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51例ACS患者、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PAPP-A、MPO和CRP含量。结果ACS患者血清中PAPP-A、MPO和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SAP患者血清PAPP-A、MPO和CRP含量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 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PAPP-A、MPO与CRP呈线性相关(PAPP-A与CRP,r=0.71,P<0.01;MPO与CRP,r=0.74,P<0.01)。结论PAPP-A、MPO和CRP在ACS患者血浆中均显著增高,可作为ACS患者的诊断敏感性指标之一,且三者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健康对照组血清PAPP-A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S组中PAPP-A明显高于SAP患者和对照组(P<0.01)。结论PAPP-A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hsCRP、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PAP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PAPP-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1),但UAP组与AM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TnT阴性ACS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SAP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UA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但低于AMI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患者的血清PAPP-A水平与hsCRP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6、0.712,P<0.01)。结论PAPP-A与炎症密切相关,在识别没有cT-nT升高的ACS患者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82例临床诊断为AC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6例.另取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0例健康者为对照.测定血清PAPP-A、C反应蛋白(CRP)及ACS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应用秩和检验方法比较各组间PAPP-A和CRP水平;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说明PAPP-A与CRP、CK-MB、TNT的相关程度,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APP-A和CRP水平对ACS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CS患者PAPP-A和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P<0.001),UAP与AMI之间、SAP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PAPP-A与CRP明显相关(r=0.898,P<0.01),与CK-MB及,TNT无相关性.应用PAPP-A早期预测AC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应用CRP早期预测ACS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PAPP-A相应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84%.结论 PAPP-A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对ACS有早期诊断价值,但不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 反应蛋白(CRP)、尿酸(U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对87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 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 41例]和健康人43例进行CRP、UA测定,并进行各组比较。【结果】AMI、UAP组的CRP较SAP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1);AMI、UAP组的UA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 05)。【结论】UA、CRP与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与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CS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及62例正常对照者的PAPP-A及CRP浓度指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APP-A,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比较ACS组和正常对照组间PAPP-A、CRP指标的浓度差异,分析各指标在ROC曲线下的面积、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PAPP-A及CRP在AMI组、UAP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UAP组与SAP、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P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P-A与CRP正相关。检测ACS组,ROC曲线下的面积:PAPP-ACRP,面积分别为:0.808、0.767。PAPP-A、CRP诊断ACS临界值分别为:15.56mIU/L、2.80mg/L。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诊断ACS时,作为单一检测指标时,PAPP-A比CRP更优。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富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57-1157,1159
目的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18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AMI组、UAP组、ASP组和对照组的CRP浓度,并作比较。结果ACS组和ASP组的CRP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ACS组与ASP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检测CRP对评估ACS病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CHD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83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1、3、7、152、5日血清CRP浓度的变化,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45例。结果UA组血清CRP浓度明显增高,与SA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虽然两组同在正常人波动范围内,但有差异(P<0.05)。SA组和UA组患者入院1~25天经治疗后,SA组血清CRP浓度下降不明显。UA组在入院1~3天内CRP下降不明显,以后下降至接近SA组的水平。结论心肌缺血本身并不能明显引起血清CRP浓度的增高。心绞痛从SA到UA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RP浓度在逐渐增高,并随着有效的治疗而接近对照组。因此,血清CRP测定在心绞痛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冠心病发病的临床意义及对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体检的知情同意的健康体检人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分别在其入院或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含量,观察其CRP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中UAP、AMI患者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AP、UAP及UAP患者CRP水平依次升高且UAP和AMI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检测CRP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评估和控制有重要作用,并可减少心血管病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人血清CRP水平 ,试探其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在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透射比浊法 ,应用HITACHI70 6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 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1例 ,和健康对照组 4 1例的CRP水平。结果 相对健康对照组 ,SAP、UAP、AMI三组的CRP均有升高 ,UAP、AM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CRP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SAP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另外CRP与TC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P <0 .0 5 )。结果表明 :CRP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为识别不稳定斑块提供血清学指标. 方法 对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2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分析. 结果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测定,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均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脂联素水平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妊娠相关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8,P<0.01),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R=-0.589,P<0.01);脂联素与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55,P<0.0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妊娠相关蛋白A与脂联素可能共同作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朱旭  郑利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59-1460,146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血清Hcy、hs-CRP、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AMI组;SAP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P组、UAP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两两之间均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AMI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滨和 《临床医学》2009,29(4):27-28
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绞痛入院时血清尿酸(UA)水平,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者比较,探讨尿酸与心绞痛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19例于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时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UA水平。在门诊体检者中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5例和健康对照组87例。结果各组间UA水平:UAP组(357±63)μmol/L,SAP组(259±42)μmol/L,健康对照组(207±35)μmol/L。UAP组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尿酸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故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和评价病情,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达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CHD患者293例(CHD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其中CHD组又分成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6例。所有患者均在禁食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UA、CRP、FIB和MPV。结果 (1)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UA、CRP、FIB和MPV水平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MI组、UAP组和S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SAP组与UAP组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MI组与SAP组和UAP组分别比较,SUA、CRP、FIB和MPV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分析测定UA、CRP、FIB和MPV,对全面了解CHD的进程有重要意义,高UA、高CRP、高FIB和MPV增大可能是CHD患者的危险因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4种水平的增高更是与AM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髓过氧化物酶(M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单核细胞(Mon)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的血清MPO(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hs-CRP(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FG水平,同时检测WBC、Neu(%)、Mon(%)。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随访半年,记录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分析MPO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UA组MPO水平为(43.74±8.78)pg/L,明显高于SAP组[(30.13±11.43)pg/L];而WBC、Neu(%)、Mon(%)及FG、hs-CRP水平2组之间无差异。UA组MPO、FG、hs-CRP水平及WBC、Neu(%)、Mon(%)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高水平MPO(〉40.56 pg/L)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几率较高。结论血清MPO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在UA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随访显示高水平MPO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检查及冠脉造影情况,将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3个组。分别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与50例健康人做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s—cRP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患者血清的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1),且AMI组治疗后Hs—CRP浓度显著下降;冠心痛阳性检出率HS—CRP(90.7)〉CK(41.3%j〉CK—MB(34.6%)。结论血清HS—CRP水平高低与CHD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