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春霞 《西部医学》2014,(8):1074-1076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靶控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3 min后(T1)、插管(T2)、切皮(T3)、术中探查(T4)以及拔管(T5)时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靶控组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3 min后(T1)的SBP、DBP、HR低幅度大于靶控组(P<0.05);拔管(T5)时,对照组SBP、DBP、HR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两组BMI正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中肥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用量,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可降低老年肥胖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F组),每组41例。术中连续监测MAP、HR,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后1min,F组MAP高于R组(P<0.05),插管反应大于R组。R组术中HR、MAP最高值低于F组(P<0.05)。R组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T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S组,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术中循环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鲜潋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5):1773-1774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s,TCI)在产科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评价。方法:46例均选自2008-2010年我院麻醉科行全麻手术产科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派库溴铵,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后10min、手术开始时、术中30min、术毕的血压(SBP/DBP)、心率(HR)、SpO2、苏醒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观察整个手术过程不良反应。结果:诱导10min时HR较诱导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诱导后10min开始下降,手术开始时未继续下降,术中及术毕血压平稳。2例患者术中30min时血压下降明显,予以输血补液后好转。所有患者SpO2均>96%,术后苏醒时间(24±8.66)min,术中未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维持在全身麻醉中,对产科患者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F组)各20例.记录基础值,插管后1 min,气腹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和拔管时的桡动脉有创动脉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术中TCI组血流动力学比F组平稳,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苏醒TCI组也优胜于F组(P<0.05).而且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较F组减少(P<0.05).结论 与常规静吸复合全麻下行LC手术比较,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成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F组)各20例。记录基础值,插管后1min,气腹前,气腹后5min, 气腹后10min和拔管时的桡动脉有创动脉压(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术后24h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术中TCI组血流动力学比F 组平稳,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苏醒TCI组也优胜于F组(P<0.05)。而且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明显较F组减少(P<0.05)。结论 与常规静吸复合全麻下行LC手术比较,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各140例.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术毕不同时间节点的苏醒情况和镇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CI组T1时间节点的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麻醉恢复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I组的5 min、10 min OA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0 min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麻醉诱导插管时易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8.
杨春 《中外医疗》2012,31(1):76-7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B组),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min、气腹10min、术中30min、术毕3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术后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短(P〈0.05),A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少(P〈0.05),A组各时段血液动力学波动不大,较平稳(F=0.672,P〉0.05);而B组各时段血液动力学波动大(F=6.457,P〈0.05),2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且患者对麻醉效果基本满意。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苏醒迅速,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但在停药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9.
解翔彬  陈霞 《当代医学》2011,17(8):122-12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门诊行隆乳术的女性患者48例,静注咪达唑仑2mg、芬太尼2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3~4μg/mL,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丙泊酚输注浓度,间断静注芬太尼0.05mg/次,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停药后10min的DBP、SBP、HR、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5min、10min的SBP和DBP下降较术前明显(P〈0.05)。患者手术时间为(96±24)min,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分别为(8.3±2.2)min、(18.6±2.2)min。发生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2例;8例术中SpO2〈90%,经面罩加压给氧后好转。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应用于门诊隆乳术的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麻醉趋势指数(N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3组,均利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麻醉,其中对照组28例常规操作,NI组与BIS组各30例均根据相应说明书进行操作,对比3组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组与BIS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组与BIS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利用NI与BIS进行监测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宫腔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手术结束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患者睁眼的时间,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术中需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的总次数。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SpO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SpO2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芬太尼的用量多于芬太尼,两组丙泊酚的用量R组明显少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需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的总次数R组明显多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应用于妇科宫腔镜电切术,苏醒迅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研究瑞芬太尼对小儿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应激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29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29例,然后将两组麻醉诱导前及麻醉后5、10min,术后5min的呼吸功能、应激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5、10min,术后5min的呼吸功能、应激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对小儿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应激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影响程度小于芬太尼,因此安全性更高,更适用于小儿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病人围麻醉期循环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66例年龄18-60岁,ASA Ⅰ~Ⅱ级择期行LC手术病人(n=66),随机分为3组(n=22),瑞芬太尼+七氟烷组(Ⅰ组),芬太尼+异氟烷+丙泊酚组(Ⅱ组),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组(Ⅲ组).观察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c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清白介素-6(IL-6)、皮质醇以及血糖浓度的变化与麻醉恢复期各组病人麻醉后恢复时间、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定术后疼痛.结果:Ⅰ、Ⅱ组插管前MAP下降显著(P<0.01),Ⅲ组在气腹建立1min后MAP上升显著(P<0.01).各组血糖,皮质醇水平在手术结束时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Ⅰ、Ⅲ组IL-6在手术结束时显著增加(P<0.01).麻醉恢复期Ⅱ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Aldrete评分≥9分时间较Ⅰ、Ⅲ组显著延长(P<0.05).术后VAS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各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LC手术,但用瑞芬太尼+七氟烷或瑞芬太尼+丙泊酚TCI维持麻醉更具恢复时间短、质量高的优点;LC手术可导致机体明显应激反应,术后疼痛明显,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应予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4.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应用雷米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观察记录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记录体动反应。结果2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对照组诱导后1 min时心率除外)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在麻醉诱导后1 min、5 min、10 min、15 min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 min时SBP除外),而2组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效价强度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及预防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该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H组和C组(n=28)。入室给药H组为盐酸氢吗啡酮0.02 mg/kg,C组生理盐水。两组采用相同方法诱导气管插管,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停用药。分别于静注注射液后0.5 h、1.0~3 h记录瑞芬太尼量。并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拔管后10 min、拔管后30 min患者的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等。结果在术中各时段H组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7.21±1.641、16.50±1.575、15.46±1.835、14.43±2.150)ug/kg/min,相对C组(19.68±1.847/19.64±1.850、19.43±1.834、19.14±2.103)ug/kg/min瑞芬太尼用量H组明显减少(F>26.167,P<0.01)。两组患者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相似(P>0.05),拔管后10 min、30 min VAS疼痛评分H组低于C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可以有效减少全麻中瑞芬太尼用量,并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行靶控输注(TC I)全凭静脉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50例;复合异丙酚行靶控血浆浓度输注并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心率、血压的变化、术毕停麻醉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送术后恢复室(PACU)、呼之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和离开PACU时间;并根据OAA/S及VRS评分,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疼痛评分及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3 m in、气腹时及术后5 m in、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毕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送PACU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后时间;拔管后即刻、回病房后1.5 h的OAA/S及VR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瑞芬太尼组躁动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TC I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恢复快,正确处理并发症不失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背景输注瑞芬太尼对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困难气道病人21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11例和对照组(C组)10例。两组气管插管操作前15 min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1%丁卡因5 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R组同时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 (kg·min)。记录给药、插管过程中的HR、MAP、SpO_2、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FOB插管评分。结果:插管过程中SpO_2无显著变化。与C组相比较:R组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 min MAP较低;FOB暴露声门时、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 min HR较低;OAA/S评分、FOB插管评分下降。结论:背景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可减轻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病人的插管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丁雷鸣  郑珍慧  王振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829-183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对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围术期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麻醉科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5例,右美托咪定组在诱导前15 min经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在诱导前15 min经静脉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以及2组患者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和拔管后10 min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收缩压(P<0.05)。右美托咪定组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和拔管后10 min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舒张压(P<0.05)。右美托咪定组插管前、插管后5 min和拔管后5 min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心率(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诱导有利于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稳定,并且不影响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的6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30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此类患者的应用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20.
皮名芳  陈春  侯俊  唐万英  王锋 《四川医学》2011,32(8):1250-125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合复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2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顺式阿曲库胺0.1mg/(kg.h)持续吸入七氟醚(1.5%~2%),根据生命体征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和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诱导后1min(T2)、插管时(T3)、置弹簧圈(T4)、手术结束(T5)和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在停药后30min内均能清醒拔管,与T1的血压、心率相比,T2和T4有所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T6血压、心率均有一过性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