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饲患者胃管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插胃管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可用做鼻饲、洗胃、胃肠减压等,在脑科常用鼻饲做为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故插管的操作甚多,通常我们插胃管长度的测量一直用传统的方法,以病人前发际-剑突的长度(约45~55cm),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按此方法测量留置的胃管长度前端仅到达贲门附近,经鼻饲后部分病人出现不良反应.自2000-11~2002-02,我们对100余便需鼻饲珠患者插胃操作,增加了以往插管长度,减少了肺部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增加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患者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操作难度大,患者耐受情况差,一次插管成功率低,但通过改变病人体位,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羊水污染患儿经口插管进行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羊水污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的胃管插入长度,即胃管前端平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14~16 cm,观察组(35例)采取在传统胃管长度基础上延长插入3~5 cm.观察2组洗胃效果.结果 观察组洗胃回抽时间及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回抽液量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 羊水污染患儿进行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速度快,洗胃彻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方法和护理经验。方法采取左侧卧位上提和下压舌体的方法对75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胃管插管,观察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75例患者成功插管66例,插管成功率88.0%,无失败病例,无黏膜损伤,精心护理后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采取左侧卧位上提和下压舌体插管法能够有效提高插管成功率,重视插管后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昏迷者不能经口进食 ,为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营养 ,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 ,促进身体的康复。往往需要安置胃管进行鼻饲 ,以供给患者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和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护士必须掌握好胃管置入的操作 ,以减少病员不必要的痛苦。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于 1999-0 7~ 2 0 0 0 -0 8,对 3 0例昏迷患者行胃管置入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3岁 ,一次性成功 2 8例 ,占 93 3 % ;2次性成功 2例 ,占 6 7%。1 2 方法 操作者站在病人的右侧 ,患者取半卧位 ,先检查鼻腔情况 ,用石腊油润滑其所需长度 ,一般 45~ 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鼻胃管的置入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病人,观察组258例,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对照组246例,采用冷冻胃管:温开水吞咽法、双枕垫头快速经鼻插胃管法、诱导吞咽反射经鼻插管法、侧卧拉舌经鼻插胃管法等。结果观察组成功率66.2%,对照组成功率为91.8%。结论根据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改进鼻胃管置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鼻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合并延髓性麻痹所致重度吞咽功能障碍,常需留置胃管。按基础护理常规插胃管方法操作一次插管成功机会较少。为此,我们尝试在插胃管前强化训练与摄食一吞咽障碍有关器官,以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病人可因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 ,咽后壁的随意运动受到影响 ,不会咀嚼 ,我们可针对其特点进行鼻饲 ,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1例 ,男 2 5例 ,女 16例 ,年龄 5 5~ 76岁 ,其中脑出血20例 ,脑梗死 1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 ,均因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进行鼻饲喂养。2 护理2 1 鼻饲时间 一般脑出血患者多在发病 48h后开始鼻饲 ,脑血栓患者多在 2 4h开始 ,但可视患者病情不同作适当调整。重度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和开颅术后病人可在肠鸣音后进行。由于脑血管病早期患者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常出现呕吐 ,此时插入鼻饲管可引起…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患者鼻饲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鼻饲对防治脑卒中并发症的影响及鼻饲并发症。方法收集60例意识障碍及(或)严重吞咽功能障碍的重症脑卒中病人,给予早期鼻饲治疗。分析鼻饲对防治肺感染、营养障碍、上消化道出血及水电解质失衡等脑卒中并发症的影响及鼻饲并发症。结果 (1)鼻饲可有效降低肺感染发生率,但鼻饲可出现胃潴留及误吸并发症;(2)鼻饲可有效增强支持营养,鼻饲后7d、15d营养指标较发病前无统计学差异;(3)鼻饲可防治上消化道出血,但可出现腹泻等并发症;(4)鼻饲可防治水、电解质紊乱但可出现高血糖并发症。结论对出现意识障碍及(或)严重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于发病后48h内给予早期鼻饲及重视鼻饲过程中的细节,可有效防治鼻饲并发症及防治脑卒中肺感染、营养障碍、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鼻饲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鼻饲是神经内科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就是将鼻胃管经鼻孔进入胃内供给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以营养丰富的流食,保证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1].我院神经内科从2005-01~2008-12共施行鼻饲治疗98例,出现各类问题26例,本文就这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而不能由口进食,鼻饲是供应患者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少继发性损坏,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患者生命从而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主要方法之一.留置胃管是临床中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1].我院家庭病房2000-1-2012-1对36例脑卒中留置胃管,现将方法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因而导致营养缺乏、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自2001-10~2003-11,我们对收治的2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鼻饲法,通过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使患者既保证了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也预防了电解质紊乱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救治率,并与普通鼻饲法进  相似文献   

15.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鼻饲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因而导致营养缺乏、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自2001-10~2003-11,我们对收治的2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鼻饲法,通过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使患者既保证了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也预防了电解质紊乱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救治率,并与普通鼻饲法进行对照比较,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喂药 ,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 ,有时因反复插胃管造成病人鼻粘膜损伤、出血 ,耗费了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 ,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及自己插胃管的体会 ,分析插管失败原因 ,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指出护理应注意的事项。1 失败原因1 1 假性延髓性麻痹 假性延髓性麻痹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 ,是由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使患者舌肌、软腭、咽喉肌的功能失调 ,出现语言和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严重者完全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ICU危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及实施护理对策。方法以输液管连接胃管滴注华瑞制药肠内营养液30例作为实验组,以普通注射器灌注同样肠内营养液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发生误吸、反流、胃潴留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输液管连接胃管滴注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可减少鼻饲饮食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都熟练其操作方法,但临床置胃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深昏迷病人没有吞咽动作,胃管插入困难更大.因此,我们对传统的置管方法进行了改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经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