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对非语言沟通形式的需求.[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500例外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非语言沟通护理模式,以此对2009年7月-2009年12月我科26例病人进行护理,并设立传统护理组作为对照,分析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评定结果.[结果]实验组病人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评定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与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2%(P<0.05).[结论]细化非语言沟通的需求形式可使病人的焦虑、抑郁等心身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雷有华 《家庭护士》2007,5(3):82-83
在交流过程中,不使用语言、文字的沟通为非语言沟通,据统计,非语言沟通约占沟通形式的65%,在护理过程,非语言沟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护士,认真学习非语言沟通理论与应用是重要的。现从五个方面谈非语言沟通的形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科住院患者对非语言沟通形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莉文  白燕 《护理学报》2010,17(14):6-8
目的了解外科住院患者对非语言沟通形式的评价情况,为护士用非语言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提供依据。方法就非语言沟通的各种形式,让100例外科住院患者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以上的患者认同体态语言沟通,并希望护士以良好的形体和精神状态与其沟通;希望沟通时与护士保持合适的空间;希望护士能够创造良好的类语言环境辅助彼此之间的沟通;希望病室内能有好的物理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心理状态调整。另外,患者对于触摸这种沟通方式的认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结论大多数外科住院患者希望护士能够使用合适的非语言沟通形式进行交流,但少数患者仍缺乏对非语言沟通的认知。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合理运用非语言沟通,使患者充分体会其优势,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4.
浅谈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资料,以制定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然而很多情况下,护理人员往往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从而使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知识,并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对心肌梗死(AMI)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沟通,观察组采用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心理,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宾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对外宾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总结我科收治的96例外宾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中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通过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友善而亲切的眼神传递、温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的应用、熟练的技术操作、与翻译及家属沟通协调、护士提高自我意识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实施护理工作.结果 沟通后降低了患者对医院的惧怕生疏感,增加了安全感、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一样在外宾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应用眼神、手势等多种非语言沟通技巧和在急诊就诊的患者开展有效的沟通。结果 使急诊患者的依从性得到增强,从而起到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正确应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的身心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探讨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临床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方法对我科2004年收治1242例患者,临床实施非语言沟通,总结经验。结果患者反应采取非语言沟通,使其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陌生感,增加了安全感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极少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急诊入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者)无法进行非语言沟通。结论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雅致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提高护土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沟通是指运用一切非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中65%的社会意义由非语言来传递,如何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建立一种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对护理人员如何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对ICU的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加强ICU护士的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突发性耳聋病人护理中的非语言沟通内容,包括仪态服饰、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空间距离等,认为将非语言沟通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病人护理中,可改善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沟通,利于治疗与护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汪守玉 《家庭护士》2009,7(2):182-18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行为及过程[1].沟通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护理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各专科的护理,服务对象不但有普通病人、手术后康复期病人、临终病人,而且还有健康人和亚健康人.  相似文献   

14.
汪守玉 《全科护理》2009,(2):182-18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行为及过程。沟通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护理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各专科的护理,服务对象不但有普通病人、手术后康复期病人、临终病人,而且还有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社区服务对象中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年老体弱,病情复杂,听力、视力、记忆力明显下降,说话反反复复,受到压力刺激后,心理上较年轻人更容易受伤害。因此,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精神科护理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其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尤其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沟通的目的,而非语言沟通甚至会超过语言沟通。有研究显示,人们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语言的作用占7%,语调语速占38%,表情和动作占55%。非语言沟通主要是通过目光、仪表、姿态、表情、动作、态度等无声的体态语言将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状态向外呈现的过程。它可以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有利于护患间的人际关系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非语言沟通在临终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85-386
1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及体态行为语言。非语言沟通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无声地、持续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1] 。它起着辅助表达、强化感情的作用。如果一名护士举止端庄大方 ,各项操作技术娴熟 ,必定会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有亲切感和依赖感 ,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的。2 非语言沟通技巧2 1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 这能稳定患者的情绪 ,减轻患者入院时产生的恐惧、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临终患者多是由…  相似文献   

17.
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徐文丽 《全科护理》2012,10(13):1238-1239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50名2008级护生为实验组,50名2007级的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比较两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实习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加强对护生进行非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可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与病人的非语言沟通有几种技巧,包括(1)面部表情;(2)身体运动和姿势;(3)接触;(4)朝向与距离;(5)副语言等,对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心理沟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其尊重了人的本质,提高了沟通效果,满足了危重患者的身心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