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什多龙银铅锌矿床的矿石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透辉石或石英组成,占95%以上.各类矿石矿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含银,其中方铅矿是主要载银矿物,银以类质同象和硫化银包裹状态赋存于方铅矿中,占88.4%,银品位与铅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青海什多龙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什多龙银铅锌矿床的矿石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透辉石或石英组成,占95 %以上。各类矿石矿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含银,其中方铅矿是主要载银矿物,银以类质同象和硫化银包裹状态赋存于方铅矿中,占88.4%,银品位与铅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天台铅锌矿高砷铅锌银矿石的设计流程。该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毒砂、自然银、螺状硫银矿及铅钒、白铅矿等。矿石含0.74%P6、1.96%Zn、142g/TAg及0.25%As。矿物呈细粒不均匀嵌布,毒砂与方铅矿结合致密。需将铅精矿细磨至98%小于38微米,才能使铅精矿  相似文献   

4.
江西某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勇 《甘肃冶金》2011,33(4):65-67,79
通过对江西某铅锌矿石系统研究后指出,铅锌主要是以方铅矿、闪锌矿的形式产出,银与方铅矿,镉与闪锌矿有相依关系.并对方铅矿、闪锌矿的工艺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地提高铅、锌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某低品位钼铅矿中钼铅矿物粒度较细且不均匀,部分细粒辉钼矿、方铅矿与脉石矿物之间呈包裹关系,难以分选。研究了浮选钼—重选铅—钼精矿浸出除铅流程。其中:浮选钼采用一次粗选—两次预精选—粗精矿再磨—四次精选流程,获得的钼精矿品位为53.68%,回收率为88.33%;钼精矿品质为特级。铅精矿品位为60.10%,回收率为36.58%;铅精矿品质为二级。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何贵  彭东  孙传敏  胡夕鹏 《黄金》2010,31(11):40-42
在含银多金属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是选矿的一项重要任务。选矿方法和银的回收程度与银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由于矿石中银的含量较低,研究银的存在形式一般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手段。本文提出根据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分析银的存在形式。文中以喀勒隆银铅锌矿石为例,分析了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选矿后银主要进入了铜精矿和铅精矿。方铅矿中的大部分银与方铅矿发生了分离。含类质同象银的银黝铜矿和方铅矿中的独立银矿物进入铜精矿中。方铅矿中的银显微包裹体进入了铅精矿中。  相似文献   

7.
哈达特陶勒盖银铅锌矿是兴蒙造山带近期取得较大勘查进展的中型银铅锌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4条NW向矿带中,控制矿体40个。矿体形态以脉状和透镜状为主,产状较陡。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未见单独银矿物,银主要分布在方铅矿中。矿物包裹体成分主要有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和金红石等。根据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将矿床成矿期次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这对进一步揭示矿床成因和扩大外围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有机酸在化学物相分析中的应用问题。提出用抗坏血酸-乙酸铵溶液作为分离测定硫化铅矿中氧化铅的选择性溶剂,对抑制方铅矿的部分溶解而产生的干扰,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该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有价元素主要为银和铅,锌作为伴生元素达到了综合利用指标。本设计采用银铅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生产中获得了合格的银铅精矿和锌精矿。  相似文献   

10.
方铅矿矿浆悬浮电解的阳极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火法炼铅有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近年来湿法炼铅新工艺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从PbS-Cl-H_2O系E-pH图(图1)可见,通过线1、4,或3方铅矿能以Pb~(2+)和S°的形式稳定在水溶液内,即方铅矿直接湿法冶炼是完全可行的。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使方铅矿氧化: 1.方铅矿是半导体,可以制成电极直  相似文献   

11.
复杂锑铅矿矿浆电解过程银的控制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矿浆电解法处理广西难处理复杂锑铅矿 ,并对银的控制浸出进行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在矿浆电解过程中 ,通过加入KI可以控制锑铅矿中银的浸出 ,银浸出率小于 2 0 % ,阴极锑含银小于 2 0 0g/t。抑制在渣中的银被富集在铅精矿中 ,并在火法炼铅过程予以回收 ,银的总回收率大于 80 %。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分别对四川省巴塘县夏塞银多金属矿和云南白秧坪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开展了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在样品中共发现47种矿物,其中银矿物有5种,元素种类多、矿物镶嵌关系复杂,加大了选矿技术研究的难度。银的主要载体矿物是方铅矿及氧化铅矿物,其次是闪锌矿、毒砂、黄铁矿等。铅矿物、锌矿物、砷矿物共生关系密切,镶嵌关系复杂,仅采用物理选矿方法难以获得单一合格的铅、锌、银矿产品,采用选冶联合工艺是开发利用该矿的有效方法。夏塞银铅锌型混合矿石采用磨矿—全混合浮选—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分离银锌铅工艺,得到了合  相似文献   

13.
混汞法分离矿石中自然银的一些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的物相分析国内外已有很多论文,但在很多问题上有争议,其中,关于自然银测定的争议,主要在自然银在一些溶剂中的溶解度问题上,由于自然银在矿石中经常成分散的显微颗粒,很难从矿石中挑选出单体来,因此在所有的报告中多用试剂银来代替,但不同厂家生产的银粉其溶解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同样在EDTA-NH_4OH-H_2O_2溶剂中室温浸取,上海产的金属银  相似文献   

14.
加满特加中银铅矿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二种,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有方铅矿、白铅矿等。矿石类型分为自然类型、工业类型二大类,是以铅为主的银铅锌共生矿床。  相似文献   

15.
青海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金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彩莲  董增产  李英  牛芳银 《黄金》2013,34(3):27-30
通过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青海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金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其次为自然金,嵌布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和裂隙金;银矿物以银金矿为主,其次为自然银,部分以类质同像形式赋存于黝铜矿中;主要载金、银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黄铁矿、褐铁矿、重晶石、石英等。对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为选矿工艺设计及探讨矿床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原子吸收测定方铅矿中银几种溶矿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长  徐洛 《黄金》1998,19(2):53-54
原子吸收测定方铅矿中银几种溶矿方法比较刘文长徐洛马玲赵玲徐厚玲(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方铅矿是所有硫化矿中含银最多的矿物之一,一般在01%以上,最高达3%。不含银的方铅矿很少见,由于方铅矿属于含硫、含铅高的矿物,在试样溶解过程中容易产生单体硫和铅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研究硫化铜矿石中银的物相分析方法时发现,含活性硫化铜及高价铁的试料,采用常规化学试剂是很难达到自然银与银的硫化矿物分相测定的目的。试料中含活性硫化铜和高价铁时,若用酸性溶剂浸取银的硫化矿物,铁矿物与酸作用生成的三价铁离子使自然银溶解;若用含氧化剂溶剂浸取自然银,生成的银离子正好是活性硫化铜溶剂,使浸出的银离子转变为硫化铜沉淀。因此,寻找新溶剂是我们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叙述寻找有机新溶剂以解决硫化铜矿石中自然锻的分相测定问题和在前者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并在铅、锌、铁等硫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湿法炼锌工艺在热酸浸出阶段,会产出大量的铅银渣,由于该工艺的特点,冶炼原料中的绝大部分的铅银金属会进入铅银渣中,由于其矿石性质的特殊性,目前对铅银渣中的有价金属尚无有效的回收方法,大部分的铅银渣都采取堆存的方法。由于铅银矿物被铁酸锌包裹,利用传统的浮选工艺难以达到理想的回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酸性焙烧-浮选"联合工艺从铅银渣中回收铅银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结果表明:将铅银渣在650℃,硫酸用量为25%的条件下进行酸性焙烧50 min后浮选的联合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含铅46.76%,铅回收率75.89%,含银2846.41 g·t~(-1),银回收率为84.06%的铅银精矿。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研究了酸性焙烧的机制,通过对比焙烧前后的矿物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酸性焙烧导致包裹铅银的铁酸锌包裹层被破坏,其中的有价铅银矿物得以释放,是提高浮选回收铅银渣中铅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坝脚采选工区,从1958年建立以来,都处理着以方铅矿为主的原生矿床上部之氧化砂铅矿。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和规模的扩大,该地表氧化砂铅矿已逐渐减少而往深部发展,因此原生矿物相应增多。由于浮选流程改造未能实现,1972年下半年开始,对这类混合铅矿石,在原重选流程基础上经稍加措施后,当原矿含铅13.00%左右时,获得铅品位62.08%,回收率84.86%,和铅精矿含银795.5克/吨,回收率83.66%的铅银混合精矿。为国家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氧化铅银矿原矿矿石含Pb0.72%、Ag227.17g/t。经矿石性质分析可知,矿石中的铅主要以白铅矿形态赋存,银主要以自然银形态赋存,自然银整体嵌布粒度微细,部分自然银呈包裹态赋存于方解石中,不利于浮选回收。结合工艺矿物学分析及银浮选探索试验的结果,确定了浮选回收白铅矿-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回收自然银的选冶联合工艺。该工艺不仅可产出铅精矿,还大幅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荐工艺产出铅精矿及银浸出液,其中铅精矿中铅回收率为63.01%,银回收率为21.64%;银浸出液中银回收率为62.78%,银总回收率为8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