异性,引入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根据黑龙江省2008—2012年统计数据,8项评价指标作为输入向量,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作为输出,通过模型仿真和优化,计算了黑龙江省5 a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西北林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较强,东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中等,西南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较弱。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黑龙江省科学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样本熵的地下水埋深序列 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所处地区地下水埋深序列的复杂性特征,利用样本熵方法对其5个农场的9个生产队的地下水埋深序列复杂性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地下水埋深序列复杂性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样本熵方法可以反映地下水埋深状态的变化,所需数据量小,具有敏感性和稳定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为建三江地区乃至整个三江平原合理利用与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把握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构建了包含4方面、14个指标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对研究区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为较高(Ⅱ级),并有向中等(Ⅲ级)转化的趋势;就单个评价指标而言,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口密度与耕地灌溉率3个指标属于高等级,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产值与工业废水处理率这3个指标属于较高等级,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GDP年增长率与生态环境用水率这4个指标属于中等,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林草地覆盖率属于较低等级,供水模数与地下水开采率这2个指标属于低等级;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实用可行,评价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该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水资源支撑当前农业发展规模所处的状态,以科学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及相应政策,保障海河流域水安全及粮食安全,开展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在构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五元联系数法对海河流域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验证该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者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表明计算方法可行。研究结论为:山西、内蒙古、辽宁的承载潜力处于V_3级临界状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处于V_4级饱和状态,表明海河流域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强弱与地下水失衡状况密切相关。通过承载能力"等级逆推",得出现状条件下流域内各行政区的地下水开采率及有效灌溉面积的适宜区间,即:未来海河流域地下水需减少开采1.782×10~(10)~2.031×10~(10) m~3。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值和模糊贴近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是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非对称模糊贴近度分别计算评价各指标权重与承载力等级,并结合庆阳地区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熵值法和非对称模糊贴近度相结合,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的方法可行而有效;生态环境因素、水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在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影响比重分别为0.4162、0.351、0.2328;同时,庆阳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为v4(贴近度为0.0907),表明该地区水资源现状承载力十分脆弱,迫切需要进行水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挠力河流域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挠力河流域工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基于挠力河流域灌区实际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集对分析法,选取耕地灌溉率、地下水开采率、地下水利用率等8个指标,对挠力河流域灌区内现状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锦西灌区、东泄总灌区、友谊西部灌区、锦南灌区、大兴灌区、八五三灌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继续开发的潜力比较小;三环泡灌区、五九七灌区、龙头桥灌区、尖山子灌区、七里沁灌区仍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可以适当增强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挠力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研究采用了两种评价方法,以便评价结果能更加合理、可信;同时也证明了集对分析方法应用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为例,选取对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代表性的7个指标,借助spss分析软件用于对影响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主成分因子提取,并以熵权法对主成分因子赋权,得出1999~2007年贵州省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可知毕节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最大,黔西南州次之,贵阳市为最小。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是影响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主要的驱动力因子。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 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模糊分析法(包括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在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应用。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从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中选出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综合评分值不超过0.6,因此认为河南省大多数地区水资源承载潜力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采用节约用水,改变经济结构,充分重视引水补源,加强管理等措施,以期对水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界定尚不统一,评价手段多样的现状,采用投影寻踪法和行业技术大纲方法对济宁市11个县市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其他学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投影寻踪法评价结果为还有一定潜力,行业技术大纲方法评价结果为超载,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为还有开发潜力。3种方法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指标选取依据不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不同以及数据年份不同。影响济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综合量-质-域-流四要素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QQSS-RM)。首先,构建量-质-域-流四要素子系统下48个初步评价指标,用专家咨询信息和遗传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四要素子系统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筛选和分析采用8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得到8个综合评价指标的4个评价等级标准;最后,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QQSS-RM用于西辽河流域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乌力吉木伦河和西辽河下游区间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分别为超载、临界超载和超载,评价结果显示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该评价结果与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基本保持一致,表明QQSS-RM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