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基于ARM11架构的微控制器S3C6410以及Linux操作系统成功实现数字视频传输.通过采用V4L2提供的接口函数,实现视频的采集;使用S3C6410自带的硬件编码模块实现视频编码;然后对H.264视频流进行RTP格式的打包;采用JRTPLIB提供的库函数,对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进行实时发送;最后使用VLC播放器解读SDP文件实现了实时播放,以验证传输系统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手机的视频采集与传输软件。该设计使用Android手机摄像头作为视频采集设备端,通过调用OpenCore多媒体框架实现视频采集、编码功能。编码格式采用H.264。再把经过编码的视频通过RTP协议传输给PC客户端进行播放。总体实现了Android手机采集视频、PC端观看视频的功能。本文主要实现Android手机的视频采集传输模块。  相似文献   

3.
基于TMS320DM365多平台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勋  刘峰 《电视技术》2011,35(7):32-35,40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TMS320DM365的多平台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软硬件模块,重点分析了视频采集及H.264编码过程、RTP和RTSP协议栈的编程实现和H.264视频流的RTP封包策略,给出了PC终端和手机终端下实时视频传输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多平台下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H.264获得出色压缩效果和质量的代价是压缩编码算法复杂度的增加。为了寻求更高的编码速度,集群并行计算被运用到H.264的视频编码计算中。分析H.264可实现并行计算的任务单元选择;采用了片(slice)级的H.264并行编码计算方法,实现了基于MPI并行环境的X264源代码移植;针对实验室的小型集群平台,通过测试给出较优的并行任务分配方案,结果表明对标清视频在分8片以上并行编码时能够达到实时编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使用网络和H.264视频编解码的监控系统实施方案。方案采用TI公司的DM6437 DSP作为硬件编码模块,对摄像头采集的视频进行H.264编码,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借助RTP实时传输协议和UDP套接字在网络传输,并最终在PC机上实现实时视频的接收和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方便、效果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4K分辨率视频的实时编码传输要求,采用基于Xilinx Zynq UltraScale+MPSoC EV系列芯片进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双路4K视频实时编码传输系统,该系统在FPGA的PL端实现视频的采集与编码,在PS端实现编码后数据的封装和发送。该系统充分利用FPGA和ARM各自的优势实现了高效的视频编码和传输,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灵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流畅,能实时编码传输双路4K视频。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微型飞行器(MAV)无线视频传输的质量、扩大传输距离,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3G WCDMA无线网络的机载视频传输系统。采用TI公司的达芬奇处理器TMS320DM355作为核心处理器,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和硬件结构,并阐述了采用PPP协议拨号接入WCDMA网络的方法。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分析并设计了基于V4L2(Video For Linux Two)驱动的视频采集模块。通过调用TI提供的编解码引擎API,实现了视频MPEG-4压缩编码处理。针对视频传输的实时性要求,采用了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重点阐述了MPEG-4视频的RTP封包策略,并基于JRTPLIB库文件实现了视频的实时传输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视频清晰、实时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在局域网上利用RTP技术实时传输H.263图像数据的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C语言编程实例。通过RTP及RTCP提供的信息对编码端进行码率调整等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基于局域网的图像监控系统中的H.263图像数据的实时传送。  相似文献   

9.
基于ARM架构的视频服务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平台、Linux操作系统的视频监控设备。该套系统的服务器端使用了嵌入式的硬件编码传输平台,对基于ARM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首先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硬件进行了总体设计,采用ARM9内核的GM8180芯片搭建硬件平台。通过硬件编解码芯片,在嵌入式平台上将实时采集进来的视频信号进行高质量的H.264压缩编码,并通过RTP封包进行网络传输。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监控中视频流的实时传输,能够保证视频流传输的实时、完整和高效,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并行AVS实时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并行AVS实时编码器的设计,它包括音视频数据输入、音视频编码、传输流系统复用器、输出和控制部分,其中重点介绍了视频编码器和传输流系统复用器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证明,实现标清AVS实时编码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H.264视频压缩标准和CDMA2000技术标准的嵌入式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软件模块设计,重点阐述了视频采集、编码的过程和RTP/RTCP协议下H.264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客户端通过RTP数据包的接收、去封装和H.264码流的解码和显示,可以...  相似文献   

12.
曹型兵  陈莹星 《电视技术》2012,36(13):122-124,134
由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朝着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提出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视频的请求建立连接过程,采用简单性、扩展性较高的SIP作为呼叫连接控制协议,而在流媒体的传输过程中采用RTP/RTCP协议,增强实时视频灵活性,解决了实时视频对传输质量、传输速率等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实时视频传输过程,结果显示视频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3.
3DTV over IP     
In this paper, technologies for distribution of a variety of three-dimensional (3-D) video and 3-D TV services over IP networks are described. The approaches for encoding stereoscopic and MW have been standardized in the form of MPEG "video-plus-depth" and the JVT MVC standar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both approaches can encode stereoscopic video at about 1.2 times the bit rate of monoscopic video (when using unequal inter-view bit allocation in the case of MVC). Also this kind of interactive system increases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 significantly. A multitude of strateg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for streaming such encoded MW using RTP/UDP/IP or RTP/DCCP/IP. Video streaming architectures can be classified as 1) server unicasting to one or more clients, 2) server multicasting to several clients, 3) P2P unicast distribution, where each peer forwards packets to another peer, and 4) P2P multicasting, where each peer forwards packets to several other peer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流媒体技术和网络协议的深入研究,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RTP(实时传输协议)和FEC(前向纠错)的无线视频实时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架构,服务器端基于RTP协议对数据包进行封装,并加入FEC纠错机制;客户端根据RTP数据包的头部信息,重建包序列,定位丢失的数据包,并利用FEC算法对丢失数据进行恢复.实际测试证明该系统能够在无线网络中有效地保证接收端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以S3C2440硬件平台为核心基于Linux操作系统实现移动视频监控终端的设计。设计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方案,监控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RTP协议下接收H.264视频流,在网络不稳定情况下接收视频包时乱序、丢包的处理方法。利用开源解码库ffmpeg实现视频流解码,显示监控画面。通过实验表明,移动视频监控终端具有灵活性高,便于携带等特点,对于QCIF分辨率有较好的实时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IPTV视频监控技术是未来三网融合最有特色的应用技术之一,同时家庭视频监控正成为监控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IPTV终端的家庭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是基于C/S模式的构架,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采用达芬奇技术实现,为了保证传输的质量,网络传输采用了RTP协议和基于丢包率的拥塞控制方法。最后,在2Mb/s的ADSL宽带接入网络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陆到家庭视频监控系统中查看家庭情况。系统的时延控制在0.3S之内。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种基于i.MX27的ARM9+Linux系统组成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H.264压缩编码和RTP/RTCP流媒体传输协议,实现了视频数据的压缩发送,同时在该系统上实现基于物理层网卡发送速率和RTP丢包率反馈信息相结合的跨层码率控制策略。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视频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