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计算板坯结晶器内三维流场和温度场。采用ANSYS中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模块,主要探讨拉坯速度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以及影响流场和温度场合理分布的其他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唐钢1700板坯连铸机尽快减少漏钢生产事故,达产达效,主要从优化结晶器铜板及镀层材质,优化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场和温度场,优化结晶器振动系统等方面开展工作,最终在质量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了拉速由1.6m/min提高到1.9m/min,机时产量提高达18%。  相似文献   

3.
对大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讨论了搅拌强度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晶器电磁搅拌下,搅拌器区域的钢液变为水平旋转,使从水口向下吐出的钢水与向上回流的钢水流股相冲突,流股侵入深度变浅,从而使轴向温度迅速降低,径向温度升高,提高了热区位置,有利于传热;搅拌强度越大,钢水的二次流现象越明显,热区位置越高。  相似文献   

4.
依照湍动能理论及异形坯连铸的特点 ,建立了异形坯结晶器三维流场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水口参数及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流场分布 ,从而得出影响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因素有水口倾角、水口浸入深度及拉坯速度。结果表明 :采用上倾 15°有利于夹杂物上浮 ;拉速 0 .9m/s可使流场分布均匀 ;适宜的水口深度可选 2 0 0mm。利用该模型可对连铸过程进行离线分析 ,确定最佳参数 ,并可作为在线控制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连铸中间罐是炼钢过程的重要反应器,为保证转炉扩容条件下的炉机匹配,原连铸拉速已不适应.通过水模拟试验,查清在高拉速下现有板坯连铸中间罐的流场,并基于此进行流场和温度场优化,提高连铸坯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浸入式水口倾角角度下结晶器内钢水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结晶器断面宽度和工艺参数条件下,随着水口侧孔倾角角度的增加,侧孔注流在窄面的冲击位置上升,冲击强度减小,钢液面处钢水卷渣和液面裸露的几率增加,钢液面处钢水温度增加。其中,当水口侧孔角度为向上0°和5°时,钢液面处钢水表面流速变化相对较小,说明对于该断面不锈钢板坯,水口侧孔倾角角度在0°~5°范围内时在利于铸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6,(4):710-713
以准430 mm的圆坯为实验对象,采用磁场传输方程和k-ε双方程模型对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在电磁搅拌的情况下,改变其拉速、水口插入深度和浇注温度,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铸坯的等轴晶数量,改善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冯科  韩志伟  毛敬华  王勇 《铸造技术》2007,28(1):135-138
采用MSC.Marc 2005r2有限元分析软件,基于某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铜板冷却参数的优化改造,对优化前后的宽面铜板温度场进行了二维数值仿真研究,并结合仿真计算结果,讨论了铜板冷却参数对其温度场的影响效果,为结晶器铜板冷却参数(包括水槽几何结构和冷却水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低压铸造充型与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根据金属低压铸造充型特点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成功地对某盘体铸件低压铸造充型过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实现了对铸件缺陷可能产生部位的预测和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特厚板坯结晶器三维流动、传热和凝固耦合数学模型。根据不同规格板坯实际工况,对比分析了特厚板坯结晶器宽度和厚度变化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宽度增加时,流股冲击深度增大、冲击强度减小。特厚板坯连铸过程中液面流速较常规板坯偏低,流速随宽度增大而减小,水口附近存在低流速区,不利于保护渣的熔化。宽度增加时坯壳的厚度趋于均匀,中心流股对坯壳的冲刷强度是影响坯壳均匀性的主要原因。结晶器厚度增加时,流股冲击深度基本一致,冲击速度下降,液面流速亦随之减小。厚度增加时坯壳不均匀性呈增大趋势,温度场均匀性是影响坯壳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As an applied computer scie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makes much account of quenching process in heat treatment fiel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in quenching process has already extended to three-di- mension model. Both sample's thermal physi…  相似文献   

12.
交变磁场测量数学模型及类匀强场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介绍了交变磁场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交变磁场测量法的数学和理论模型,对缺陷模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了实现交变磁场测量法,提出了类匀强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论证。分析了用复合矩形激励线圈产生类匀强场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最后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在该复合线圈激励下,工件表层感应电场及其相位,以及工件周围感应磁场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试验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林锡忠 《无损检测》2004,26(3):120-123
推导了一恒定磁场与一正弦交变磁场合成为摆动磁场的数学关系式,设计出摆动磁场式П形电磁轭,一次磁化即可实现全方位探伤。该磁化装置的提升力与其在工件中产生的合成磁场无对应关系,因此不能反映对工件的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箎 《金属学报》1965,8(2):238-243
求得了立方形沉淀相的应力场并和等体积的球形沉淀相的应力场作了比较。对镍基合金中γ′相应力场的作用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5.
计算了有应力和无应力状态下产生非球对称应变的氢原于的化学位之差,μ_σ-μ_0=-VΣσ_iε_(ii)~′,其中U就是氢应变场和外应力场的互作用能.对纯剪应力τ,则U=-0.55133Vτ(ε_(11)-ε_(22)),因而当氢在α-Fe中引起四方畸变时,它和剪应力就有互作用,从而可导致氢在45°面上富集,这就可解释充氢的无裂纹扭转试样以及III型裂纹试样能沿45°面产生氢致滞后断裂的实验事实.当非球对称应变的氢择优分布时,在拉伸和压缩条件下的氢浓度公式并不相同,分别为C_t=C_0exp[(0.70089ε_(11)+0.29911ε_(22))Vo/RT],C_0exp[(0.14956ε_(11)+0.85044ε_(22))Vσ/RT].因此,根据氢渗透实验所获得的C_t/C_0和C_p/C_0,就可定出ε_(11)/ε_(22).例如,用Bockris的数据可得ε_(11)/ε_(22)=1.27.这表明氢在α-Fe中的应变是非球对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扫描加热的理论分析, 确定了扫描加热时输入工件的功率密度分布; 并结合无模弯管工艺条件, 得出了强制冷却条件下的管材轴向温度分布, 计算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腐蚀领域中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领域,是模拟 人脑行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受到腐蚀领域科研人员的日益重视.本文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和点蚀中应用,并阐述了其应用的特点. 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场中金属半固态浆料组织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亚共晶ZL101铝合金,研究了不同超声波导入条件下半固态浆料组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导入超声波时的温度对浆料初生晶粒的形貌影响明显.从640℃开始导入超声波,初生晶粒保持以近球状形式生长;熔体降温至610℃(固相率达0.1后)再导入超声波,初生晶粒逐渐由枝晶向非枝晶转化,120 s后初生晶粒粒状化;冷却至600℃(固相率近0.25后)再导入超声波,最终组织为粒状晶和枝晶混合组织.最后对超声场中半固态浆料组织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the orientation magnetic field on the permanent magnetism of Nd-Fe-B sintermagnets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tion law of mag-netism with orientation field obviosly changes at the critical orientation field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orientation field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dimension ratio of the magnet for effectively utilizing its magnetic energv product.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邻近加热及扫描加热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输入工件功率的准确测定,确定了扫描加热时输入工件的功率密度分布;并结合无模弯管工艺条件,得出了无强制冷却条件下的管材轴向温度分布,计算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