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主板集成显卡的3D性能一直不佳。无论VIA K8M800的S3 UniChrome Pro还是SiS66l的Real 256E.都还只支持Drectx7标准的3D特效,已经满足不了当前主流3D游戏的需要.除了纯粹用于2D应用以外,就算是普通家庭用户也对它们不感兴趣.原因很简.单现在的PC已经成为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用电脑来玩玩3D游戏呢?所以,Radeon 9550和GeForce FX5200这样的低端独立显卡才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2.
《电脑迷》2009,(11):93-94
GeForce GTS250其实就是GeForce 9800GTX+显卡换了名字后的产品,不过却在各路显卡厂商的包装之下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包装固然重要,但是用.白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高游戏性能和高品质产品,本期《电脑迷》评测室就迎来了索泰旗下的GTS250-512D3首发版显卡,看看它是否也像它的名字那样有实实在在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3.
《微型计算机》2010,(21):22-22
Intel Core i7 965处理器,华硕玩家国度X58主板、金邦DDR3 1600 6GB白金版三通道内存套装,加上索泰GTX480显卡,这可是游戏性能上的黄金搭配。面对这些高能耗游戏利器,不用担心,金河田龙霸1500W电源绝对是它们的坚实后盾,即使用两块GTX480组建SLI也绰绰有余。  相似文献   

4.
《大众硬件》2003,(3):22-33
前面我们简单分析了CPU、声卡、游戏控制器与游戏之间发展的关系,接下来将洋细分述游戏与显卡发展的关联。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制作本期专题的主要目的。现在,当人们谈论到游戏与电脑硬件发展的关系时,实际上针对的就是游戏与显卡,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CPU的频率、声卡特效都已不再是制约游戏的瓶颈,游戏控制器作为游戏的衍生物,更不存在对游戏的制约;相反,3D游戏的盛行与各种3D特效技术的采用在提高画质的同时,也对3D显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印象中1999年的全3D太空即时战略游戏《家园》的出现,在带给玩家令人震撼的画面效果的同时,也敲响了当时流行显卡的  相似文献   

5.
6.
小鱼 《电脑》2000,(1):30-31
大概在2-3个月前.nVIDIA向全世界公布了举世瞩目的Geforce256图形加速卡。在Quake3 Test中采用高分辨率和16的产品一直在32位色下工作得一般。同样在Quake3中,Geforce256使用32位色后,画面没有成倍的变漂亮,但是速度却下降得不象样、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Geforce256采用的是SDRAM,SDRAM虽然便宜,但是在高分辨率下内存带宽就显得不够用了。最近,nVIDIA得到内存厂商的支持获得大量的DDR SGRAM,DDR SGRAR的工作频率是普通SDRAM的…  相似文献   

7.
王子 《大众硬件》2003,(2):109-112
在上一期推出的“3D测试之常用测试篇”中,讲述的是3D性能的常用测试,分别介绍了3D Winbench和3D Mark2001 Se这两款常用的测评工具。它们实测的数据对了解系统的3D性能很有参考价值,但显卡最终发挥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实际应用中。对游戏发烧友来说,更多的是关心显卡在游戏方面实实在在的表现,尽管常用的几款测试工具以Gamers Benchmark自称,但毕竟不是真实的游戏,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显卡在真实游戏中的性能。因此,作为显卡性能测试的一个主要方法,游戏的3D测试必不可少,意义重大。 目前用于显卡性能测试的3D游戏也是数不胜数,但从它们采用的3D图形界面接口来分,仍然可将它们分为Direct 3D和OpenGL两类。本文也从这两个方面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游戏来介绍它们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NVIDIA 3D Vision是时下游戏和硬件领域里的热点,而对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3D Vision应用的门槛——即对显卡等级的需求。我们今天的探讨将围绕NVIDIA目前主流的显卡GeForce GT 240展开,开启一段3D显示的平民之旅。  相似文献   

9.
我的电脑配置是:AMD Athlon(tm)XP 1600 的CPU、微星KT3 Ultra2-C(MS-6593)主板、胜创DDR-300 384MB的内存条、耕升(红魔)NVIDIA GeForce 2MX 400的显卡,硬盘的ST 340016A.自从2002年10月买回后不久就出现玩3D游戏时经常死机,或自动退回到桌面。  相似文献   

10.
要想获得更好的游戏快感.除了具备性能优越的硬件设备外.我们还必须会驾驭硬件设备,让其为游戏好好的服务,然而我们不要忘记,为了让游戏运行的更流畅,特别是网络联机游戏,硬盘的性能好坏也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那些老硬盘用户是否就只有望之无奈呢?其次大家也不必灰心,只要我们合理对硬盘进行优化,同样可以让硬盘在游戏中表现的更佳!  相似文献   

11.
曹媛 《程序员》2009,(3):64-70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游戏行业尤其如此。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软件技术也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提供缎带人们更好的视觉效果,游戏体验,但总有一些东西让你很难说清他们是否真的能被取代。或许有人说这仅仅是一种情怀,但不可否认有些东西的确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因此而难以被取代,比如2D游戏。在如今3D游戏愈来愈流行的游戏行业,2D游戏的很多方面都显得过时,但是它所具有的一些优势的确是3D游戏所不具备的。相比3D游戏,它的团队规模更小,因此也更容易控制;它的动画制作相对3D要简单得多;而在编程方面2D游戏的控制也要简单得多;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就是2D游戏的像素艺术,或许有人说3D游戏在图像的表现方面优于像素艺术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认它给2D游戏的制作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而青尧个人也很喜欢像素艺术。技术的进步对于游戏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青尧说不好2D游戏是否会死去,但是我还是愿意祝福它能够走得更远。对这方面如果读者与青尧有不同的观点请与青尧联系:huoxiaoxia@cngda.com或在线投稿:http://tougao.chinagcn.com。  相似文献   

12.
韩歌民 《微型计算机》2006,(16):158-163
上个世纪90年代,计算机3D技术的出现将人们的视觉带入了更为逼真的3D世界,而以NVIDIA GeForce 256芯片为标志的图形处理器(GPU)的推出,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那时起GPU正式从CPU那里接过图形处理的任务,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卡能够支持的硬件加速技术越来越多,一方面使得游戏画面更为顺畅、逼真,另一方面则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使CPU能抽身出来执行其它更重要的任务。不过与图形处理相关的各种物理运算依然由CPU来完成,随着游戏复杂性的提高,CPU在物理处理的速度与能力上逐渐显得捉襟见肘,由此导致游戏中物体的运动和行为并非像现实世界中那样自然和真实,而玩家对这方面的抱怨日渐强烈。“如何来提高计算机物理处理方面的能力?”这个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电脑界流行着一句话,那就是“游戏是通向电脑世界的捷径”。的确,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学电脑就是从对游戏感兴趣开始的。而到了现在,随着游戏在电脑软件业中的发展壮大,3D显示技术日趋成熟,电脑游戏已经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用游戏测试显卡的功能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FireFOX 《个人电脑》2004,10(10):326-332
自1996年3Dfx推出Voodoo加速卡至今,计算机上的3D图形技术已经走过漫漫8年光阴.在这8年间我们感受到3D技术的飞速提升。GPU更新换代的频率大大超过摩尔定律,而对应的3D游戏则代比一代精美。第一代3D游戏更多只是让大家感受到3D技术的奇妙之处,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3D画面都已高度精美,各种特效技术的应用让虚拟的3D世界变得越来越逼真。这样的趋势在今后仍将继续,实现电影画质是3D技术的终极目标.而要将它从梦想变为现实就需要包括GPU开发商、游戏开发商以及API标准制定组织的共同参与。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一切必须在实实在在的应用层面上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各种游戏介绍时,我们时常会碰到“游戏引擎”这个单词。究竟什么是游戏引擎?游戏引擎是如何构成的?未来流行的游戏引擎又将是什么?面对这位经常见面的“朋友”,我们有必要同他作回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16.
吴敌 《个人电脑》2007,13(8):46-50,52
最近一段时间的3D显示卡市场较之去年同期显得更有活力一些,这得益于几个方面——新的操作系统的推出、DX10游戏上市、高清视频的流行等等。其实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现在基于显示卡的应用正在不断丰富。对于性能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发烧游戏玩家,一般用户也能从优秀的显卡性能上获益匪浅,这并非特指显示卡的3D性能.还包括多媒体能力等等方面。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产品,虽然数量不算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面向主流甚至入门级的产品.而且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把多媒体性能放在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超频CPU和显卡可以让PC游戏性能提升,然而对于内存而言,超频同样显得重要,而且在超频CPU的同时,内存也同样需要进行超频设置。尽管不少用户很少在内存超频上打注意,但是对于每一个游戏用户而言。内存的超频更加值得关注,而如何设置内存超频以及如何让内存超频更稳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