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囡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困招标投标法》。该法规定了适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改革了以往的招投标体制;同年7月,围家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12号令,第一次明确了“最低价中标”的原则。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最低价中标”并不是绝对的最低价,而是按照市场规律,最低价不应该低于成本价。  相似文献   

2.
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上通用的建筑工程招标评标方法。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首次允许招标人可以选择最低报价者中标,该项法律的颁布为最低价中标法在中国建筑工程招标中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暴长珽 《建筑安全》2007,22(9):20-21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同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12号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最低价中标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工程"低价中标"引发安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明 《建筑安全》2006,21(9):49-52
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开始施行,该部法律规定了适用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以往的招投标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12号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最低价中标的原则,这一行政规章的出台目的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5.
与国际相接轨的最低价中标法这一招标方式。经我国推行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对业界招标投标工作有所规范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不少专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提出。最低价中标法这一说法并不确切,也不合我国国情——《招标投标法》最初的宗旨是提倡“合理低价中标”。实践表明,片面强调最低价中标给行业带束了恶性竞标、非法串标等不良后果。业界呼吁。应在行业内提倡“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前不久。我省建设厅为规范招投标行业,出台了粤建管函[2005]515号文,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完善了经评审最低投标价评标办法有关制度,提高了这一评标法的可行性。为更好地推进“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的落实,本刊特编辑这一专题。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吴白雪 《福建建筑》2006,(6):155-156
本文通过漳州市建筑市场招投标现状的简介,对共存的两种最低价评标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招标投标法》的报价并不是最低价,但在目前现状下,闽建筑[2005]69规定应作为过渡方式继续被采用,确定成本价的关键是投标企业定额,同时要加强低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招投标方式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瑛 《中州建设》2005,(10):69-69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定标阶段的工作尤其突出和重要,现行的评标办法主要有:经评审的最低价法,综合评估法和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办法。虽然《招标投标法》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运用“最低投标价中标”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办法目前仍未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8.
最低价中标—现实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松 《建筑》2001,(6):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自 2 0 0 0年 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原则 ,作为核心 ,在《招标投标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投标应当“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 ;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见《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 )。“最低价中标”这一政府管理部门一向不提倡甚至禁止的评标方式终于在法律上明确了它的地位 ,对招投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实施背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最低价中标”作为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评标方式 ,无论在国外的政府采购还是工程建设招标中均…  相似文献   

9.
汪宗亮 《江西建设》2001,(11):20-20
我国《招标投标法》一方面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另方面又规定在采用最低标价法评标时,投标人中标的条件是其投标“能够满足招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过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然而,什么是成本价,如何确定投标人的成本价。却是我国当前招标投标工作遇到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摸索。  相似文献   

10.
王梅  陈青 《中外建筑》2000,(5):63-64
对投标文件的审查、评议工作是体现招标投标活动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实现招标人通过招标达到以合理价格获得高质量效益的目的关键环节。评标的目的在于对每一份投标文件根据招标文件既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从技术、经济、法律、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意义的评估比较,以确定合格的中标候选人,或直接确定中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章节就评  相似文献   

11.
齐锦程 《山西建筑》2011,37(28):223-224
根据《招标投标法》关于"合理低价中标,并且不低于成本价"这一实质性内容,简单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合理低价",并就当前合理低价的投标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蕊  訾宽 《辽宁建材》2004,(3):74-74
本文对国家《招标投标法》的“合理最低评标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无标底招标的评标标准在国内主要有“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和“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两种,通过博弈分析认为,(1)前者在防范合作博弈上优于后者;(2)价格竞争不是导致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的原因,因此,宜采用前者,最后提出,评标标准的改革应与市场秩序的治理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在法律法规的层面,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的提出可追溯到六年以前《招标投标法》的出台之时。并且,这几年来,随着来我国有关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随着招标投标法制的不断完善,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也在不断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书志 《中州建设》2008,(12):67-67
中标候选人可以理解为由评标委员会经过评标向招标人推荐的潜在中标人.原则上是按得分高低排列的前3名投标人。招标人如何从中标候选人中科学合理地确定中标人.是招投标成败的关键。《招标投标法》、建设部89号令等法律法规对此已有说明。但目前有个别招标人和投标人对此理解有偏差和错误,  相似文献   

16.
王彦领 《中州建设》2011,(12):99-100
随着《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形成了招标投标制度,而招标采购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招标人自行招标,《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必须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是招投标过程中关键环节,如果招标人不具备以上两个基本条件,那么就应该采取第二种形式委托招标,即招标人委托能提供招标代理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代为招标。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张庆云 《建筑》2002,(7):26-30
本文因观点和有关学者及权威著作相异而写作。本文在承认《招标投标法》中投标、中标通知与《合同法》中要约、承诺对应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对两部法律中相关规定的对照比较 ,运用整体性考察的方法 ,具体分析了关于要约和承诺的相关问题 ,认为 :尽管从表面上看 ,两部法律文字上的规定有所不同 ,但是要约与承诺在两部法律中仍然具有内在一致性。一、引子1.1有观点认为1,《合同法》与《招标投标法》中要约与承诺是不同的 ,并比较和分析了这两部法律中关于要约和承诺规定的不同点 ,指出 :《合同法》中规定的要约的生效时间、要约的撤回时间、要…  相似文献   

18.
《招标投标法》和国家七部委12号令规定了评委会组成及评标规则,其主要特点是规定了工程一般项目和特殊项目分别适用经审的最低价法和综合评估法两种招标评标办法,并规定了由占不少于2/3评委会成员(5人以上单数)的专家数量及由评委会评标推荐,依次排列的1,2,3名中标候选人,同时规定了评委会有否决招标文件的特权及判定投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规定工程招投标活动主要由评委会决断的规则。同此,对评标专家业务技术及职业道德的严格要求,关系到招投标评标活动的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于春葵 《建筑》2001,(11):25-25
评标方法是招标投标工作的核心。评标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合法对中标单位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评标方法应突出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防止标价因“失误”、“疏忽”等原因,使中标价格低于工程成本,导致逼迫中标单位采用廉价劣质材料,或倒手转包,而使工程质量受到损害。 2.择优性原则和低价性原则:招标人最理想的中标单位当然是价格最低,综合实力最强,工程质量、工期最有保证的企业。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投标评标方法应该为“二阶段”、“二次投”、“分档次”。 “二阶段”即将评标内容分…  相似文献   

20.
周湘 《建筑》2004,(9):55-57
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2001年7月5日颁布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国家计委等七部委令第十二号),首次从法律角度明确了我国招投标领域里的两个最主要评标方法之一 —低价中标法,明确了采用低价中标法所确定的中标人应符合的条件,即低价中标法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中标人的投标应当是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投标企业自身成本)的除外。我国立法明确低价中标制度以及其全面推行,应该说是有预期目标和针对性作用的。首先这是我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