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不同体位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分别于剖宫产术中采用平卧体位、左侧斜卧30°体位、左侧斜卧30°并抬高床尾15°体位。比较各组产妇术前和麻醉后20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率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麻醉后20min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组心率较A组和B组低(P0.05),C组平均动脉压较A组和B组高(P0.05)。3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低血压发生率A组较B组和C组高,麻黄素使用率A组较B组和C组高。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采取左侧斜卧30°并抬高床尾15°体位可获得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穿刺对剖宫产手术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 I~II级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左侧卧位组(L组)和右侧卧位组(R组)。两组均取L2~3椎间隙腰硬联合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75%罗哌卡因1.5 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固定导管后嘱产妇平卧。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观察麻醉后胸闷气急、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R组仰卧位综合征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患者采用左侧卧位,仰卧位综合征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低右侧卧位。左侧卧位法预防仰卧位综合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0例产妇入手术室后监测其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及SpO2,观察行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在不同麻醉方式、不同体位情况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700例产妇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91例(13.00%).其中急诊手术18例(19.78%),择期手术73例(80.22%);腰硬联合麻醉29例(31.87%),硬膜外麻醉62例(68.13%);麻醉成功后产妇取平卧位手术67例(73.63%),根据腹型选择体位24例(26.37%).以上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体位选择致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中根据手术方式采取适当的麻醉方式和体位,对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0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斜坡形垫架组(A组)、沙袋组(B组)、手术床左倾斜组(C组),每组150例,麻醉后3组进行相应体位干预,使产妇腹臀向左倾斜15~30°。分别观察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2 min、5 min、10 min、胎儿取出前各时间节点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3组发生SHS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体位摆放使用时间。[结果]3组产妇麻醉后5 min、10 min血压、SHS发生率、体位摆放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应用斜坡形垫架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能有效预防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前脊髓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6 min对产妇血压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拟实施剖宫产产妇分为左侧卧位组(麻醉成功后保持左侧卧位6min)和仰卧位组(麻醉成功后立即仰卧位)各47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最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变化情况、最高镇痛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麻醉前左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产妇的基础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 min、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仰卧位组产妇的SBP、DBP较麻醉前下降显著,HR升高显著(P0.05),而左侧卧位组产妇的SBP、DBP、HR值则比较稳定。左侧卧位组产妇的镇痛平面达到T6的时间(8.61±1.32 min)显著长于仰卧位组产妇(7.28±1.04 min);两组产妇的切皮至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 H值、脐动脉血B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组产妇的面色苍白发生率、恶心呕吐率、胸闷率、麻黄素使用率均显著的低于仰卧位组产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产前脊髓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6min对产妇血流动力学、血压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同时可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及麻黄素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采取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合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on syndrome,SHS)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疗效.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拟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予硬膜外麻醉同时给予体位护理,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2组麻醉3 min、5 min、10 min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3 min、5 min、10 min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1;χ2=7.81,P<0.01;χ2=6.67,P<0.01).结论 行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三种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后不同体位调节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A组麻醉后保持左侧卧位5min后平卧并右侧臀下垫高15°;B组麻醉后立即取平卧位并右侧臀下垫高15°;C组麻醉后立即取水平仰卧位。观察三组麻醉后不同体位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C组血压下降最严重,在麻醉后2、5、10min血压下降幅度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和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CSEA麻醉后低血压主要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调节不能及时代偿,麻醉后血管扩张和下半身血液回流障碍所致。麻醉后保持数分钟侧卧位可以有效防止严重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8.
赵辉  莫美陆 《全科护理》2013,11(3):217-218
[目的]总结急诊剖宫产麻醉后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急诊剖宫产护理水平。[方法]将200例急诊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及麻醉前后5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人数显著降低,干预组麻醉后血压、心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而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通过系统、及时、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轻或消除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病人于胎儿取出之前由于手术刺激盆腔脏器引起的疼痛不适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80例ASAⅠ~Ⅱ级足月产妇, 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把针头斜面旋向骶尾方向,A组(实验组)给予0.2%布比卡因15mL,B组(对照组)给予1.73% 碳酸利多卡因5mL,然后向头方向置硬外管4cm。两组病人在平卧位观察6min后给予1.73%碳酸利多卡因8~10mL,6min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了解骶丛阻滞效果、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及术后子宫收缩情况。结果:A、B两组骶丛阻滞效果满意率分别是95%和45%(P 〈0.0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分别是12.5%和40.0%(P〈0.05),子宫收缩满意率分别是95%和75%(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中,向骶尾方向注入相对大容量的0.2%布比卡因可获得满意骶丛阻滞效果,对产妇生命体征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对子宫收缩影响小,是剖宫产病人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侧卧位在巨大胎产妇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6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巨大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麻醉后,对照组产妇采取仰卧位并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实验组产妇采取左侧卧位.比较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和1 min Apgar评分及产妇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及1min Apgar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实验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11.8%(2/17)低于对照组63.2%(12/19),两组比较,X2=9.972,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巨大胎产妇在硬膜外麻醉后采取左侧卧位,对于预防产妇低血压发生和保证胎儿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斜曲卧位是否能有效预防硬-腰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方法 将120例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斜曲卧位组,Ⅱ组为对照组.监测两组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斜曲卧位)组有2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Ⅱ组(对照组)有11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斜曲卧位可有效预防硬-腰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锴  胡彬  王春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78-4979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硬一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ASA1~2级剖宫产妇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麻醉前30min内输乳酸林格氏液10ml/kg。均采用硬一腰联合麻醉,手术床取水平位,患者均取左侧卧位,于L3~4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A组0.75%左旋布比卡因2.0ml+50%葡萄糖0.1ml+氯化钠溶液0.4ml,B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8ml+50%葡萄糖0.1ml+氯化钠溶液0.6ml,C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6ml+50%葡萄糖0.1ml+氯化钠溶液0.8ml,D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4ml+50%葡萄糖0.1mI+氯化钠溶液1.0ml,记录麻醉效果(麻醉感觉平面,镇痛效果、肌松情况,牵拉反应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四组麻醉感觉平面均能达到T8以上,镇痛效果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均能达8分以上,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肌松不全及牵拉反应方面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情况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12~13.5mg硬一腰联合麻醉剖宫产麻醉时腰麻应用既能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又能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朱雪琴  陈妙仙  朱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490-2492
目的:探讨胶体液预负荷能否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健康足月妊娠择期剖宫产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n=30)。A、B组分别为改良腰硬联合麻醉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C、D组分别为单次腰麻前晶体液预负荷和胶体液预负荷。容量预负荷量为麻醉前10min内输注8mL/kg乳酸林格液(A、C组)或万汶(B、D组)。改良腰硬联合麻醉为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5mg 芬太尼20μg,5min后硬膜外腔注入10mL0.25%布比卡因;单次腰麻为蛛网膜下腔一次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观察4组产妇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VSA评分>3分)、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B、C、D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17%、47%和17%。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组与A、D两组间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胶体液预负荷不能进一步降低改良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加对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心率变异性(HRV)和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1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期增加体质量的不同分为3组。A组44例产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小于11kg;B组44例产妇孕期体质量增加11~16kg;C组44例产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大于16kg。统计3组术中麻醉、产妇血压、心率、术中低血压率、HRV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3组麻醉至分娩时间、术中收缩压、最低血压、心率、盐酸麻黄碱用量、阿托品术中用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V各指标均大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χ2=10.579 7,P=0.005 0),但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质量增加较小的产妇行剖宫产麻醉时HRV增加,产妇低血压发生率增大,因此术中应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献群 《护理学报》2007,14(9):75-7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24例选择剖宫产术的产妇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常规组162例和观察组162例,麻醉成功后常规组取仰卧位,观察组取仰卧位的同时将手术床左倾15°~30°或将右侧臀部抬高15°~30°。结果:常规组有21例发生SHS,而观察组中仅1例发生S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麻醉后取仰卧左倾15°~30°的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S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坐位和左侧卧位下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在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足月剖宫产产妇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坐位穿刺组(Z组)和左侧卧位组(C组)各30例。选择L3~4椎间隙穿刺,穿刺时分别采用坐位(Z组)和左侧卧位(C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10 mg,之后硬膜外置管,调整体位为平卧位。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平面、术中血流动力学,蛛网膜下腔给药前后胎心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等。结果剖宫产术中坐位穿刺组血流动力学较左侧卧位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原行剖宫产采用坐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法更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0例产妇入手术室后监测其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及SpO2,观察行急诊或择期剖宫产产妇在不同麻醉方式、不同体位情况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700例产妇中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91例(13.00%)。其中急诊手术18例(19.78%),择期手术73例(80.22%);腰硬联合麻醉29例(31.87%),硬膜外麻醉62例(68.13%);麻醉成功后产妇取平卧位手术67例(73.63%),根据腹型选择体位24例(26.37%)。以上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体位选择致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中根据手术方式采取适当的麻醉方式和体位.对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09-3510
观察格拉司琼联合胃复安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选取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初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3组各80例。A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胃复安、B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C组单用格拉司琼预防术中术后恶心呕吐。三组产妇在麻醉开始前5min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并记录各组术中及术后0~2h和2~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A组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术后0~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在麻醉前预防性使用格拉司琼和胃复安能有效降低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均于腰麻前10分钟开始快速输液,30分钟内各输入液体量10 ml/kg,A组输入复方氯化钠液,B组输入琥珀酰明胶,C组输入琥珀酰明胶并于产妇平卧后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输药之后,3组均以10 ml/(kg.h)的速度输注乳酸林格氏液维持。对比观察3组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3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小;血流动力学比A、B组稳定(P<0.01或0.05),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A、B组(P<0.05)。B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小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俊枝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212-2214
【目的】分析不同体位对剖宫产产妇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院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90例足月单胎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A组产妇采用平卧位,B组取10°头高位,C组取20。头高位,比较三组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①T0、T1、T4时点各组HR、SBP、DB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比较,A组T2、T3时HR上升,SBP、DBP降低(P〈0.05),而B、C两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变化,A组T2、T3时HR、SBP、DBP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麻醉不同时间B、C组左右侧感觉阻滞平面差异低于A组(P〈0.05),麻醉8min、10min及术毕,三组左右侧阻滞平面差异均缩小,B、C组缩小幅度高于A组(P〈0.05);③三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B、C组麻黄碱使用例数低于A组,C组低于A组(P〈0.05),A组麻黄碱用量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P〈0.05),C组追加局麻药例数高于A、B组(P〈0.05),B组体位调整例数低于A、C组(P〈0.05);⑤B、C组血压降低、胸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10°头高位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理想体位,产妇麻醉平面控制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